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na266
2010
發(fā)布于 2018-04-12
我家的情況是孩子自身很有學習的動力,所以家長主要付出在于:

1.選擇好的英語培訓機構,接送。

2.購買原版書籍,挑選原版動畫,電影,購買練習冊。這小花生上有豐富的資源。

3.不遺余力地表揚,增強她的動力。

總的感覺還可以,不是特別的費神。
回應 舉報
贊6
收藏

推薦閱讀

我家小衛(wèi)星從三歲開始正式做英語啟蒙,目前四歲半,先來說說我家娃娃目前的英語水平吧。聽的方面小衛(wèi)星目前已基本不看中文動畫片了,每天都要看半個小時的英文動畫,因為考慮到要保護孩子的視力所以我會控制她時間,如果不管她的話她可以一直一直看下去特別有癮。問她聽得懂嗎,她每次都會回答我聽得懂,但是像是小馬寶莉和灰姑娘電影那種級別的她會表示只能聽懂一部分。說的方面,小衛(wèi)星做基本的英語交流幾乎沒有問題,自我介紹、日常生活、玩耍都可以應付,第一次上外教課可以和美國外教聊天,外教和她都笑得合不攏...
8歲
想法
1.無意識的輸入成果大于有意識的學習

無意識的輸入才是習得,有意識的學習叫學得。習得的效果比學得的好。

習得是無意識的吸收,是一種隱性的學習。孩子的關注點,只是語言的“意思 ?(meaning),他聽的和看的,是語言所傳達的信息,而不太關注語言結構和詞匯。

2、看動畫:

孩子從3 歲起,每天看原版動畫片20 分鐘,堅持看到6 歲,孩子上學后,改為偶爾看電影。

聽故事:

MP3 播放器是習得的利器,必不可少。孩子上學后,用眼需要控制,英語通過學前的積累,也有了一定的...
想法
我覺得孩子的父母就像一個總設計師,在啟蒙階段,最需要的是示范、啟發(fā),建立興趣,在時間上的投入比較多;待啟蒙有成果逐步進入基礎學習時,家長要幫助小朋友獲取足夠的學習資源,同時自己也要共同提升,并開始規(guī)劃更高階段的學習;期待孩子有英語思維,讀原版書籍,至少我們自己也對這些有所了解;等孩子堅持學習到了初中階段,語言的學習已經拓展成為對文化的學習,那個時候的陪伴更多是互相之間的交流與理解,求同存異。所付出的有很多其實也是給到了自己,不知不覺中一起成長。
說說我家吧 我爸媽一個26個字母都不會,我初一開始學英語,學得亂七八糟,初二開始找老師一對一補課一小時十塊錢(那時候我爸媽工資三四百塊),中考120滿分90多還湊合,高考89,但是我的總分上211。
我老公,我婆婆是英語老師,小學的時候初中英語學完了,中考他說他大概扣一兩分。
我娃三歲開始啟蒙磨耳朵,一直到現在堅持讀分級,小學前語數基本沒提前學,小學后除了讀分級,校內的英語我從來沒管過,二年級上次考試全班只有她一個100分
4 5 3
要效果,就是要付出的呀。要么付出精力自己教,要么付出金錢請別人教。但說到陪伴,還是父母的陪伴最容易看到效果,也是效果的最大化啊。

一言以蔽之,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但不只是精力,還有時間、愛心、耐心、熱情,而我們收獲的不只是英語學習,會收獲到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專注力的提升,熱愛閱讀,從閱讀中獲得生活的智慧的能力,你的耐心會收獲耐心,你的愛心會收獲愛心,你的熱情也會收獲熱情。而你付出的精力在幫助她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我不贊成將英語學習孤立為語言的學習,這是語文的學習,是...
8歲
10歲
想法
英語屬于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就是花多少時間就會看到多少效果。

你可以每天十分鐘,也可以每天兩小時,當然效果就完全不同了。首先要明確讓孩子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是培養(yǎng)一些語感?還是想要讀到高章?還是達到母語水平?這需要花的時間都是不同的。

當然,如果總時間一樣,但每天花的時間不一樣,也會有區(qū)別,例如,花兩年時間每天半小時、花一年時間每天一小時、和花半年時間每天兩小時,達到的效果也不同。一般來說,短時間內的輸入更多,會更高效。

說到輸入,就又想說有效輸入是i+1可理解的才算...
14歲
想法
感覺我家英語投入也不是很多。比較重要的是路線的選擇。有和我家同時啟蒙的現在還在啟蒙階段。

1.啟蒙階段。我們是小童就是兒歌混個耳熟。大量鋪分級,動畫。反正小小孩最容易忽悠給教材還是給繪本人家一視同仁的。當然我感覺我還是很會講故事的。這期間花時間最多的是備課,咱英文不好得把沒把握的單詞標上音和英英釋義。另一個大塊時間是拓展,因為娃當時在幼兒園時間是很充足的。而我比較擅長想拓展點子這塊感覺不難。

2.拔高階段。曾經有朋友家?guī)啄赀^去還在聽兒歌然后糾結娃沒進步啊。我說你老給娃喝奶...
人的精力有限,我認為在陪件孩子學英語時,在各個階段精力分配的強度應有所不同:

啟蒙起步階段,應大量投入精力啟發(fā)興趣,身體力行,親力親為,以身作則,為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培養(yǎng)習慣;

快速成長階段,主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供多渠道的優(yōu)質的資源,滿足學習內容的充分、豐富和多樣性。

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輸入不是問題,陪伴的重點應轉向于查漏補缺和對輸出質量的檢測與監(jiān)控,讓孩子的英語學習走上良性發(fā)展軌道,即像個文化人。
14歲
想法
我們初期啟蒙的時候想法很好,帶著孩子一段時間等她能獨立閱讀(或者聽讀、跟讀的時候)就可以慢慢放手,后來發(fā)現這個太理想化,孩子的自覺性根本達不到我想要的效果。試過讓她自己跟讀一個小時,我做其他事,結果是那一個小時完全白費了。她看似在跟讀,實際效果非常差,不得不返工重來,造成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被浪費掉。

對于我們這種沒有經過前期大量磨耳朵工程直接用分級繪本的大童來說,想她自學有點不現實(當然,忽略那些天生內驅力強大,一律好的,僅個案)還是需要有大人的帶領,才能事半功倍,所付出的也...
13歲
想法
陪伴孩子學英語,最重要的前提是家長要做好強大的心理準備,這種準備主要包括時間安排和親子建設。

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終生行為,放學看書和上學一樣是慣性要求,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把學習當成痛苦的信號,什么都是空談。

下一步就是合理安排時間。按照孩子的性格和學習能力,合理安排興趣班,合理分配科目學習時間。

最后一步要用好學習工具。家教、線上課程,點讀筆,播放器等學習資源種類繁多,眼花繚亂,不要貪多,合適的不一定是最貴的,不一定是評...
Fiona266
Fiona266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