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9-02-27
拖延癥產(chǎn)生原因

1.先天形成

拖延癥是格不好的習慣,但有些孩子的確是“身不由己”。孩子主管計劃、控制、注意力和執(zhí)行有關(guān)的腦區(qū)——大腦前額葉皮層功能區(qū)域的功能受損或不活躍時,注意力和協(xié)調(diào)能力會受到影響,反應(yīng)慢半拍,自然在別人眼里就是一副拖拖拉拉的樣子了。

再者,人類的大腦天生就是這樣的。

當面對一項任務(wù)時,屈從眼前誘惑代表本能的邊緣系統(tǒng)和專注于長遠計劃代表理智的前額皮層開始爭斗,很少有人的前額皮層能夠打敗大腦的邊緣系統(tǒng),大腦的本能是讓你去做些能讓多巴胺分泌得更多的事。例如:孩子要去做功課,卻先去看了會電視。

于是,拖延就產(chǎn)生了。

2.后天養(yǎng)成

孩子拖延癥的形成和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是分不開,孩子因為生理的原因表現(xiàn)出了拖延癥,如果父母置之不理,孩子的拖延癥會愈演愈烈;如果父母過度處理,不停抱怨著“你太慢了”、“整天拖拖拉拉”這類的話,孩子又可能產(chǎn)生厭煩逆反心理,遵從了語言暗示,完全走上了拖延之路。

父母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更是引發(fā)孩子拖延的終極殺手。逼迫孩子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孩子不敢不從,但是可以磨蹭;父母要求嚴格,孩子害怕做錯,也會一拖再拖;父母事無巨細,包辦孩子一切,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在《孩子的人格教育》一書中有一句話“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后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孩子習慣了依賴父母,事情都拖到等父母來做……

在這個過程中,“拖沓”是孩子保護自己的武器,也是在肆意揮霍著父母的愛。

除此之外,孩子如果休息不好,注意力下降,也有可能引發(fā)拖延癥。

消滅孩子的拖延癥

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斯坦福大學沃爾特·米歇爾博士在幼兒園做了一個經(jīng)典的關(guān)于“延遲滿足”的心理學實驗——棉花糖實驗。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孩子們完成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任務(wù),孩子們能得到一塊棉花糖或是巧克力的獎勵。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直接吃掉一塊,另一種是等待一段時間通常為15分鐘,能夠得到兩塊。十四年后,研究員做了跟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等待時間長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xiàn),如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以及其他指標。

由此,屈從眼前誘惑是人的天性,從小能拒絕誘惑的人長大后通常會獲得更大的成功。所以,讓孩子擺脫拖延癥刻不容緩。至于給孩子的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那就要各位家長把握生活的點點滴滴了,具體可從參考以下幾個小建議。

1.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做事要有計劃性

孩子拖拉是因為不知道時間的價值,磨磨蹭蹭浪費時間也不覺得可惜,做起事來沒有計劃,想起什么做什么,也不規(guī)定何時完成。這時候,應(yīng)該給孩子要做的事列個計劃,并且要盡量遵守,提高孩子的效率,同時他明白如果能盡快做好一件事那么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進而懂得時間的可貴之處。

2.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父母不要給孩子過多依賴,若是想讓孩子飛翔,必然要給他自由的翅膀。孩子自己的事讓他自己拿主意,自己決定自己該做什么,由自己拖延造成的后果也讓孩子自行承擔。長此以往,孩子自然會知道其中的壞處,也就不敢再拖延了。

3.改變說話方式

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不要總說孩子“慢吞吞”、“拖拉”,要對孩子說“比比我們誰快?”、“今天要比昨天快!”給孩子積極的暗示,用適當鼓勵的話語去激勵孩子,孩子才能養(yǎng)成不拖拉的好習慣。

4.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童年應(yīng)該是歡樂,有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期待太高,給孩子報興趣班,讓孩子學這學那,對孩子要求嚴格。孩子壓力大,感到痛苦,會想逃避這一切,用拖拉來獲得片刻的歡樂,漸漸也就養(yǎng)成了拖延的毛病。

5.注意孩子的飲食和睡眠時間

孩子飲食營養(yǎng)充足,身體好,每天早睡早起,自然精神十足,做什么都充滿勁頭。
回應(yīng) 舉報
贊1
收藏4

推薦閱讀

15歲
想法
我說一下我家小學生如何掰的吧,僅供參考。
?
1.關(guān)于起床,提前10~15分鐘,放英文(也算磨耳朵,一舉兩得)。若不起就直接給他穿上衣服,拉開窗簾。

