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水如:要教孩子避免情緒化】
文/安水如
圖/安水如
很多人都以為,情緒波動大,忽而開心,忽而悲傷,就是情緒化。實際上,情緒化還有一種表現(xiàn),即是當自己做某事兒被責備時,自己就賭氣不做。
而一個理智又清醒的人兒,哪怕是被責備,被謾罵,被討厭,被非議,那也會繼續(xù)去做那件事兒的。當然,那事兒,絕對是正當而合法的。是利人利己的。
與此同時,人若清醒而理智,那一旦是意識到自己當前所做之事,是不夠好的,那哪怕是做著那事兒,被眾人夸贊,追捧的了,也會當機立斷地停止不為的。
而育兒,在我看來即是,就是要去教孩子知止損,即,知道如何來去對不可為的一些言行舉止,給予停止不為,對那些利己利人的事兒,哪怕被罵,被責備,也懂得去堅持,去逆行。
如,按時完成作業(yè)是可為之事,那,那老師,哪怕是責備自己的了,我們也要教孩子按時完成作業(yè)。因為,完成作業(yè),學好功課,是我們自己的獲益。而老師會責備自己,那是老師自己的事兒。
而被責備有情緒,那是孩子自身不懂如何來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應(yīng)對他人的責備。那就去學習,以讓自己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和本事。人活于世,不論在哪兒,被責備,那都是避不了的。
但,這又并不是說要教孩子凡事都逆來順受。不是要孩子默默去忍受老師所給予的所有大小責備。相反,我們要教孩子,以讓孩子知道,老師所給予的責備,是過火的了,那就要勇于出聲,及時求助于人。
而這,適用于外在的一切責備。如,在平日,就要跟孩子說,倘若發(fā)現(xiàn)父母對自己責備過火的了,就要趕緊逃離。而自己也要將這作為約定,寫下來,貼在顯眼之處,時刻提醒自己,當孩子逃離之時,自己就要學著去止損,要讓自己冷靜。而不是因孩子逃離而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