發(fā)布于 2025-08-04
手抄報是開放型作業(yè),有主題,限制少,給娃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大。認真做的,可以精美詳實,不認真做的,老師也不會打回去重做。區(qū)別于其它應試型作業(yè),手抄報是一種綜合的思維訓練,沒有現(xiàn)成框架,完全靠自己琢磨思考,怎么用一頁紙完成一個主題,這個訓練過程對以后職場寫ppt也是有益的。一二年級,我還幫娃搞一下,后面基本交給娃自己弄,無論做的好壞,都是訓練。
回應 舉報
贊7
收藏1

推薦閱讀

手抄報,一份作業(yè)的“平常心”
手抄報有何意義?有人認為勞神費力,價值有限;有人視其為美育實踐,不可或缺。其實,看待這份作業(yè),或許可以更“平常”些。

手抄報,終究是萬千作業(yè)中的一門。如同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推演,在數(shù)學題中游刃有余;有的孩子妙筆生花,在作文紙上揮灑才情;那么自然也會有孩子鐘情色彩構(gòu)圖,在手抄報上展現(xiàn)巧思。它提供了一個展示綜合能力的舞臺,但并非衡量所有能力的唯一標尺。

教育的目標,本就在于發(fā)現(xiàn)并呵護不同的天賦。對于手抄報,擅長者不妨傾注熱情,精雕細琢,這是能力的鍛煉與興趣的延伸;若覺不擅長,...
11歲
想法
這個就是增加一種作業(yè)的形式吧。有的小朋友喜歡畫畫、會設計,應該會比較喜歡這種作業(yè),發(fā)揮特長,做得好應該也會有收獲和滿滿的成就感。如果不喜歡這種作業(yè)、覺得麻煩,那就不一定要做得非常精美,完成了就行了呀。
孩子還是挺喜歡的 在看到這個問題之前,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F(xiàn)在想想,其實,娃的手抄報有點像大人做的手帳。喜歡的人怎么做都好玩,不喜歡的人就覺得是個負擔。娃的學校,放長假都會布置一張手抄報或者讀書小報。每次娃都是自己設計板面,不需要有多好看,多有才,娃自己設計,自己喜歡,我從來不插手。我家娃小學期間做的所有手抄報,都是她自己畫,娃甚至都不知道有那種打印版的只需要填文字涂色的簡易版,每次都是一張8開白紙,開啟手抄報或讀書小報之旅。低幼年級做的讀書小報都是摘錄好詞好句好段之類的,有一次娃問我:現(xiàn)在...
11歲
想法
手抄報這類以前都是我和爸爸負責畫或者涂色或者打印個成品,最后讓孩子往上寫字。能節(jié)省一點時間是一點,看不出這類作業(yè)好在哪里,領會不到哎?;ㄙM時間實在太多,不喜歡畫畫的孩子真的很愁這種作業(yè),又不會畫,又不愛畫。。。。。
手抄報我覺得其實是有報紙的理念在里面的 首先,手抄報我們目前一學期可能就一個,還是寒假的時候才有,所以感覺數(shù)量上還是可以的。
其次,愛畫畫的小朋友確實要好一點,不抵觸做這個,低年齡段的孩子可能也不會太要求提煉文章里的邏輯,就是抄寫。只是主題對了就可以。
畫的部分我是這樣想的,如果孩子不會畫,那就簡單點,打印也可以,如果會畫,可以自己設計一下,也能增加創(chuàng)作機會。
最后我說說我自己覺得有意義的點在哪,可能不對。報紙其實是輸出消息和觀點的地方,手抄報其實就是簡化版,可能只是植入一些報紙的理念。其實是新聞學的雛形,我印象中...
12歲
想法
感覺沒什么意義。手抄報畫完,老師也不怎么看,就隨便挑幾幅相對于好一點的用而已。紙年級手抄報比較多,但作業(yè)學業(yè)壓力不怎么大,就每幅都有認真畫,就當訓練畫技吧,挺用心的,畫的都挺好。但是高年級的手抄報就少那么一點點,學業(yè)壓力又大,基本都沒怎么用心,沒去打印,就是在電腦上描而已。
網(wǎng)上也有人在肯定手抄報,但現(xiàn)實執(zhí)行起來確實感覺沒什么意義
11歲
想法
娃的手抄報都是我代勞的
(嫌棄臉)
8歲
10歲
想法
本來讓孩子們做手抄報就是鍛煉孩子們動手能力,讓孩子發(fā)揮想象。可是我覺得大部分家里的手抄報不是打印的,就是家長做的吧,一是沒有時間。孩子也不愿意做,有時候孩子自己畫的老師還覺得不好看,感覺現(xiàn)在這個就和交代任務一樣,沒有意義
10歲
想法
現(xiàn)在的寒暑假作業(yè)不光有手抄報,還有畫畫的作業(yè)。這個學期,英語和語文都要求畫一張四開的手抄報,語文還得要求畫一幅八開的繪畫作品。我真的是有點兒納悶兒,每個人家里的孩子都有畫畫天賦嗎?而且還是八開的,實在是唉。Yeah
5歲
10歲
想法
給喜歡畫畫的同學準備的??
手抄報我感覺還是有點用,用畫圖的形式把思維表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