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言7
2008
發(fā)布于 2019-07-22 · 圖片4
這本書收錄了胡適的18篇雜文。
第一篇就是《容忍與自由》,他強調年紀越大越覺得容忍比自由重要。
后面幾篇,有的幽默詼諧,有的犀利辛辣,有的痛心疾首,不過所有的風格背后,都能看到他對祖國的愛。
在一百年前,敢于《論女子為強暴所污》,敢問娶一個被污了的女子與娶一個處女,究竟有什么分別?他認為女子被強暴所污,也是不得已。跟男子被強盜擄走財物是一個道理,算不得怯懦。都是"害之中取小"。他還認為被強暴的女子的貞操并沒有損失。就好像我們無意中砍傷了手指,或者被毒蛇咬傷了,社會上的人應該憐惜她而不是輕視她。這一篇雖然很短,但是讓我肅然起敬。
那個年代應該有很多新事物,胡適解釋了什么是新生活。一句話,凡是自己說得出為什么這樣做的事,都可以說是有意思的生活。
胡適認為的博愛是愛人如己。他把古時那種喂蚊割肉的博愛看作是開空頭支票,毫無價值。而且他還認為博愛是需要能力的,要先把自己弄好,才有能力幫助別人。獨善其身,然后才能兼善天下。博愛,不是空談高唱。
還有一句話看了比較震撼,他認為所謂的創(chuàng)造都是從模仿出來的。聽他仔細講講,覺得頗有道理。
在指導學生選擇科系的標準時。他說社會上需要什么,不要管他,爸爸媽媽要你做律師做醫(yī)生,你也不要管他們,只要跟著自己的興趣走。因為社會上360行行行都需要,從諾貝爾得獎人到修馬桶的,社會都需要,所以社會的標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的興趣,即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在畢業(yè)生的寄語里面,說的頗有哲學意味。他覺得非職業(yè)的興趣往往比職業(yè)還要更重要,因為一個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樣利用閑暇時間。胡適認為"功不唐捐",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
十八篇雜文,一本小冊子,若干金句。雖來自于百十年前,但并不過時。很多,值得思索。。。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16歲
書評
稻盛和夫自傳
[日] 稻盛和夫 著,曹寓剛 譯 / 東方出版社
從稻盛和夫的自傳里看到了一個優(yōu)秀企業(yè)家的蛻變歷程:認真到較真,全力以赴到無路可選,他終于成為了他少年時無法想象的英雄。同時也看到了他少年時代的成長環(huán)境,側面了解了日本對青少年學生的教育重點。還有他很隱晦的對我們中國人的印象描述。
讀完書的深切感受是:我輩當自強!
16歲
書評
次第花開
希阿榮博堪布 著 / 海南出版社
《次第花開》是一本講佛法的書。本書總共分為第5個部分,第1部是珍寶人生,第2部佛門,第3部走出修行的誤區(qū),第4部冬日扎記,第5部生命的依怙。
作者希阿榮博堪布,自幼開始修學佛法,24歲獲得了堪布學位。他修建了扎西持林閉關院,養(yǎng)老院和醫(yī)院。長期資助貧困家庭,解決他們的就醫(yī)和孩子上學問題。
他熱衷于弘揚佛法倡導放生和共修活動,深受佛子們的尊敬和喜愛。據(jù)說他對佛法的開示精妙而平實,這本書就是通過生活實際來講述佛法理論,很容易讓讀者理解他的邏輯。
16歲
書評
身體從未忘記: 心理創(chuàng)傷療愈中的大腦、心智和身體
(美) 巴塞爾·范德考克 著;李智 譯 /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在作者看來,所有的創(chuàng)傷性事件:遷徙、分手、離婚、親人重病或去世;成長過程中養(yǎng)育者的長期虐待或忽視;重大車禍、暴力傷害、性侵犯、醫(yī)療事故;汶川地震、天津爆炸、馬航失聯(lián)……都會留下身心創(chuàng)傷,雖然有的人覺得忘了,其實身體都還記得。他們在被忽略的暗影里繼續(xù)影響著這些人的生活,為什么我們覺得一個人受了那么多苦,總該苦盡甘來了,他總算有了自己選擇的自由的時候,他卻沒有選擇幸福。為什么,有的人會對真愛,對幸福產(chǎn)生懷疑?因為,他的身體從未忘記傷痛,害怕再受傷,不敢去嘗試,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痛苦...
16歲
書評
哲學的慰藉
(英) 阿蘭·德波頓 著;資中筠 譯 / 上海譯文出版社
這本書選擇了西方哲學史上6位哲學家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哲學對人生的慰藉作用。
人生的種種不如意有一些是可以改變的,有些是不能改變的,那么哲學就對這些缺陷給予了我們新的視角,幫助我們?nèi)ッ鎸徒邮?,所以作者看來這就是哲學對于我們的慰藉作用。
這本書對于我來說,是讓我對各個門派的哲學家有了大概的了解。了解了哲學家是如何看待與世不和,缺少錢財,挫折,缺陷,傷心和困難的。
還需要一提的是本書的翻譯,資中筠女士。整本書讀起來非常的流暢,好像并沒有因為語言不同而導致的理解差異,沒有那種離著作...
