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na瞿
2023 2014
發(fā)布于 2023-08-05 · 圖片1
《萬物成長的故事》
從大自然中感悟生命的成長,這是老天爺給我們最好的課本。
對毛蟲的幼蟲來說,吃東西是它們的任務。多吃東西,多攝入營養(yǎng)物質(zhì),是長成一只健壯成蟲的必要條件。那些沒有吃到足夠的葉子就過早長大的毛蟲只能長成瘦弱的成蟲。沒有經(jīng)歷像樣的幼蟲時期就成熟的瘦弱成蟲沒有產(chǎn)卵的能力。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對人類社會而言,如果“小大人”一樣的孩子越來越多,將是一件可怕的事。要成為優(yōu)秀的大人,好好度過童年時光是非常重要的!

關(guān)于成長的衡量方式
植物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忍耐時,會努力伸展根須。這些根就是植物的力量。
我們看不見在地面下生長的根。
我們樂于見到植物長高或者開花,卻不會因為植物的根努力成長而高興。根的成長就是這樣的。
人類的成長也是如此。我們能看到身體的成長,卻看不到心靈的成長。我們應該認識到成長的方式有很多種。有向上的成長,也有向下的成長。有看得見的成長,也有看不見的成長。
重要的成長是看不見的。即使我們看不見自己的成長,或者無法向上成長,我們也不能放棄成長。

關(guān)于成長過程中的阻礙
修剪植物的莖,會讓植物長得更茁壯,開更多花,結(jié)更多果實。所以,人們會特意修剪植物的莖。
一帆風順的成長不一定是好事。經(jīng)歷挫折對成長而言絕不是壞事。有了這樣的認識,相信能更坦然地面對成長路上的挫折。

最后關(guān)于成長的力量
每個生命體本身就有成長的力量,時間到了自然就迸發(fā)出來。作者說,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會想做某件事。到了一定的時間,就能做到某件事。這就是“成長”,沒必要為了成長而努力。這么佛系的想法也許難以接受,但站在宏觀角度來看也是這個理。也許我們更應該向內(nèi)尋找“成長的能力”,傾聽自己內(nèi)心渴望成長的聲音。那些讓你快樂的好奇心以及讓你渴望嘗試的挑戰(zhàn)心和上進心,正是能在這個成長階段發(fā)揮作用的成長力量。

非常清新自然的一本小書,讀完之后忽然悟出孩子并不是被“養(yǎng)”大的,而是自己長大的。也許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成長的環(huán)境。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

推薦閱讀

2歲
11歲
想法
我們的興趣班 1.國學公益課,每周2.5個課時,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東湖櫻園,一下課就自由瘋玩,很開心也愿意完成作業(yè),堅持了快一年。
2.國際跳棋,每周1.5課時,幼兒園中班到現(xiàn)在4年,中途因疫情和接送問題停了兩年,有興趣下棋但不愿意做題。
3.鋼琴,每周1.5課時,學了兩年,目前不愿意練琴,但還是堅持作為藝術(shù)熏陶。
4.羽毛球,每周1.5課時,學了一年,放假爭取早上陪他多練練。
5.英語,每周4節(jié),貝達的課時繼續(xù)上完。
12 1 3
2歲
11歲
想法
藝術(shù)社區(qū)第三次打卡 主題: 少即是多
要求: 從前兩節(jié)課的搭建或重新搭建的模型中,運用以下表達技法創(chuàng)作作品。
表達技法:
從側(cè)面看,概括圖形
切開來看,住進里面

第三次打卡作品《動物大樓》
首先設(shè)計思維是少即是多,根據(jù)自己的搭建,用簡單的方塊構(gòu)成了一座大樓。再用多即是多,想象自己在逛這樣一個神奇有趣的動物大樓,住著鯊魚,猴子、大象、長頸鹿。有汽車升降電梯,可以讓車開到樓頂。
右邊一座鐘樓是一個游樂場,后面時間不夠,畫得有些敷衍。

