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自Hans Peter Richter于1961年出版的德文版青少年讀物Damals war es Friedrich,沒有中譯本,在網(wǎng)上找到一個該書的書評,稱其為男生版《安妮日記》,對我而言,這本書與《安妮日記》的相同點除了題材外:這是繼《安妮日記》之后,第二本讓我數(shù)度哭著讀完的小說。
在眾多的二戰(zhàn)題材小說中,這一本似乎并不那么出名,但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部。小說短小精悍、語言簡潔生動,敘述了兩個德國家庭(一戶猶太,一戶非猶太)從小主人公出生的1925開始,到二戰(zhàn)轉(zhuǎn)折的1942年,整整17年間的生活變化,將一個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一個個鮮活的形象融入到真實的生活當(dāng)中。
這是一部感人的小說,人物刻畫生動形象、真實感人:有“敘述者”的父親在孩子入學(xué)當(dāng)天,囊中羞澀時所表現(xiàn)出的尷尬與可愛;也有Friedrich的媽媽在丈夫因猶太身份而被剝奪公職后的絕望與傷心;有一步一步變本加厲迫害Friedrich一家的房東Resch先生;也有在法庭上告訴Friedrich不用擔(dān)心,“我會主持正義”的法官;有充滿仇恨地砸毀猶太人商店的送報老婦;也有在猶太學(xué)生被驅(qū)趕出學(xué)校時,告訴學(xué)生:“他們?nèi)匀皇桥笥选钡腘eudorf老師;;對敘述者“我”(Friedrich的朋友)的內(nèi)心描寫更是細膩真實,尤其是“我”隨著眾人砸毀猶太人商店那一節(jié),寫的太真實了:“我們一家”作為朋友對Friedrich家充滿同情,甚至提供幫助,“我”在別人污蔑Friedrich時也會為朋友挺身而出,但當(dāng)“我”接過別人遞過來的斧子,瘋狂砸毀猶太人商店的時候竟然感受到極大的快感!不禁讓我想到那些文革小將不正是如此嗎?
這又不僅僅是一本小說,作者以時間先后順序為讀者展開了兩個德國普通家庭,眾多德國普通民眾17年間的變化,這種敘事方式非常適合對這段德國歷史并未深入了解的讀者,尤其是青少年。通過小說,讀者可以了解德國猶太家庭的處境17年間是如何一步步惡化的;了解非猶太德國人對于德國猶太人的不同態(tài)度;了解那些希特勒上臺后仍然留在德國的猶太人的想法;深切地感受這段非常歷史時期人性的掙扎。一本絕佳的了解二戰(zhàn)德國歷史的入門書籍,書末附有自希特勒上臺(1933)到二戰(zhàn)結(jié)束(1945)大事記。
好書!值得一看!
以下鏈接是一個介紹此書的網(wǎng)絡(luò)文章:https://freewechat.com/a/MzA3MDA2MDczMA==/209600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