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的級別不算高,跟小花生里的牛娃們也沒法比,娃也不算耐雞的孩子,整體升級過程相對平緩吧。說下自己的經驗。
我家娃的裸聽是從little fox的rocket girl開始的。起步比較偶然,那會兒忙裝修,需要給她找點事情。當時還沒看動畫片,就口述說了下故事梗概,結果小家伙小小一團坐在小凳上聽了一個下午,中間兩次跑過來要抱,說害怕。雖然有音效加成,但意思也應該是大概明白。不過那會兒就像大人聽恐怖故事一樣,她一邊害怕一邊又忍不住想聽。
之后就有意識地開始裸聽。一直比較謹慎,都是放一段征求娃意見,她自己點頭就存著,搖頭的先不放。
大部分都是聽一遍過,little fox系列中的西游記是反復聽的,那會兒動畫片也反復看,大人膩煩到內傷還不能干預只能逃。
后面初章上來了能聽的就多了,冒險故事偵探故事一堆都可以聽。
剛一年級時候試著看avatar,last airbender和korra重復次數(shù)已不可計,不過這部分音頻聽的不多。因為存了太多有趣音頻吧。
絮絮叨叨說了這么多,其實我家一直把裸聽(聽故事)作為孩子的娛樂而不是學習任務。大人可以看做孩子的自驅力,但實際上對于孩子這就是玩,是她的娛樂,是需要大人限制時間的。
要實現(xiàn)這個,最最最重要的是感興趣,娃喜歡的山,再陡她都愿意爬。西游記里好多佛教妖怪相關的不常見詞匯,我以為會有點難,結果這都不是事啊,看幾遍聽幾遍自己就拿著棒子往外禿嚕。聽pippi Longstocking時候,那個動畫語速超級快,但絲毫不影響她聽得哈哈哈。
興趣足夠臺階大點沒關系,但興趣不夠臺階就得平緩了,而且堆量上泛聽的時候,確實也沒法做到每個都那么愛聽,我選擇級別在孩子的舒適區(qū)而不是學習區(qū),更多想保住她的興趣。之前山珊曾寫過,如果從RAZ衡量,一般舒適區(qū)比學習區(qū)降2-3個字母。但這個是說讀的。如果是聽的,我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讓孩子選,看指標不如看效果,孩子的感受始終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