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仔
2018
發(fā)布于 2019-05-07 · 圖片1
我娃還太小,我尚未仔細研究國內(nèi)的名校和非名校區(qū)別,說個國外的吧。我自己是做留學的,前段時間吳尊不是去澳洲給女兒考察學校了嗎?他在微博po出的那個學校st.catherine’s school 是一所百年私立女校,是我們的合作學校所以我了解得比較多。其他不說,音樂方面它們的安排是從幼兒園開始就有專業(yè)的課程了,一年級開始學習各種樂器,循序漸進從弦樂器到管樂器,還有聲樂課,演唱,樂團,古典現(xiàn)代音樂等等。音樂對她們來說不是什么興趣愛好,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每一步都有足夠專業(yè)的人在帶領。

國際化上跟美國英國都有姐妹學校合作,學生會有法語日語意大利語這些語言課程,也有機會去這些語言國家交換。

我理解的名校是手握優(yōu)勢資源并且還能用這些資源讓學生受益。
回應 舉報
贊9
收藏7

推薦閱讀

TTX
13歲
想法
我自己讀過兩個小學,兩個中學,1個985,一個藤校。

我覺得名校的好處可以總結為這幾方面:

一,教育底蘊。這詞聽上去有點虛,可能換個角度說更清楚。就是名校歷史夠長,榮譽夠多,名校學生一般很容易有歸屬感和榮譽感。之前不是有討論自驅力的,這就是學生對學習有自驅力的簡單直接辦法。

二,老師能力。結合實際來說,現(xiàn)在家長基本都有為小孩選網(wǎng)上網(wǎng)下的培訓課。比如英語,看看老師有沒證書什么的,然后滿地都是亂七八糟的外國大學本科生在教精讀。而美高,校內(nèi)老師很多就是藤校的文學碩士或博士。我...
10歲
想法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一個城市近郊的農(nóng)村,有5個男孩相繼出生,他們來自不同的農(nóng)家,家里都窮得叮當響,父母都是文化水平不高或近乎文盲的農(nóng)民。年齡相仿,從小一起玩泥巴長大的小伙伴,因為教育,人生軌跡卻不大相同。

這5個男孩中,小A和小B算是個讀書的料,自讀書起,就在村中混齡制小學嶄露頭角。小C沒有那么拔尖,但是勝在乖巧懂事。小D和小E就算打醬油的了。

小A率先考取師范中專,畢業(yè)后有了老師的鐵飯碗。但是不甘平凡的小A又怎么滿足于終年教書?他又著手考研,考取了某985名校的文科碩士...
1 8 2
16歲
想法
從事教育,但是我們的學校比較特殊,雖然從不參與排名,但是能考進我們學校的學生,基本上是除了清華北大,所有學校都可以隨便挑的水平。學生給我的感覺就是各方面綜合實力很強,國際比賽拿獎也是很輕松的。繪畫,唱歌,寫作這些與專業(yè)無關的事也都做的很厲害。在這樣的一群人中間學習,你不可能差。別的學校要求學生畢業(yè)過四級,我們基本大一百分百四級通過,大二百分之八十六級通過。就說前兩天的博士入學考試,英語分數(shù)線是76分,其他學校有的是四五十分,可見學生水平有多強。與這樣的對手比拼,你不強就無法立...
10歲
15歲
想法
作為一個從小讀菜小,普通中學,有幸高考進入985,然后又在國外轉悠一段時間的人,親身感受到名校和非名校的差別。第一點,能考上名校的學生會更自律些,名校光環(huán)給予學生自豪感,自信心加持,正向循環(huán),相互成就。第二點,中小學階段的名校會更重視所謂的素質教育,家長已經(jīng)很配合學校把成績抓緊了,就有更多精力去全方位發(fā)展了。第三點,同伴教育,在青少年階段更重要。
12歲
想法
名校和非名校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啊。在校時的教學資源,師資能力,教學水平,學術氛圍,學生的眼界。畢業(yè)之后學生的人際圈,工作機遇等等,不勝枚舉。

