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2-07-25

知行合一

楊絳老師說: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樓主的在意的是,出去玩一圈,花錢費力不說,孩子練一篇好的游記也寫不出,其實不太值。
我覺得,其實不用太糾結。出去旅游,不局去什么地方,而在于經歷。
誰也不能保證,通過一次旅游能帶給娃什么。所有的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看不見的那些改變和影響才是更重要的,不是一篇好的游記可以定性的。
咱們中國的大好河山,都玩過來也不大容易,所以不管國內國外,愿意去哪去哪。
現在疫情,去哪兒更是限制頗多。我們好幾年沒有出去過了,但趕上放假,自己能盡力的周邊也是全都帶孩子玩。
知行合一吧,能玩還是玩。
出去玩的待人接物,家長都能得到鍛煉,更何況娃。
回應 舉報
贊23
收藏5

推薦閱讀

5歲
想法
讀萬卷書or行萬里路 家有女兒小蔻,現在兩歲九個月。我是一個奉行快樂雞娃的媽媽,所以讀書和旅行,必須都有。

目前小蔻讀書超過3300本,本次14000多次,牛津樹讀到6,raz讀到f,日常中英文交流無壓力,日均學習倆小時,有點那么讀萬卷書的感覺了。

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對書籍的親近感,能夠讓孩子靜下心來,從書中獲取知識,收獲感動。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為以后入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更重要的是,閱讀會讓孩子在漫漫人生路上永不迷失,浸淫書香則胸懷廣闊而言語有味,心懷一方凈土可抵御大千世界的光...
36 17 25
10歲
14歲
想法
行萬里路還是讀萬卷書,我覺得沒可比性。關鍵是養(yǎng)育方式。父母的夫妻關系如何,和孩子的溝通如何,孩子每天在做什么。

養(yǎng)育孩子,成本高,也有低成本養(yǎng)育的辦法,關鍵是媽媽的內心不焦慮。

低成本,不買書,去書店圖書館看書。

旅游,附近去玩,用眼睛看,耳朵聽,用手觸摸,用心感受。大自然哪兒都可以滋養(yǎng)心靈。

我們有多少經濟能力,就做多少。

共同擁有的最重要的東西是愛。
22 24 3
17歲
想法
我們沒有上培訓班卻去旅行啦 不管條件如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確實是我們最想要的生活方式。我們在小學時去過不少地方,除了國內的一些自然保護區(qū),還去過7個國家和地區(qū)。住過50元人民幣一晚的招待所,也住過兩三千元一晚的酒店;在剛下過雪的草原天路上露過營,也在印尼豪華度假村里泡過湯;飛過很遠的地方,也坐過沒有座位的綠皮火車。體驗過國內常說的“驢友”生活,也經歷過國外“背包客”的一天。但孩子都樂在其中,比大人能吃苦呢!其實旅行不需要花費太多費,如果計劃好了,花費較少也能實現。我相信,那些旅行中的美好記憶,將伴隨...
24 12 12
8歲
14歲
想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嘗百家食, 我覺得都重要……
我們比較郁悶,每每做好旅行攻略,總被各種理由耽誤。
兒子五歲,我們全家要去香港,帶兒子去迪士尼。結果,發(fā)現我懷了妹妹。
妹妹四歲,全家辦好簽證,訂好機酒,看了不少關于大英博物館的紀錄片,打算去英國,結果疫情襲來。
如今三年了,兩次想去新疆,均未成行。昨天訂了今天的機票,因為烏魯木齊出現無癥狀,兩次改簽機票都被取消……
不過,雖然沒去國外,出京都很費勁,我們依舊在北京市區(qū)的博物館和郊區(qū)的自然山水中徜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嘗各種美食……人生的幸福~這些都是...
17 3 5
10歲
10歲
想法
旅游什么時候變成教育方式了,難道不是休閑娛樂嗎?

說句扎心的話,你真的確定那些孩子見多識廣是旅游的影響,不是父母教育程度高、經濟條件好、陪伴時間多帶來的?
16 5 3
9歲
想法
怎么說呢,我覺得培養(yǎng)孩子,首先是“陪”,就是大人要陪伴在孩子身邊,一起去經歷和感受,一起去分享生活分享感觸,俗話說做朋友式家長。

至于“養(yǎng)”,也就是一起去經歷的內容,從自己的精力和經濟基礎出發(fā),自己能負擔的起,能和孩子一起去放松,一起去經歷,一起去分享,讓經歷成長孩子精神世界的一筆寶貴財富。

而不是超出自己負荷的去強求,另外如果沒有家長的真心陪伴去經歷,只是單純付錢的話孩子確實也收獲不了太多精神世界的東西。
4歲
7歲
想法
錢夠多,我就好書不停買?環(huán)游世界。但是錢不夠花,所以我就盡所能買好書?周邊游,帶孩子多多感受自然。有點小錢和時間可安排的時候,去遠一點的地方玩一下也很好呢。最近大火的董宇輝,不就是個好例子嘛。Anyway,看書是1年365天,旅游是其中一小部分。
15 1 1
一句話:生活即教育 書非借不能讀也?? 而旅行萬萬不能省~ 我們家這個天使寶寶,自打17年出生后,沒到3周歲就遭遇疫情,所以除了回老家,就從沒旅行過。放開后,也都??完了,開春就安排上第一次旅行啦。
我們送的幼兒園是蒙氏特色的雙語幼兒園,教育理念的就是
①從小開始照顧自己,照顧環(huán)境,幫助他人,成就自己
②從自身的感覺出發(fā),去體驗欣賞外部世界,認識世界和創(chuàng)造世界
在家也是堅持親子閱讀,書是真沒少買,一大堆都上了書架了,可現在給他報的課程真是不少,周一到周日每一天都有體育(游泳??×2乒乓球??×2籃球??×1)或者鋼琴??(教學×1,指...
2 2 3
17歲
想法
這位媽媽應該是希望花友給出一個高性價比的建議。我個人覺得,讀書的意義是拓展生命的寬度,旅行的意義是長見識,還可以把書里獲取的閱歷在現實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讓感受更加深刻。對于孩子來說,重要的是體驗感。所以我覺得優(yōu)先級來講還是先保證讀書,因為書更便宜,性價比更高;旅行作為輔助手段,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增強孩子的體驗感。不是只有國外或者花花世界才能讓孩子長見識,這些恰恰是孩子長大了完全可以自己去的地方。也許對于孩子來說,更新奇的是大自然。去看山川河流,去鄉(xiāng)村看莊稼如何從播種到收...
10歲
想法
閱讀是回報率最高的教育投資 作為沒那么富的人,沒法書、旅游、高價美食、高價培訓班、名師、家政、全職放棄一人收入等等這些全部投入金錢,你只能選擇1-2樣。

那只能說:閱讀是回報率最高的教育投資,其他全是可以砍掉的。
再說直白點:你想下一代有更多更遠的見識,更廣的通識能力,一門愛好更深的見解,金錢有限下能選的唯一一件事還是閱讀。

再聊聊孩子,去三亞玩沙子和市里公園玩沙子差別有多少?
去***景點看日出和在樓下看晚霞有多少差別?
去看倫敦橋、埃菲爾鐵塔看完孩子見識就漲啦?

窮人和富人的見識差別不是一次旅...
7 2 1
小欣欣欣
小欣欣欣
2010
作者熱門分享
家庭閱讀故事——帶娃閱讀十一年  贊77 · 收藏184 · 評論29
自雞reading explorer  贊39 · 收藏152 · 評論32
早讀  贊57 · 收藏140 · 評論10
九歲大童啟蒙  贊34 · 收藏84 · 評論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