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1-08-31
以我的經驗來說,出國這件事得分兩種情況:一種,父母有條件出國并帶孩子出國,那么這就不用考慮什么階段,孩子跟著父母就是了。與此同時,就是父母何時回國,孩子也何時回國。這就帶來另一個重要問題:孩子回國的年齡和孩子的性格決定孩子回到體制內還是體制外,或者將大一點的孩子放在國外的寄宿制學校。

另一種,父母不出國,只想把孩子送出國。那我的建議是:要想打好中文基礎,在國內上完小學;要想打好數(shù)理化基礎,在國內上完初中;同時要學好英語。無論哪個階段出去,都要經歷一年的語言適應期,但顯然年齡越小出去,不僅要適應語言還要適應生活。

我身邊的孩子,有五年級出來的,英語一般,但很努力,學校也有專門的英語補習老師帶著過渡,到七年級已經完全跟上班里節(jié)奏,有些科目還能獲獎。有初中畢業(yè)出來的,主動降一年級入學,從9年級(國內初三)開始上,這樣的好處是適應英語環(huán)境且理科基礎知識都學過,不耽誤聽課和做作業(yè),考試成績也能相對出色。國外申請大學是從九年級的成績開始看的,且愿意看到一個上升的趨勢。因此初中畢業(yè)出來讀九年級還是有好處的。還有一個孩子是11年級出來,直接申請11年級就讀,他的優(yōu)勢是英語理科基礎都好且在國內住校,自理能力強,不需要過渡,銜接良好。但以上孩子都有家長在身邊做后勤保障,不用擔心溫飽和孤獨。

所以,單從學業(yè)的角度考慮,各個階段出來都有優(yōu)劣勢,還是要看自己孩子的能力: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存在國內學不好出國了就能學好的情況!國外的好中學好大學競爭壓力也很大,留學生回國就業(yè)應聘時的畢業(yè)學校鄙視鏈明顯,留學的投入和就業(yè)后的收入是否能夠平衡,等等,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還有就是要考慮到孩子的中文退化問題。以我家孩子為例,四年級出國,五年級完全適應國外生活,目前11年級,把英語學成了第一語言,中文則是看個偶像劇都需要我在旁邊解釋劇中對話的含義(跟我聽不懂英文笑話一個意思)。如此,只能在國外一直求學。那么大學畢業(yè)后呢?在歐美工作,你是亞洲人面孔;在國內工作,你是外國人思維!當然,那時她已成年,如何適應國內外生活就是她自己的事了。由此可見,有些花友說等孩子在國內大學畢業(yè)后再出國深造,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沒有人能預測未來,生活不是編程,不會按照設計好的程序一步步進行。何時出國,因人而異,取決于孩子和家庭狀況,同時還要跟孩子商量好,不要強行設計孩子的出國計劃。孩子自己有出國的主觀愿望會是一個快速適應國外學習和生活的助力。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13

推薦閱讀

9歲
想法
本科國內,研究生國外,世界是多元化的,打好基礎后,非常有必要接受中西方多元化教育。當然,我不贊成過早出國,孩子需要家長陪伴引導,三觀建立形成后出去。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需要孩子都去感受,見識過了,想留在哪里生活,我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3歲
9歲
想法
說實話我自己還沒想好。

聽我導師的經驗是推薦初二準備美國中考,高中就過去。在那邊讀高中,然后申請美國本科。理由是一方面孩子在文化上能融入的更快,更重要的是美國本科更加信任本土高中的各種推薦文書,所以申請上好大學的概率比國內高一點。

但是這么操作的前提是你得有一個成績本身就相對比較優(yōu)秀,而且英語一定要好。基本小學六年級或者初一就要考托福,而且要爭取高分。再一個就是孩子性格,心里比較成熟,自律性高,也有較強的自理能力。而且學術成績能申請上美國有名的高中。