2.學習上,我設(shè)置鬧鐘。當然以鼓勵為原則,計時,他每次完成項目的時間,若速度加快,就大力表揚~很有效果,現(xiàn)在他都習慣做事計時了

3.低幼最好塑造良好習慣,一旦你給他設(shè)置的什么模式,只要家長堅持,孩子都習慣一般都可以養(yǎng)成,你若妥協(xié),他也很會看臉色,我舉一個我家反面例子:

每天放學玩,有的孩子說幾點回家就走,不廢話。而我家,因...
14歲
想法
我們家小一上學期天天遲到,哪怕我斗大的字/圖寫出來早上每個時間段做什么,人家還是“目空一切”,來不及了只會停下來哭著說“我不想遲到、不要遲到”,寧愿停下來哭也不要快快做完,大人一天崩潰180次。

到下學期忽然就好了。說因為上學期遲到太多,哪怕功課很優(yōu)秀也不能當三好學生,主動要求買2個鬧鐘,自己寫“我要當三好學生”貼在鬧鐘上?,F(xiàn)在天天6點50自己起床,搞定一切后(自己沖牛奶吃面包當早餐)把爹媽叫起床,因為要送她上學。

說這么多,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她忽然就好了,可能比較有目標,...
14歲
想法
大人溫和堅定地堅持對時間的要求。

我家娃六歲暑假讓長輩帶兩個月以后比較拖拉,我買好鬧鐘和計時器,提前說好時間,一到時間立刻剝奪掉所有選擇權(quán),強制完成。

這個暑假過來,又故態(tài)復萌,一餐飯40分鐘以上。我拿了個30分鐘的沙漏,入座即計時,隨時提醒他注意時間,兩周下來速度又加快了。

當然這也得益于四歲開始對時間觀念的培養(yǎng),以及他并不排斥接下來要干的事。

還有就是小孩力度不夠,刷牙應(yīng)該由大人完成。美國牙科學會建議幫孩子刷牙至7歲,10歲前家長應(yīng)監(jiān)督。
10歲
想法
買個計時器的方法管用吧,規(guī)定時間,給出獎懲措施,逐步形成習慣。按說時間管理應(yīng)該從三四歲開始,幼兒園也需要時間管理吧??偟脕碇v對娃還是得心態(tài)好 態(tài)度平和 管理嚴格 要求高。當然父母對自己要求也要高,給娃做榜樣,最起碼不磨蹭 不遲到
6歲
12歲
想法
衣服可以頭天晚上選好
做了個時間計劃表,每天要完成的任務(wù)就這么多,完成了就讓娃自己去打個勾,完成完了剩下的時間就是自己的,就可以玩自己喜歡玩的了,所以她很樂意快點吧每天的任務(wù)完成,我會在她一定的時間提前五分鐘告訴他,五分鐘以后就要做什么什么了,然后五分鐘之后再告訴她去做就好
16歲
想法
我們家還處于一個磨蹭的狀態(tài),也可能跟他自己覺得事情太多有關(guān)系。多次修訂,最近和新方案,不曉得能有用多久??

1、準備好座鐘和定時器

以前只用了定時器,他倒是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該完成的內(nèi)容,但是每個項目之間太磨蹭,所以重新買了座鐘,告訴他幾點了

2、制定每天的任務(wù)有哪些,幾點到幾點該完成什么,讓他有時間和概念,最近這幾天效果還不錯
14歲
想法
起床后,我一般都只留半小時吃飯時間,出發(fā)前5分鐘提醒一下他,如果不能跟上媽媽我的節(jié)奏,就自己想辦法上學。

放學到家后,小區(qū)玩一會再回家開始做作業(yè),做30分鐘,休息10分鐘,保持這樣的節(jié)奏,如果能在21:30前完成作業(yè),有額外積分獎勵。

周末可以用積分兌換半小時游戲時間,目前為止執(zhí)行的還可以。我家二年級男寶一枚,供參考。
11歲
15歲
想法
想開點,這個年紀拖正常,完全不拖拉的要不超常要不反常
12歲
想法
1.制定規(guī)則 (和孩子一起制定)!

2.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

3.家長根據(jù)情況做適當妥協(xié)!

具體的操作方法見我的文章!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優(yōu)勢和弱項都不同,家長需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情況,制定適合孩子的規(guī)定,有的放矢!
睿多書屋
睿多書屋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