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2-08-06
上高中,別猶豫。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3歲
想法
一般情況下建議普高。理由如下:
一是普高大部分同學都還有高考這個目標,在學習和紀律上老師會抓得嚴格一些,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更有利于規(guī)范個人行為。
二是總體來說,普高會比職高的學生行為更好,所謂周圍的人素質(zhì)高一些。
三是普高上大學,路是通的。有的孩子只是懂事晚,復讀,專升本,大專生同等學歷考研,感覺各種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目標就是高級技工除外,可以讀職中,苦練某項技術(shù),多獲得技能比賽大獎,高薪也指日可待。
12 3 7
12歲
想法
個人淺見:如果可以,請盡量讓孩子上高中。我還是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潛力的,當孩子知道了努力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希望還為時不晚,高中(就算不是很好的高中)也該是他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我其實不太喜歡那么早就分流了,養(yǎng)育了男生才知道,男孩你真的不知道他什么時候能長大?但是作為父母,不能放棄孩子成長的機會,因為孩子除了父母,沒有人可能更愛他們了。
12歲
想法
普高和中職的選擇 孩子中考不理想,鐵定不能夠選擇復讀,因為復讀分數(shù)更高。我認為一般的高中和中職還是選擇一般的高中比較好,畢竟能夠有一個系統(tǒng)學習高中知識的機會。有的孩子中學的時候可能處于叛逆期,到了高中的時候反而有一個比較好的轉(zhuǎn)機,這時候家長也可以通過各種的方式來提升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是擔心一般的高中學校,教師或者學習的氛圍不夠好的話,我們這邊其實大部分也采取一種去私立補習機構(gòu)封閉學習,然后再參加高考。只不過家長在學費方面投入可能會更多一點,不過其實現(xiàn)在高中大部分補課的費用都是比較偏高的。孩...
3 1 2
14歲
想法
成績不理想選中本與中高職 上高中目的是啥呢?還不是高考?普高考大學的比例可以看看本地數(shù)據(jù)基本是不理想的,上了高中拼死拼活最后民辦還不如考慮其他路線。
高職貫通最后是大專文憑,中本貫通最后是本科文憑。
有的孩子發(fā)揮超常中考分高出平時成績一籌,這邊流行選中本貫通比較熱的專業(yè)(熱門分夠區(qū)重)。好處是沒高考壓力了。
分數(shù)不理想的高職貫通最終起碼也是大專文憑穩(wěn)了,有更高理想再繼續(xù)努力。
附圖舉例本地中本,具體政策分數(shù)還是要參考自家所在地哦。
3 2 1
15歲
16歲
想法
還是先問問孩子的看法吧哈哈哈哈。最近不是在看《自驅(qū)型成長》嘛,讓孩子在某些方面擁有控制感,會讓他更好地投入生活學習中。
有些孩子視學習為畏途,就是實在不是讀書的料,可是手藝活一把過。班上有個男生就是這樣的,這種孩子念個喜歡的中職多好,上高中就是遭罪。
如果是我的孩子,唉,我還真想讓他上高中。這就是關(guān)系太粘著了反而處理不好
2 1 2
8歲
16歲
想法
選擇普通高中
第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對于青少年而言,同伴影響力巨大。一般而言。普通高中的學習氛圍即使不算很好,都不會差的。普通高中的學生一般都會有學習目標,比較正能量。孩子不容易走偏。
第二,有些孩子醒悟得比較晚,尤其是男生??赡艹踔胸澩?,虛度時光,到了高中,有可能找到學習目標,發(fā)奮圖強,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
第三,在普通高中,只要不是完全放棄學習,至少考得到比較理想的大專。怎么說都比中職學歷好看呢,找工作也方便些。
我覺得一個要看家庭經(jīng)濟情況,二要看孩子自己意愿,
如果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好,孩子也不愿意讀書的話可以選擇職高。要么但凡家庭經(jīng)濟狀況稍微好點,或者孩子愿意努努力學習的話,基本的選擇都是普高。甚至有些家長會多花些錢送到管理比較嚴的私立學校。就算將來孩子只考上大專也要比職高好一些。
7歲
想法
個人覺得選高中,也許高中三年孩子開竅了會更努力的學習的,父母再通過跟老師或者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來體驗生活,也許會更能懂得父母與老師的用心。
成績不太理想,也要分析一下原因,如果是孩子聰明不學就想辦法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如果是孩子學習的認真并且很辛苦但是學的不好,每逢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想想辦法看看是孩子知識點兒沒理解上去還是學習方法不對,找到原因?qū)ΠY下藥。
實屬無奈也可以選擇中職,但是要保證能讀高職之后考??疲偕究?,如果做不到,還是上高中吧。
13歲
想法
我覺得你能用小花生,你的家庭和上高職的家庭就不是一類人。去上高中吧,高中和高職的孩子其實應該來自不同的家庭。孩子還小,上高中至少還有機會上大學,就算成績不好,大不了復讀再混個本科。哪怕你想讓孩子學個手藝誰說高考后就沒有大專能學的?
11歲
想法
高中 在我年輕那會兒,職業(yè)學校的熱門專業(yè)很吃香,傳說不比高中大學差。后來趕上大學擴招,高職又出來一批專業(yè)技術(shù)人,不知道先前初中分流出去的人們有沒有掙出第一桶金,又或者有沒有后勁成為技術(shù)骨干。
而大學學到最后的沒有合適的工作的人也有不少,于是繼續(xù)深造,讀研或者出國……
現(xiàn)在高學歷一抓一大把,大學要提高含金量又抬高了門檻。
總之優(yōu)秀的人越來越多,是否能夠找到稱心的工作,也要看機遇。
建議分析未來的就業(yè)趨勢,考慮孩子的能力,掂量自己的家底和心理底線。
Connie8593947061
Connie8593947061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