舉一個我小時候的例子吧。我學習的第一個小學,雖然不是特別好的名校可是也在扎扎實實的做素質教育。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年級的樂理課,目前任然記得老師教的內(nèi)容,跟我兒子現(xiàn)在幾百塊錢一節(jié)的樂理課內(nèi)容基本相同。同學們之間的學習態(tài)度也都是積極向上的。

后來三年級轉學了,到了一個農(nóng)民工子女較多的學校,家長普遍不重視教育,學校教學也很敷衍,慢慢就,我的心...
12歲
想法
如果有實力,當然名校更好一些。一是學校的師資力量、文化底蘊、朋友圈(周圍的學生家長綜合素質)、平臺資源包括教學理念和格局,各方面名校條件都會優(yōu)于普通學校。這樣的學校,教師素質普遍會更高,資源、資本也更傾斜于這些學校,慢慢地一年年堆積起來,差距越來越大。周圍的孩子也大部分屬于綜合素質比較高的,大環(huán)境影響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滿滿的,當然壓力可能要大一些;普通學校也有好老師,但是明顯平臺資源和學校底蘊和學習氛圍沒有那么濃厚,自律性強的孩子依然可以過得不錯!
顯而易見,不...
15歲
想法
沒從事過教育,個人經(jīng)歷和感受。

我上小學的時候還沒有學校好壞一說,大家的需求是有地方把孩子放學校就好了(又是一個暴露年齡的回答)。運氣好,上了一個等我高中畢業(yè)時一位難求的小學(這是后話)。語數(shù)老師沒有特別感受,從我字詞和基本計算還扎實來看,應該不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學校的美術老師,音樂老師和體育老師。美術老師一路教上來,素描,書法,國畫,水粉,室外寫生都教過,我屬于自己也喜歡這個的,借此還考上了某重點中學專長班(最后沒去)。音樂老師教樂理,教合唱,舞蹈,還有樂團,又要吹個...
8歲
11歲
想法
雖然我不是教育專業(yè)畢業(yè),也沒有一畢業(yè)就從事教育行業(yè),但因為學美國高瞻學前教育,認識了好多從事這行業(yè)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幼兒園長,或者骨干教師,或者學前教育行業(yè)的,所以和大家討論過名校的問題。其實是否名校,生源是很重要的問題,比如小花生的大部分家長都是很重視孩子教育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很好,其實造成孩子差別的最重要的還是家庭的影響。其次是老師,物質條件其實這個年代差別并不會很大(在極端窮和極端富的屬于少數(shù)),所以老師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否愛孩子,是否愿意一直學習吸取進步的方法很重要。在...
10歲
15歲
想法
當年我考入中科院系統(tǒng)。按照中科院的規(guī)定,各個研究所不負責學生的基礎課程教學,只負責帶自己的學生做課題,課程教學的任務落在同在中科院系統(tǒng)的中科大來承擔,所以大家都需要去中科大去代培課程。我因此有幸在科大讀書時認識了很多各地中科院的研究生。

雖然這些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但是從他們屬于哪個院所,大體差不多可以判斷出他們的大學是211還是985甚至C9。北京上海等地的院所學生整體素質高于偏遠地區(qū)的學生素質。

這些素質,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有邏輯能力,思維能力,數(shù)學功底,英語水平,...
8歲
10歲
想法
名校的利=菜校的弊

1.同學資源:名校學生即使本人不突出也都是家庭條件很好的。同學是很重要的人脈。

2.教學資源:名校的師生家長會關注全球范圍內(nèi)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全面發(fā)展,有長期目標。而菜校師生家長基本只盯著眼前的階段性應試目標:小升初、中考、高考。

3.校風環(huán)境:名校往往硬件很好。校園風氣也是鼓勵大家努力學習良性競爭的。菜校總避免不了收有暴力傾向的后進生。

名校的弊=菜校的利

1.競爭:名校競爭激烈,大部分非學神型的學生都會感覺壓力很大。有啥代表學校參賽的好事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