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7-12-02 · 圖片6
作者帕克原來是第二代移民,祖籍是韓國,怪不得讀時,總覺得像日本風格。故事的主人公樹耳是個孤兒,被同樣無依無靠的鶴人收留,兩人相依為命生活在橋洞下。樹耳熱愛制陶,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他先是在明師傅手下做工,后來又勇敢承攬送樣瓷去松島,為師傅執(zhí)行這一光榮又艱巨的任務(wù),其送瓷過程幾經(jīng)周折和磨難,甚至差點喪命。等他圓滿完成任務(wù)返回,才發(fā)現(xiàn)他最好的朋友鶴人已經(jīng)因意外事故去世。明師傅最終被樹耳打動,決定收他為徒。慈愛的明伯母給樹耳改名字為:韓壁。樹耳總算有了一個好的歸宿。感覺鶴人的死,作者處理得有些刻意。文風我個人也不是很喜歡,沒有代入感。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

推薦閱讀

17歲
想法
捐書給班里的圖書角 后悔初一時沒有想到給班里捐一些書,中午或下午自由時間,大家可以讀讀書、討論一下多好!那時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想來她一定支持孩子們多讀書吧!哎!語文學得不好,真不好意思說????
初二換了班主任,是物理老師。因為現(xiàn)在5點半放學,下午會有自由支配時間,我就想到捐些書給班里。
前幾天收拾了一下小朋友讀過的書,征求了他的意見。今天聯(lián)系了班主任,她回答:“太好了,有書架,就等書了!”哈哈真是太湊巧了,我想著很可能需要買一個小書架呢……野性的呼喚 碎瓷片 新語文讀本(初中卷2第4版...
11歲
書評
碎瓷片
[美] 琳達·休·帕克 著; 陳蕙慧 譯 / 河北教育出版社
二刷,還是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感覺書中最主要的四個人物:樹耳、鶴人、明師傅和明夫人可以代表這個故事的整體基調(diào):勇氣、智慧、精湛技藝和善良。
我想先說說這里面我最喜愛的一個人物——明夫人。她是明師傅工作和生活上的賢內(nèi)助,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妥妥貼貼;她也非常善良,把溫暖的棉衣送給樹耳,悄悄把樹耳留給鶴人的半碗飯盛滿,假裝為難地請鶴人幫她做事,而她以一頓飯作為回報……她的善良是幫助別人的同時更給他人留足尊嚴和體面。她是這個故事里“溫暖”的代名詞。再想一想,她作為一個母親,經(jīng)受喪子之...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
劉稱蓮 著 / 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
很久沒看育兒或教育類的書籍了,以前看的小巫、孫瑞雪和蒙特梭利,那還是在孕期讀的。這本《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對上小學的我們來說,其實也并不早,算是提前做好準備吧!我的第一個感觸是,不要好高騖遠,得承認作為一個普通人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是的,天才只是有限的那么幾個,我們要接受他的平凡他的不那么出類拔萃,我們要善于發(fā)掘他所喜愛并擅長的東西,讓他從中獲得肯定,因被肯定和自信,因自信而感到快樂!中心詞:寬容的態(tài)度,寬松的環(huán)境,理解和支持,善于傾聽,平等對話,敢于放手,將主動權(quán)交給孩子...
光的世界
(美) 哈爾彭 等 著;唐鷗 譯 / 北京大學出版社
引進版的,原為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為美國學生打造的有關(guān)科學及人文方面的教材??唇榻B一共有72個主題,我只買了這一本,想先看看質(zhì)量,意料之外的好。唯一遺憾的是太薄了,作為科學(物理化學)啟蒙挺好。這本《光的世界》分為5個小部分,用分層遞進的方式,逐步介紹了聲音、光、玻璃、簡單機械所涉及的科學概念、發(fā)展變化,以及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本書的特點是,概念的定義清晰明了,對于稍復雜的科學現(xiàn)象,還會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加以補充說明。書中每個主題后都附有實驗,關(guān)鍵是這些實驗簡單易操作,材料也是...
這個我們還真的一集不落地追過幾部劇呢!先說一下我們追完的國劇吧。選擇方向是與校園有關(guān),或者同齡孩子的青春劇。
1.《棋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動漫改編的,我和娃一起追完。只有一個感受,好好看。
2.《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回到媽媽的青春年代,認識媽媽的那些朋友,會是什么感覺呢?
3.《風犬少年的天空》,重慶方言很好聽呢,校園勵志故事。眼淚和歡笑一起飛翔的青春。
3 5 1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美]凱特·迪卡米洛 著; [美]伊巴圖林 繪;王昕若 譯 / 新蕾出版社
寫得真好,好的童書就是大人和小孩都愛!作者用富有詩意的筆調(diào)寫了一只瓷兔子愛德華從不懂愛到最終明白愛與被愛的真諦。讀到哀傷的內(nèi)莉思念死去的孩子,讀到在貧困和病痛中永遠閉上眼睛??的薩拉魯斯,忍不住噙滿淚水?!皭鄣氯A感到一種悲痛,深深的、親切的而又熟悉的悲痛”,正是!
老師也問不倒我: 好奇心數(shù)學問問問
(韓) 金賢貞 著;李炳未 譯 /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作為數(shù)學課外閱讀書,本書還不錯。講解了大約一百個數(shù)學問題,有些很常識,生活中也經(jīng)常會碰到,小孩子也經(jīng)常問起的問題。反正是大大地滿足了我們家娃的好奇心。比如關(guān)于最大數(shù)和最小數(shù),最大數(shù)居然是無量大數(shù),以前只知道兆和京。而最小數(shù)是清靜,這名字聽上去怪怪的,不像數(shù)學術(shù)語,倒像是佛語。最小數(shù)還有叫空虛,剎那,大概是借用佛家的吧。還有意思的是古人的計數(shù)方法,蜜蜂的家為什么是六角行。汽車輪胎和飛機輪胎的花紋為什么不同。遺憾的是,本書沒有深入或者沒有詳細解釋出現(xiàn)最終結(jié)果的原因。
《上學記》里的大師們 上學記
1.聯(lián)大學生水平的確不錯,但更重要的還是學術(shù)氣氛?!敖酱胁湃顺觥保瞬庞肋h都有,每個時代,每個國家不會相差太多,問題是給不給他自由發(fā)展的條件。我以為一個所謂好的體制應該是最大限度的允許人的自由。沒有求知的自由,沒有思想的自由,沒有個性的發(fā)展,就沒有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個人的獨創(chuàng)能力實際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產(chǎn)力。

