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分享個人感受 - “依賴性”
傳統(tǒng)意義上的依賴一般是弱者緊靠于強者。 最簡單的就是寶寶依賴于父母。 寶寶在小歲數的階段自理能力比較弱, 需要父母在一旁的協(xié)助。 到寶寶大了, 有些行為成為習慣,明明自己已經會做了。 但還是依賴于父母去解決。 成年人也有依賴, 家里的事情一直都是父母打理的, 到成年人組織了自己的家庭, 有些事情還是很依靠于父母。
我覺得自己有著很強的“依賴性”。 依賴于我的寶寶。 小時候, 大家都說如果你要保證你的睡眠質量,一定要讓寶寶睡小床。 習慣了睡小床, 睡覺就會自覺很多,而且也不會纏住媽媽了。 身邊也有很多的朋友,寶寶早早就獨立睡了。也有不少朋友的寶寶可以跟爸爸, 外婆, 奶奶睡,而不單單是只跟媽媽睡。 雖然我知道我不是“特例”,我們家寶寶由于各種原因吧, 從剛開始是睡小床,到后面就跟媽媽睡大床。 直到現在2歲多了, 睡覺只認媽媽,無論跟誰的關系就算再好也是無人能替代睡眠的陪伴--媽媽。 媽媽當然也是很“無奈”啦, 10點睡覺了, 爸爸可以去跑步, 玩手機, 看電視..... 但媽媽只有一個工作,哄睡+陪睡。 媽媽不能太晚回家,更加不能不回家( 出差工作除外)??粗行寢寣⒑逅娜蝿战唤o爺爺奶奶,自己還是享受著“未婚”時的生活。 我甚是羨慕。 但是久而久之, 我發(fā)覺寶寶依賴著我, 而我也深深依賴著她。 每晚睡前的聊天時間, 聊聊她發(fā)生了什么事,問問她發(fā)脾氣, 不開心,哭的原因。 通常的情況下都問不出所以然。 再到寶寶睡下, 媽媽起來做事情,再到媽媽真正可以躺下了, 看到她, 忍不住深深的一吻, 摸摸是否冷/熱, 調整好她的睡姿, 把被子蓋好。 有時候要將她白天不愿意做的事情趁睡著,再做。 如擦面油,剪指甲,剪腳指甲.... 像一個特務似的,進行晚間任務。 一系列下來,媽媽才可以躺下。 到媽媽睡著以后,要忍受多次襲擊, 頭撞,腳踩... 媽媽還要晚上爬起來看看被子在嗎, 冷嗎? 一晚的睡眠完全影響了。 但媽媽還是“享受”著, 睡前看著她,輕輕一抱。 有時候她雖然睡著了,但知道媽媽又躺下了, 就會抱住媽媽。 甚至試過像我小時候拍她睡覺一樣,拍著我, 報我的頭塞到她的枕頭上。 甚是溫馨。
知道有天她將可以獨立睡覺,有天會不喜歡和我同一房間, 有天將離我遠去 ! 現在就一天一天的“享受著” 這個待遇。 依賴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