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小寶
2013
發(fā)布于 2025-04-06
見過休學在家的娃,以前的鄰居,小學是對口的菜小,據(jù)說成績在班上前三,初中升到了菜中,初一下學期成績掉得很厲害,初二休學在家,抑郁癥,吃藥。后來走藝術路線,天天都在練鋼琴,話說,彈得還挺好聽的。后來聽說藝考第一名上了一所主攻藝術的高中。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

推薦閱讀

用娃的話就是“那包有的啊” 娃目前關系最好的那個初中同學實際上比娃大一屆,是休了一年學的
除此之外還遇上過很多,實際上比娃大一屆的
但是抑郁癥不是休學的唯一原因啊,除了這個之外娃還至少遇到過三種
不過這種問題確實沒跟娃仔細聊過??
哪天聊完了再整理整理發(fā)過來吧

(圖片截自娃的某位同學的pyq)
匿名花友
想法
同班同學的學號顯示是上一屆,同級生在朋友圈連載休學日記、開學一月余小組長不告而別……
除了一個休學原因是厭食癥,其他的都是抑郁癥。因為抑郁癥休學的孩子的共同點是長期處在高壓的環(huán)境中,壓力不僅來自家長,還來自教師、同學、社會、網(wǎng)絡……
對普通家庭來說,諸多變量中唯一可控的只有家長,所以父母不僅要堅定地信任和支持孩子,還要讓孩子看見父母對他的信任和支持。
匿名花友
想法
我以為是手機惹的禍 身邊的人
其實深層可能很多原因
父母的不和睦和教育沖突
階段性目標達成之后的無方向感
缺失運動導致的內分泌失調
自己的期待和實際之間的落差

但是最終還是落到了手機上。但落在手機上之前,征兆已現(xiàn)的初期,可能還是能有被幫助的機會的。

雖然親近,但是確實了解不到別人家的細節(jié)相處。我只能警告自己,一定要多注意娃的狀態(tài),陽光、運動、閱讀、友誼……成長比成績要重要太多。理解比喂養(yǎng)復雜太多。支持比縱容困難太多。
13歲
想法
我身邊有兩個休學的孩子。第一個孩子小學花了大量時間在美術上,文化課成績一般,在文化課學習方面也不感興趣,不愿意補習,到了初中完全跟不上,孩子就不想讀書了。

還有一個孩子是父母離異,在老家當留守兒童。小學低年級時候各方面還挺好的,三四年級以后老人管不了了。只好送到東莞和媽媽一起生活。讀寄宿學校以后,跟不上這邊的教學進度,也融不進同學當中,現(xiàn)在也不肯繼續(xù)讀書了。
16歲
17歲
想法
有的 我爸一個同事的孩子,就是突然厭學,不再去上學的。這孩子的媽媽因病去世之后,他爸爸光速娶了個新老婆。他家孩子就不去上學了。
這男的經(jīng)常來我們家哭訴,跟我爸爸說想不明白,為什么好好的孩子就不想去上學了?
每次聽到他這么說,我就想一個大耳刮子,把他從我們家扇出去。

10歲
14歲
想法
見過的,有的并不是生病,就是不適應學校高壓管理,喜歡更自由點的生活。有的是家庭不太和睦孩子學不進去,等意識到影響了孩子學習的時候想要支持孩子又不知道如何托舉。
有的是很早就有癥狀,父母沒有重視。

不管啥原因,一旦孩子學習上是休止符的狀態(tài),首先父母要自己先學習,而不是集中所有火力想盡辦法讓孩子復學。很多孩子也嘗試復學,但是內心力量不夠,社交有障礙,學習有壓力,所以復學失敗也有的。

最該做的就是建設好親子關系。父母多學習。
14歲
想法
娃班上有一個是上屆剛轉到班上的,身體不太好,休學了一年才回來,但開學才一周不到,來了二天又生病回家了。等康復后又說自己跟不上進度不來上課了。還有個從七年級下冊開始的一周來四天,慢慢減少到一周來一天,一學期來一天到現(xiàn)在的一直不來,據(jù)娃說是孩子認為班上有人欺負他。另外一個有一個學期不來,目前已經(jīng)轉校,主要之前和同班戀愛分手后,一直有同學會說,心理上承受不了,提出讓父母轉班的要求,如果不答應就不上學。僵持了一學期,父母終于妥協(xié)轉校了。班上類似情況較多,我們也經(jīng)常和娃討論,如果你遇到...
匿名花友
想法
我認識的有3個。
一個是我(老公那邊的)的侄子,另外兩個都是鄰居的孩子。一個高三,另外兩個初二、初三。一個男孩,兩個女孩。
有一個是曾經(jīng)休學,在家大概半年,后面回到校園,奮起直追,后來考上了不錯的高中,算是自愈了。這個孩子算是特例,她是被身邊抑郁的同學身上發(fā)生的不幸影響了,她自身來講,從小成績優(yōu)秀,親子關系也不錯,休學在家時父母給予了極大的包容和理解,可能這也是她能自愈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兩個孩子,據(jù)我了解,他們的壓力或者痛苦的根源更多來自家庭。當然,父母現(xiàn)在意識到了,但...
16歲
想法
娃的同學有一個休學的,說是抑郁癥。我不認識。娃說他根本看不出來是抑郁癥,抑郁癥是看不出來的。他倆有微信聯(lián)系。那個同學上學期休學的,現(xiàn)在復學了。不知道跟得上啵?休學了半個學期。讀高一的娃。很擔心娃也會抑郁。

還有一個朋友的女兒抑郁,送出國留學了。
10歲
14歲
想法
聽說過 很好的學校,很好的初中班型里,聽過一個孩子。
爸爸金融高收入,媽媽是體制內。爸爸管娃很暴力,動不動就揍孩子。媽媽沒啥話語權。
先是這媽媽抑郁了,吃藥治療了很長時間
后來這個孩子也休學了幾個月,后來調整到次優(yōu)班型,目前成績還不錯,天賦好追的快。
這個孩子非常聰明,但是很淘氣的那種,而且也有點暴力傾向,不知道跟家庭環(huán)境有沒有關系。
聽小寶
聽小寶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