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雷龍
2013
發(fā)布于 2019-03-01
我家下圍棋就是這樣。

經過老師點撥,這幾天我大改溝通為主的耐心,一看不是認真的就打屁股(倒也沒有多大力氣),讓她知道我生氣了

然后督促著做題目。對她眼淚巴巴地說我不會,我的回答是你認真想想就會,說明你只是害怕,而且懶惰…

經過三天吧,現(xiàn)在下圍棋可能還有畏難情緒,但是不表現(xiàn)出來。被我督促一下認真,還能好好想想下棋,現(xiàn)階段有所進步。

我還給講了那個懶得最后餓死的25歲男青年的故事。她的洗漱從頭到尾都是自己負責,禁止爸爸喂東西和幫忙,所有事情都讓她自己想辦法。

讓她知道自己思考,才不會永遠都輸。說不會只是偷懶,因為我沒學都會…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9歲
想法
孩子特別看重輸贏 ,是孩子好勝心強在作祟,孩子有好勝心并不是什么壞事,重點在于大人的正確看待與引導。

另外,孩子做事有畏難情緒 ,間接說明孩子自信點不足,或者勇氣和探索精神欠缺一些。

這需要大人在家里和孩子玩游戲時慢慢引導和滲透,這樣,孩子出去玩耍才會弱化輸贏,更多體會游戲的樂趣。

我感覺樓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試試。

1.表達對孩子的認可和肯定。

當孩子獲得勝利或者取得一定成績時,此孩子取得了成績,本來就是件好事兒啊,我們不能因為怕驕傲,而否定他的成績,是不是。

像...
10歲
想法
我女兒就是這種性格。

從一歲開始,所有的事情做不到自己再試一下沒有成功,就要哭。小的時候比較淡定,會給一些溫柔點安慰。

現(xiàn)在4歲了,會在一定的幫助下堅持要求自己完成?,F(xiàn)在還是會哭,但是哭著也會完成。

之前也曾焦慮過,破解焦慮一方面是理解,我作為媽媽非常清楚自己也是這種性格的人,有什么資格苛責孩子呢?另外一方面是尊重,尊重差異和個性,每個小朋友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多看看優(yōu)點少看看缺點,心里會舒服點。

lz這種情況,首先建議家長要淡定。不要大驚小怪、小題大作。其次失敗了多給予...
12歲
想法
也有可能是階段性的表現(xiàn),我們在那個年齡段時也是如此,打牌下棋都是輸不起,容易耍賴,不讓他就不玩了或發(fā)脾氣,但現(xiàn)在就慢慢自愈了,平時當然也會不斷提醒和灌輸,贏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只能保持原有水平,沒有成長,輸了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解決,才會變得原來越厲害。游樂場的表現(xiàn)也未見得一定是怕輸,或許只是單純害怕,我們家以前獨木橋就一直不敢走,但是運動水平發(fā)展到位了,自然而然也就敢了。當然,平時生活中多贊美進步和努力,而不是所謂輸贏和結果,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如果從心底不介意,娃慢慢也會不在...
12歲
想法
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就是這樣的,需要大人慢慢引導,不要著急,還那么小,講講什么體育精神,我家孩子要是有什么問題,我就會用我和我愛人小時候的故事來說,比如,小時候,媽媽參加班級跑步比賽輸了,然后就坐地上哇哇大哭(運用夸張手法),引導孩子說出來,媽媽這樣真不好,不應該這么做,我就不會這樣 ,等等可以是虛構的小故事........

不過我家好像沒心沒肺的,輸不輸,贏不贏都和他沒多大關系。
15歲
想法
很多在意輸贏的孩子,貌似都建議

1.學習棋類,從每一次對弈中磨練孩子。

2.還有就是建議孩子參加團體的類項目,如:籃球,足球,樂高機器人……有一個團隊合作項目,也會削弱他(她)爭強好勝的性格

3.加強自己,與其認輸,不如加強自己。比如游泳,那些進集訓隊的,每天都比賽,除非你是最棒的。為了這個目標要加強自己,而不是總是遇到不行就一次認慫,這個游泳也可以鍛煉出來
10歲
15歲
想法
這個真的跟孩子的性格和氣質有關。以前跟我女兒一塊玩的小朋友就是淡定姐,做事還特別謹慎。我女兒就是那個輸不起的,有次參加集體活動拔河,她那邊輸了就哇哇哭,搞得老母親極其沒面子??赡苣挲g大點又好轉一些,又或者是經歷的挫折多了學會自我安慰,有時候還反過來叫我要淡定。我覺得關鍵還是父母的引導,多鼓勵嘗試,讓孩子有安全感。
7歲
12歲
想法
我覺得這是小孩都會經歷的階段,講講我們家的,是因為下圍棋而改變的。之前下圍棋的時候,他不能接受自己輸,老師讓我們鼓勵為主。

現(xiàn)在學棋快一年多了,他自己反而很看淡了輸贏,有想贏的心,但是如果真輸了,他也不像以前那樣,哭著說我輸了。

所以我覺得多鼓勵,并且試著在很難的事情上我們跟他一起,并說試試,慢慢來……
6歲
11歲
想法
我們家孩子也是這樣的啊……

更過分的是什么都要聽他的 稍微不如他的意就大吼大叫 有弟弟了 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不平衡尋求關注還是怎么著暴脾氣越來越大?

不過最近稍微有好轉了 玩游戲允許別人贏了 還是欠揍 有時候怕他影響弟弟 都不想去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