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
家庭篇參照下方日志
幼兒園篇就是跟著老師的步伐,制作各種科技小手工,觀察動植物,繪制各種成長過程,簡單講解工作原理。不同年齡的孩子對食物的接受程度不同,這點幼兒園老師的經驗比我們專業(yè),跟著老師和3-6歲孩子成長指導,一步步進行就好了。
舉個例子
老師的要求如下:
大家好,一年一度的秋季農作物展又拉開了帷幕,時間本周五在幼兒園展覽,周四請大家把寶貝的農作物作品帶到班級與同伴介紹、分享,周五將展覽到幼兒園走廊。十一假期大家已經帶著寶貝們認識了各種豆子和向日葵,請大家周一周二周三時間在家協(xié)助寶貝制作秋季農作物作品。作品要求:1、利用各種豆子,和葵花籽。2、作品要立體(可借助廢舊紙盒和廢舊瓶子、廢舊球等,使作品立體,造型要與航天相關,如火箭,衛(wèi)星,飛船,飛機,導彈車等)。3、作品要體現(xiàn)科技(作品利用電,能動起來,亮起來等)。大膽發(fā)揮寶貝們的想象力,親子一起動手,利用豆子制作寶貝們創(chuàng)想的作品吧!
?
我和娃爸就順著老師的思路用啟發(fā)式的問題引導娃的思路,比如問他要做什么,這個東西包括幾部分,每部分都怎樣實現(xiàn);也引導他閱讀老師的要求,讓他的回答靠近老師的要求,最后我們做了一個航天飛機,可以發(fā)光,可以跑;航天飛機里面有航天農場,在太空中培育植物……以上這些都是娃想出來的,我和娃爸只作為他的助理幫助他完成他不能操作的步驟,比如使用熱熔膠槍。
靜待花開,科學啟蒙是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