至于我自己,我的確...
9 8 2
13歲
17歲
想法
我的回答是本科之后,或者本科階段交換一年也能接受。

我們語言完全沒問題的,小學時候去美國讀過寫作夏校,第一天就完全適應并交到了好朋友。所以我從來沒考慮過語言問題。但是這孩子文科不好(不奇怪的,英語不錯和文科好是兩碼事,比如說,畢竟不是每個中國人都語文好對吧??),我們未來注定得讀工科,以我們當父母的自身經歷來說,在國內讀工科是最好選擇,985以上本科頭兩年的學術壓力足夠大,很能學到點東西;況且女孩子的18-22歲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年華,我不忍心她在這樣的黃金歲月去體會身為異鄉(xiāng)...
7歲
想法
這個要看定位吧,定位不同,選擇的結果就會不同。目前最常見的可能是以下三個時段。

經濟允許的家庭,可能初中的時候就選擇出去了,這樣娃的英語會進步很快,能更好的適應國外中高考。但個人認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價值觀和世界觀并未完全形成,容易導致“跑偏”。

按照目前國內的政策,不知道以后還會不會有重點高中,如果娃在中考時與重高失之交臂,那么可以選擇在國內就讀國際高中,參加國際高考,一方面費用得到了節(jié)省,一方面也緩解了孩子的高考壓力。這樣可以在國外直接念完本科和研究生...
10歲
想法
沒有出國經歷,打算本科或者研究生出去。如果本科選擇美學相關專業(yè)就一定要本科出去,因為目前西方藝術更成熟一些。如果其他學科的話先國內打好基礎也挺好的
8歲
14歲
想法
本科前不會出國 我們堅持體制內學習,一定參加高考歷練。當年我們都是那么過來的,相信心嶺心薈也能頂?shù)米????????。研究生階段應該會出去,國際視野對這一代小朋友挺重要。
我以前想哥哥出去妹妹在國內,不放心。爸爸不同意,爸爸覺得誰適合誰出去,不能因為是女孩子就圈住她。
7歲
13歲
想法
不想過早出國,人生觀價值觀沒成型,再養(yǎng)成一個香蕉人。最受不了那個“美國空氣都是甜的”美國的舔狗。放下碗罵娘,這可要不得。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出國計劃,英語在佛系的雞著,他自己不反感,那就慢慢兒學著。他在大學之前是絕對不可能出國的,比較傾向于在他本科結束后,人生觀價值觀成型了,如果他想,那就再出國念個碩士,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可以。
8歲
想法
如果孩子小的話,我們大人可以帶著去國外玩一玩,了解一下國外的生活與民俗。如果孩子出國留學的話,最少也得是大學時期吧,我覺得這會孩子已經成人了,相對來說會更加安全,孩子也比較自律了,不會讓家人太擔心了。
13歲
15歲
想法
心急吃不了熱包子。以我自己的經歷,一下子送出去,對適應能力要求很高。我出國留學的時候,之前從來沒做過飛機,沒有做過飯,沒有獨立生活過。就像不會游泳的人被推倒了水里。現(xiàn)在想來,幸好一路上碰到了很多幫助我的人,沒有遇到危險的人/事,最后也順利畢業(yè)了?,F(xiàn)在回想起來,我的運氣還是不錯的。

到了孩子這里,我希望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

中學的時候,之前可以短期出去看一下,幾個星期,幾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梢韵热ソ稽c的國家,法國,英國,西班牙之類的地方。大學的時候,可以考慮去遠一點的國家...
16歲
想法
什么時候出國好,這個真不好說,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要求不同,什么時候都有優(yōu)缺點。
有個大學教授本來是英語專業(yè),出國交流一年,回國后上了管理(也許是經濟)專業(yè)的博士,成了管理專業(yè)(或者是經濟專業(yè))的學者。這個是我看電視見到的,他參加節(jié)目時說的。
(配圖與內容無關)
高原朵拉
高原朵拉
作者熱門分享
《Who was》精讀or讀書筆記  贊102 · 收藏670 · 評論36
一堂關于維京人的地理歷史課  贊22 · 收藏127 · 評論27
7年級的作業(yè)不輕松  贊29 · 收藏102 · 評論39
旅行那些事兒  贊32 · 收藏61 · 評論34
西語世界的留學路(上)  贊29 · 收藏61 · 評論32
朵拉的中文寫作  贊14 · 收藏64 · 評論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