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yi-Fish
2020 2009
發(fā)布于 2018-05-12
小二,公立學校,老師幾乎會將單元測試在內所有大大小小的考試,連名帶姓全部在qq上公示,個人真的不贊同,雖然這些分數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孩子的知識掌握程度、但也僅僅是個參考,其他影響因素不少,這樣公示的結果給很多家長造成心理壓力!印象最深有2個事情,一是有一回老師不小心把一孩子的成績抄錯了,96寫成了86,一個小時后老師來群里更正,孩子爸回復:太遲了,剛揍完!二是班里孩子寫作文,老師展示出來,一個孩子說因為她考試成績差,媽媽在晚上把她關在了門外,這時的媽媽像個妖怪……

怎么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老師和家長都需要理性和冷靜,因為我們老師不太理性,我覺得我就需要更加淡定,不論考前考后不太會提及分數這個事兒,更不會與獎懲掛鉤,更在乎平時作業(yè)質量和效率,這樣我家孩子至少不是唯分數論,考好了不會特別得意,考壞了也不會害怕回家分析!當然考試結果的總結也是要的,但也沒比平常作業(yè)的反饋更重要,我們有錯題集,定期鞏固,對于考試中曾經失分很大的一次--審題錯了,我們要求以后不論哪里做題目,題干的關鍵詞給圈出來,這個習慣養(yǎng)成了,后面考試這種問題也就不再出現了
回應 舉報
贊3
收藏

推薦閱讀

看到一段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Mr. Michael Grose的建議,分享給大家:(中文是我大致翻譯的,以理解含義為主)

家長打開成績單之前先做一個小小的自查,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家長可以問自己:Parenting expert, Michael Grose, suggests that before you open the report do a little self-check to see if you are in the right frame of mi...
想法
我孩子不是那種考高分的學霸類型,這可能與家長的要求和孩子的性格有關。在幼兒園時期,我就發(fā)覺他不是那種有強烈表現欲,爭強好勝的孩子,只管坐在后面,偷偷自己玩。一年級時,孩子對于作業(yè),他的解釋是字寫對就行了,從不去考慮間架結構,完全是應付老師的態(tài)度。在計算方面,他較遲鈍,不是聰慧類型。要想讓這樣的孩子考出班級前茅的成績,很顯然困難很大,況且我也不重視孩子的成績,只是希望孩子能輕松跟上。

面對孩子每次的高高低低的考試成績,大體上排名居中,數學成績經常是坐過山車,起伏不定,我有較強...
12歲
16歲
想法
d對于我而言,考試只是階段性的知識總結和整理,是一種反饋和信號。引導孩子看待考試成績,核心在于家長如何看待考試成績的?

一是,我們從小就立下規(guī)矩,考試成績與獎懲無關,不會因為考試成績好而許諾買什么,當然也不會懲罰他。他的考試就像我的工作一樣是應該出于本心去全力做好的。

第二,我不在意成績,我會有一個心理底線,不突破我都不會太干預。但是不代表我不在意考試,我關注的事錯了哪些題,為什么錯?理解題目不清楚?知識缺失?計算失誤?我覺得這是學習情況的真實反映,弄明白孩子的薄弱點更重...
14歲
想法
我認為的平常心就是考得好表揚考的差找原因。我一直和她強調的是態(tài)度。

考得好允許娃得意不會打壓她也不因為考得好覺得哎呀學校學不到什么媽再給你加點。。。。我告訴她時間花在哪哪里就開花。

沒考好先看看錯題原因,如果是知識點模糊就再梳理知識點,熟練度不夠計算錯誤那就練計算,漏題再次強調做題順序以及走神后回來必須先看自己寫過的最后一題而不是做下一題因為可能剛才走神時做的那道題就沒做完。

知道哪里有漏洞了開始修補,平時的練習要求是嚴格的,如果是因為你態(tài)度問題比如不看題就答要加罰!昨...
考試成績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因為它既檢測了對既定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又為查漏補缺提出了方向;同時,高分也意味著在既定的范圍內有了相對更多的選擇權。

滿分當然最好,得不到的話,達到免罰的合格線也可以接受,我給娃規(guī)定的標準是一二年級99,三四年級98,五六年級97,目前平均成績是達標的。

不管分數多少,我們都會做口頭的試卷分析,看看扣分點,找找原因,是基礎不牢、見識短淺、粗心大意、書寫潦草、卷面雜亂、老師誤判、或是其他別的原因,再對癥治療。

至于班級排名這種相對指標,目前...
6歲
14歲
想法
我不大看中成績耶,但是我也反對孩子爸爸對孩子說成績不重要。這話絕對不能說,不然孩子對自己沒要求的。我家上學以來一直都有90分以上的,不管九十幾,我都覺得不錯了。因為我沒怎么管過他課內,他都是靠自己的。要求是不是比較低,我兒子對成績也沒什么概念的。有一回他說有個同學考了七十幾,我說考太差了吧,他說很好啊,零分才是差呢!
想法
考試的目的就是查漏補缺。最要緊的就是查出漏缺來,然后亡羊補牢,保證真正的關鍵時刻不掉鏈子了。

考試成績只是考試這件事呈現出來的表象。我會關注本質,而不是過分糾結于這個表象或因表象佳而歡喜雀躍。

不記得在哪里看過了,正確率是百分之七八十的試卷是最適合自己的。低了或高了都不適合。
15歲
想法
考試是一階段對孩子學習過程、知識掌握程度、學習態(tài)度端正的重要標準,說是考試成績不好的話,不能動怒不能動武,但是眼看著大幅的我下滑還是很難做到淡定的。還是要從長計議,從細節(jié)、易錯點找起,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才是最關鍵的,畢竟不能家長做她一輩子的拐杖!
12歲
想法
我家的還小,幼兒園時期。

不過我時常對孩子說,你可以學不會,但不能不努力學,學習態(tài)度一定要好,今天學不會咱們明天學,媽媽陪你一起學。
14歲
想法
家長對待考試是什么態(tài)度?覺得重要還是不重要?如果口頭說不重要,心里還是覺得重要,時刻檢查孩子成績,經常拿來跟人比較,成績變化時對孩子學習態(tài)度變化,甚至包括考前拼命復習,都是在用行動告訴孩子:考試很重要…

孩子上一年級,我的態(tài)度是:只關注錯題,不關注成績,考前只按老師規(guī)定的復習,考完如果只是簡單疏忽的錯誤,也只按老師要求的訂正。至于成績和分數,還沒有到需要升學的時候,我沒有提任何要求,考得不好一聲不吭。考得好輕描淡寫夸獎。以至于現在孩子拿了滿分回家都懶得跟我說有過考試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