拓展學習貝聿銘的建筑秘密
2歲
11歲
想法
1.選擇合適的學習區(qū),太難太簡單的的練習都沒效果,我是幾本口算書換著做。
2.讓孩子定目標,包括時間和正確率,自己有掌控感練習更積極。我家對額外的練習抵觸情緒特別大,基本上壓力一大就崩潰,只能讓他自己挑目標,稍稍往前推一推。
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熟練度到了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2歲
11歲
書評
A Child's Geography of the World
Virgil Mores Hillyer /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上學路上和他一起聽世界地理,我完全沒聽懂,于是擔心他也沒聽??,問他都聽到什么了?
他說有個叫Penn的人,有一大片森林,后來那地方叫做Pennsylvania,意思是Penn’s wood。我回家翻書果然是這樣,內(nèi)容適合五年級的孩子,他竟然還愿意聽。
2歲
11歲
想法
筆記-為什么讀古書,如何讀古文,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漫畫歷史線 輕松學古文1 漫畫歷史線 輕松學古文2 漫畫歷史線 輕松學古文3 漫畫歷史線 輕松學古文4 漫畫歷史線 輕松學古文5
剛開始接觸古文,孩子會覺得很生疏拗口,關(guān)于我們?yōu)槭裁匆x,甚至要背?“國民教授”戴建業(yè)爺爺這篇序作了很好的解釋。真的是從人性化的角度組織知識,語言風趣娓娓道來。之前我給孩子從頭到尾念了一遍,現(xiàn)在孩子學論語的過程也貫穿這種思想,要堅持熟讀、背誦,再學以致用,最終內(nèi)化為自己的寶藏。
2歲
11歲
想法
適合室內(nèi)的運動 1.最簡單的是跳繩,加個隔音墊避免撓民;
2.健身吊環(huán),沒事掛上面拉伸一下,還可以蕩秋千;
3.天花板吊個羽毛球,練習揮拍,我家正在練,還挺好玩。
另外,B站有兒童健身操的教學視頻,可以跟著一起運動起來。
7 1 4
2歲
11歲
想法
熟讀成誦不給壓力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80首 用這個小綠本誦讀,每天20到30分鐘,前后讀了四輪,持續(xù)了快四個月就都能背了,孩子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用這個小綠本誦讀,每天20到30分鐘,前后讀了四輪,持續(xù)了快四個月就都能背了,孩子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2歲
11歲
想法
適合孩子的新聞資源 中文
1.閱可以,喜馬拉雅每日一分鐘音頻,公眾號有收費的擴充內(nèi)容,目前孩子每天很喜歡看。
2.陽光少年報,很良心的一份報紙,完全沒廣告,用孩子們的語言講新聞故事。

英語
1.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有小學版和中學分年級的版本。
2.可可英語晨讀,面向成人,可以選合適的話題分享給孩子。

新聞資源真的是很多,孩子也對新鮮事喜聞樂見,關(guān)鍵能夠透過一個點,發(fā)散探索更多未知,能夠思考事物之間深層次的聯(lián)系應該是家長更多要關(guān)注的地方。
2歲
11歲
想法
藝術(shù)素養(yǎng)的提升是以家庭為單位 看了這句話我覺得就不用糾結(jié)娃學琴要學到什么程度?看看自己有多熱愛,能堅持多久??
最近關(guān)注了一個四歲琴童的視頻,才學了一年,彈奏特別富有表現(xiàn)力,一首彈完還特開心地為自己鼓掌??原來一直是媽媽老師教,爸爸還是歌唱家。
雖然一般家庭沒這好的家庭藝術(shù)條件,但至少選擇學琴別指望他自己孤身前行。
2歲
11歲
想法
一二年級小學生,清晨起床晨讀讀什么? 內(nèi)容由易到難,可以安排兒歌、語文素養(yǎng)讀本、群文讀本、古詩、小古文。
兒歌類
成語兒歌100首 歇后語兒歌100首 多音字兒歌200首(全2冊)
現(xiàn)代文類
語文素養(yǎng)讀本叢書(小學卷):小鳥的晨歌(一年…
語文素養(yǎng)讀本叢書 (小學卷): 穿淺藍格子衫…
小學生群文讀本·一年級
古詩詞古文類
口袋里的小古文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80首
小學生小古文100課

時間只有十分鐘的話,一般簡短的兒歌或古詩小古文可以讀3遍,現(xiàn)代文類一遍過,兩天讀一個單元吧...
6 14 9
萬物成長的故事
作者:(日) 稻垣榮洋 編; 劉雨桐 譯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
出版時間:2022-11
Fiona瞿
Fiona瞿
2023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