2.我想幸福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你必須覺得個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朧,并不一定有什么明確的目標。另一方面,整個社會的前景也必須是...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美) 丹尼爾·查莫維茨(Daniel Chamovitz) 著;劉夙 譯 / 長江文藝出版社
非常好的一本植物科普書,翻譯也非常通暢。作者分多個章節(jié)分別講述了植物的“視覺”、嗅覺、聽覺、方位感知和植物的記憶能力,使得植物在我們的眼里不僅僅是充滿活力的生命之物,而且似乎還有“有血有肉”,能夠與人發(fā)生簡單的交流。本書最大的優(yōu)點是,能夠?qū)碗s專業(yè)的生物知識用比擬的方法講透,盡量做到通俗易懂,這對于根本就不懂植物學或生物學的門外漢來說,是一件幸事。但也許植物研究本需要一些專門和基礎(chǔ)知識,所以后幾章節(jié)寫得比較專業(yè),很多術(shù)語,讀起來就沒有前面幾章那么痛快了。另外,我內(nèi)心里其實是非...
冬天來了,寒冷確實會讓起床變成一件有些困難的事。我們起床方式是提前5分鐘喊,因為喊了不一定馬上有行動,孩子會在溫暖的被窩里留戀二三分鐘。喊完后,再打開平板,稍微大一點音量,放激情一點的音樂??。另外,我們叫孩子起床,通常不開大燈,因為怕剛睡醒的眼睛受刺激,天冷了也不宜掀被子,對血液循也不利。開床頭暖色壁燈就可以了。
這種起床方式很順利。
碎瓷片
作者:[美] 琳達·休·帕克 著; 陳蕙慧 譯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04
秉燭夜行
秉燭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