16歲
書評
中國的智慧
林語堂 著 / 湖南文藝出版社
林語堂講這本書是要努力去解開東方的一些神秘之處,特別要洞悉中國人的視角,在中國本土文學和哲學中透現(xiàn)出來的看待事物的一些最根本的方式。他認為這樣有利于東西方互相融會貫通。在他看來終將有一天東西方將會密切的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間相互依賴。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中國選取中國民主文獻,中國詩歌,中國人生活隨筆,中國睿智與智慧。每一部分里面又分為若干節(jié),在每一節(jié)的前面都有它的序言。序言就是林語堂對這部分的理解和概括,功底相當深厚,說得簡單明了但又極具高度。仿佛這些智慧,已經(jīng)是他的一部分,如...
16歲
書評
查令十字街84號
(美) 海蓮·漢芙 著;陳建銘 譯 / 譯林出版社
終于有機會讀這本傾意已久的書。
翻過兩張干凈簡潔的扉頁,直接就到了正文。讓我頗不適應,又回過頭仔細看了看,確定沒有露頁,放心了。
這本書收錄了美國女作家海蓮與馬克斯與科恩書店的二十年的信件??粗粗屠斫饬?,為什么這本書沒有各種序言和引子,在海蓮的字里行間全是率真坦誠,所以她的文字她的書跟她的人一樣,否則,她拿著不符合她自己意愿的書,會把里本來就搖搖晃晃的書桌拍爛的。
喜歡海蓮,喜歡這個有溫度的二手書店,因為海蓮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因為書店的認真和責任,才有了這二十年的溫暖情誼...
16歲
書評
武志紅: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武志紅 著,磨鐵圖書 出品 /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感謝朋友的推薦。
這套書看完以后,對我來說,是一套難得的適合仔細讀,反復讀的書籍。里面的很多觀點讓我深受啟發(fā)。感觸太多,反倒不知道怎么去描述了。
有些遺憾的是,第二本明顯比第一本生硬。好像寫的過程比較倉促,只有粗略的框架,細節(jié)的打磨有待加強,很多地方讀起來像是專業(yè)書,雖然規(guī)范,但是生硬,缺乏生動性,少了吸引力。不像第一本那么精雕細琢,引人入勝。
16歲
書評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能力
(美) 默娜·R.舒爾,(美) 特里薩·弗伊·迪吉若尼莫 著;張雪蘭 譯 / 京華出版社
這本書感覺作者是寫給小小朋友的家長看的書。多小的小朋友呢?應該是上幼兒園之前吧。所以書里面有大篇幅介紹如何讓孩子理解某些字詞的意思。是為了讓家長更好的幫助這些小小朋友學會解決沖突和與他人相處的技巧,也就是書的名字,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能力。但是我讀完以后發(fā)現(xiàn)他不僅適合于孩子,也適合于我。
全書通篇就解決了一句話,就是如何去思考,思考什么呢?思考:我能解決問題。作者認為所有人都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不是抱怨情緒。所以這本書就是指導父母幫助孩子如何通過反復練習思考怎樣解決問題,然...
16歲
書評
大智無疆
姚振文 著 / 齊魯書社
《孫子兵法》是代言戰(zhàn)爭和競爭理論的兵學圣典,無奈這方面沒什么積淀,原著很難看懂。在樊登讀書會聽了宮玉振講的《善戰(zhàn)者說:孫子兵法與取勝法則十二講》,這又偶然遇到這本書,越來越發(fā)現(xiàn),真的是兵法是生存哲學,不僅講智慧,重理性,對現(xiàn)實也有普遍指導意義。
16歲
書評
思考, 快與慢
(美) 丹尼爾·卡尼曼 著;胡曉姣,李愛民,何夢瑩 譯 / 中信出版社
這本書共分為5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作者如何將人的思考人為的拆分成為無意識運作的系統(tǒng)1和授意式運作的系統(tǒng)2。也就是思考的快和慢。
第2部分是對判斷啟發(fā)法的研究做了更新。并且探索為什么人們很難具備統(tǒng)計性思維,為什么我們思考的時候總是會把很多事情聯(lián)系起來,將一件事情比喻成另一件,會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
第3部分描述了大腦的局限,對自己熟知的事物確信不疑,妨礙我們了解未知世界。大多數(shù)人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大多數(shù)人會高估自己對世界的了解,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第4部分討論的是經(jīng)濟原...
容忍與自由
作者:胡適 著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10
希言7
希言7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