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娃快六歲,我們也是五歲開始識字閱讀的。
先大致介紹一下家里娃中英文識字和閱讀情況:
目前,英語閱讀,分級為主,繪本橋梁書為輔,目前海尼曼差不多讀完了,牛津樹讀到7,raz讀到H。
中文四五快讀讀完,讀了我會自己讀,(第8級因為拼音太小,只讀了2本),另外讀了中文繪本若干等。
然而這大半年的時間都砸在中英文閱讀上了,數(shù)學只能插空做點計算,思維更加沒時間搞了。
我也常想,如果倒帶到一年前,我會怎么做?
如果可以重來,我更愿意帶我家孩子英語早點進入自我閱讀,而中文識字放到大班下學期,不是說中文不重要,正是因為太重要,所以應(yīng)該先老母親人肉閱讀,提高認知,識字可以稍微靠后。
為什么說英語我依然會早點帶她進入自主閱讀呢?因為:
一、老母親本身英語渣,無法和娃日常對話,另外發(fā)音也差,(之前給娃讀繪本,然后讓她再聽音頻,娃一個勁地感慨:音頻比媽媽讀得好多了……)所以呢,帶她讀還不如讓娃自己讀,娃聽的音頻足夠多,她的英語閱讀比我流暢多了,而帶娃學會自己讀,她也是聽力和閱讀相結(jié)合了,也進一步促進她的口語。
二、英語是“表音文字”,只要聽力輸入到一定階段后,學會26個字母和字母音以及一些簡單的組合字母音,英語認字手到擒來,另外認英文字也比認漢字友好多了,認字友好的時候,娃也更有成就感。因為這個,我家娃還得出了個結(jié)論:如果你讀書厲害的話,別人不敢欺負你
三、認字怎么安排,其實最關(guān)鍵在于娃的后續(xù)閱讀,娃記憶力好,但他們那個金魚記憶,忘得也快!娃自主閱讀認字后,只有后續(xù)閱讀跟上才有用,否則認識的也忘光光。
四、英文分級足夠科學,娃走上自主閱讀后,我們只要持續(xù)提供分級繪本,娃的進階就會比較無痛,英文的聽力和識字量自然慢慢上升。
五、學齡前的娃最適合讀繪本,而英語繪本比中文繪本豐富多了,后續(xù)娃的興趣也大?,F(xiàn)在國內(nèi)很多好的中文繪本也是國外繪本翻譯而來,讀翻譯過來的繪本變了味,既然這樣,還不如讓娃讀原版。
六、娃走上自主閱讀后,方便娃自雞,特別方便寒暑假老母親上班的時候自雞,我們今年暑假在老母親上班的時候自己讀raz,從AA-F,晚上下班只用帶著讀讀生詞,學習效率高。當然,這點也得看娃的興趣。
中文認字如果可以重來的話,我更愿意推遲到大班下學期。為什么?
1、不是說中文閱讀沒有英語重要,而正是中文太重要了,所以應(yīng)該換老母親人肉讀,那樣娃能學到的東西更多,認知也能提高得更多。
2、中文認字非常費時間,娃越大的話認字越快,浪費的時間越短,省時省力。中文識字適合讓娃集中一段時間,大火猛攻。我家現(xiàn)在呢,自己讀書,導(dǎo)致家里囤的很多書都沒讀完,當然,即便識字放到大班下學期,說不定得寸進尺的老母親還囤了更多的書……
3、中文認字后娃也得持續(xù)性閱讀,認字后一旦停下閱讀,前功盡棄,字也就忘了。我們暑假因為英語讀得更多,中文就讀了我會自己讀和魔法拼音國,但娃自己讀就是蝸牛,慢,另外因為中文閱讀量少,有的字給忘了忘了忘了!?如果可以重來,我要放到大班下學期認字,認完字直接銜接小學,完美。
4、認字后,復(fù)述和背誦能力下降,一是認字閱讀也是會分散娃的一部分注意力的,二是認字后看圖不是全心全意了,復(fù)述故事不像以前看著圖就行了,現(xiàn)在復(fù)述故事說著說著就想去看著字讀,記得娃再認字期間跟老母親講過,她只能記住老母親的話和圖(娃原話)
5、上小學后,一般都不是娃認字拉后腿,主要是看圖說話,組詞造句,以及閱讀理解、寫作等等,學齡前這個時間更應(yīng)該教會孩子好好讀圖,提高娃的理解能力,以后腦子里有畫面的娃,輸出以及寫作都會更好。
6、中文分級繪本太少,閱讀時即使不認識的字不多,但娃也不喜歡寵幸中文繪本,前不久,我給她買了一些中文的樂樂趣3D立體劇場的一些書,娃埋怨我為什么不給她買英文版的,說那樣她就可以自己讀了。
7、好的中文繪本都是國外繪本翻譯而來,娃拿著那些翻譯過來的名字最頭疼,很多都不認識!再加上看這些翻譯過來的繪本都變了味了,看中文翻譯版真的不如直接看原版英語繪本,原汁原味。
就想到這么些,歡迎大家補充!
另外每家的娃都不一樣,我這僅是一家之言,也是事后諸葛,大家看娃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