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竟然是滿分,對理工男來說,這是可以吹噓一輩子的事兒。滿分的背后是初三一整年持之以恒的在歷史這門學科上的付出。
付出鐵證一
上兩圖都是中考生的風琴文件包,七科都有自己的“單門獨院”。其中,歷史這科最特別,它有三套房。第一套房,貼了歷史府的標簽,專放這一科的作業(yè)和試卷。第二套房,在“歷史”和“長期”之間,沒貼標簽,因為歷史君表示要低調(diào),不能明目張膽地多吃多占。這套房里是日積月累下來成套的歷史知識點講義。第三套房是前面的待處理欄,其實,這里面只有歷史君一半的產(chǎn)權(quán),還有一半是道德與法治的。這套房是中轉(zhuǎn)站,工作日收容發(fā)下來的歷史和道德與法治這兩科所有的講義,周末騰空,過錯題和記憶知識點后,講義們各歸各位。
付出鐵證二
中考生的歷史作業(yè)上正常有三種顏色的筆跡。寫作業(yè)是藍黑色的鋼筆筆跡;不會或記不清的知識點,在檢索資料后,以黑色水筆的筆跡呈現(xiàn);對答案或老師講解后的訂正以紅色的筆跡呈現(xiàn)。
一開始的大多數(shù)時候都如上圖所示:萬里江山一片紅。臨近中考的時候,紅色的筆跡就越來越少了,越來越讓人感覺到“穩(wěn)了”。
最后,要給大家提示的是一句老生常談“上課要認真聽講”。有時,老師會提到一些零散的知識點,至少要留有印象,當然最好記住了。比如,初三上學期,有一次課上,老師隨口提到一個知識點,她也說了,這個知識點應該不會考到,因為這是高中的內(nèi)容。然而,中考的時候,這個高難度的知識點竟然華麗麗地閃亮登場了,注重平時積累的有心人就愉快地成功作答并通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