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章經(jīng)典“神奇樹屋”怎么讀
你家是用“神奇樹屋”入門初章的嗎?
我來說說
寫日志
10歲
想法
樹屋是今年春節(jié)前四歲半時讀完的,聽了54本,第55本沒找到音頻,讀了20本左右,前面后面的各讀了若干本。體會是如果要讀書屋一定要早,不然其他書的套路都比書屋有趣,娃就不喜歡了。另外讀完樹屋后,對于各類主題都有涉獵,非常有助于non-fiction的學習。

對低齡娃來說,樹屋一定是最好的選擇,語速慢,語句重復,套路重復,場景豐富,人設相近,正是小朋友們初學英語所需要的。推薦6歲以下娃的首選。

6歲以上的可能就不見的喜歡全部過完55本了。

這套書還有一個好處是:量大且拾級而...
23 34 21
14歲
想法
想起我娃進入初章很戲劇。
看著身邊很多牛娃們紛紛抱起樹屋來讀,我娃還始終美美的沉浸在橋梁中。
秋天的一個周末,我開車帶著娃去送我外甥回學校,來回車程要一個多小時,我們打開了收音機,但那個時段實在沒有什么適合娃的節(jié)目,不是賣藥的就是賣車的,所以我讓娃從喜瑪拉雅app上隨便找些資源聽,結果無意中就找到了 Junie B. Jones,音頻中是個小女孩兒在繪聲繪色的播講,我娃一下被吸引住了,我還不以為然懷疑她能聽懂10%就不錯,沒想到她突然跟著音頻大笑起來,起承轉合完全沉浸其中?;?..
21 32 9
11歲
想法
初章標志《神奇樹屋》的打開方式 樹屋作為初章的標志,是很多橋梁娃的目標。但群里已經(jīng)有不少孩子說不喜歡。其實是打開方式不對。
我家當初怎么推成功的?開始娃畏難不肯聽英文版。我先在喜馬拉雅給他聽了兩本書的中文音頻,娃特別喜歡,要求聽接下來的,我說接下來得要買,太貴,但是媽媽有免費的英文全套音頻,你要不要聽。聽了幾頁還是不肯聽。
于是我找來Daniel老師的全英文樹屋精講第一本Dinosaurs before dark。Daniel老師講的特別有趣,孩子邊看邊笑,看完一集精講,我跟他說沒有了(其實還有,哈哈??)...
24 27 3
11歲
想法
這套書確實是我們進入的第一套初章書,大概5歲2個月的時候進入的,不過我們沒讀,太長費眼睛,而且我為了省錢根本沒想過買,我們用聽的,只有這套書是來回聽了好多遍,從第一本聽到最后一本,記不清了,大概50+多本,來回聽,因為聽過太多遍,搞到最后我用倍速節(jié)約時間,這套書花了兩個月反復聽完,從此就開啟了裸聽的進程,奇怪的是,娃從此后的書只聽一次。

這套書聽完后我覺得她口語提高很多,章節(jié)書里有大量的對話,這個是讀raz代替不了的,至此,我們學英語的模式就變成了一邊讀raz一邊聽章節(jié)書相...
22 19 10
不是,我家妞的第一套初章書是Cam Jansen,然后才接觸到樹屋,然而她對男女主的人設煩到不行,書只勉強看了三本,音頻聽了一遍,就堅決和樹屋說88了。
我倒是抱著不能浪費的心理堅持看完了54本,雖然我對此書的看法和妞一樣。
8 4 16
11歲
想法
算是吧,一開始開始聽音頻就用的樹屋,這次認字也是用樹屋開啟。原因是因為這套書用詞簡單,情節(jié)也不難,不用花太多心思,順便解決娃漏字添字改字的問題,另外個別詞細化定義。

我娃讀書老是低著頭,咱總批評他,人嫌煩了,直接用了這招!( ′?ω?)?(._.`)簡單直白啊……
8 1 9
17歲
想法
不是我家是大童入章,實在是不喜歡樹屋的橋段,所以入章用的是JBJ,淘氣包亨利和stink。前段時間我還跟他說如果級別提不上去就只能把樹屋再拿出來讀了。某娃一副英勇就義的樣子,看來是真的不喜歡,不過想想也是,我們三歲的中文閱讀是神奇校車,穿越的橋段比樹屋要強多了。
7 4 4
17歲
想法
不是第一套。
這套原計劃作為第一套初章,娃看了一本后,2019年1月20日開始看了一兩本,對當時娃只有橋梁書水平,沒有繼續(xù)。
我們先看了《Nate the Great》、《Boxcar Children》、《A to Z Mysteries》《My Weird School》等。
2019年6 月1日,瘋校三季全部看完后開始看《Magic Tree House》。
12歲
想法
是的,娃開始并不感興趣。主要音頻說實話不夠吸引人。后面每天聽也就半推半就接受了,聽到后面關于海豚啊,劍齒虎之類的她特別喜歡,就拿書出來看。然后就正式上樹了,也渴望有個magic tree house,還渴望去夏威夷……omg
7 4 2
13歲
想法
我們一開始看了四本樹屋后怎么也不肯看了,聽也不愿意,于是我們嚴格意義上的初章看的是大偵探內特,看了一遍后又聽了一遍,后來還又看過幾遍,從此就迷上了偵探系列,接著看了a to z和can Jansen 系列,再聽樹屋的梅林系列就喜歡上了,聽了一遍又看了一遍,總算沒浪費
9歲
想法
我家孩子讀的初章不是the magic tree house,最早讀的初章是一些典范英語的七八級,還有Nate the great 。不過娃最早讀the magic tree house的是第17本,因為娃當時讀過蘭登四的以及典范八的Titanic。
10 2 1
10歲
15歲
想法
我家的第一套初章書是瘋狂學校,孩子看得嘎嘎笑。樹屋我們之前看過中文版,感覺套路差不多,后來推英文她怎么也不愿意看了。同期給她裸聽牛津樹9-12,她更喜歡里面的故事。感覺樹屋開始要趁早,6歲左右,那時候就不會覺得很幼稚,作為泛讀即可。
11歲
想法
幼升小暑假讀了第一第二套,一開始感覺一般,看到第二套Merlin開始覺得精彩了,現(xiàn)在準備接fact,娃說比其他nonfiction寫的要funny
14歲
想法
我們的初章第一套應該算是Nate the great.17年3月就購入了樹屋前28本,那時孩子快六歲,各種分級基本都讀到了三級,star測試做出來也差不多3.0以上的水平。不過可能篇幅太長 孩子每次翻一翻樹屋就放下了。今年疫情影響,一直在家里,才每天一本一鼓作氣讀完了。這幾天在看配套的樹屋百科,我看看ar值基本上都5以上了,竟然也沒問題,相對于故事孩子更喜歡non-fiction的百科。
15歲
想法
我家真是不是用神奇書屋進入初章。
當初對比《牛津樹》,孩子覺得都是穿越賴穿越去,不太喜歡。
拒絕聽,也拒絕讀。所以壓根兒沒花錢買書。
直接讀a to z mystery還有boxcar children直接切入初章。
12歲
12歲
想法
是的,我家入初章書就是神奇樹屋這套。之前混小花生,看很多帖子都是以這套為里程碑。當時看的時候,我還買了對應的中文看。先看英文,然后再看中文,加深理解,但只看了一兩本中文的就不愿意看了,估計英文更原汁原味。
16歲
想法
我們不是神奇樹屋進入初章的。在這套書之前,我們都是習慣于聽讀,但這套書的音頻真的很一般,是作者老太太本人來讀的,娃興趣不大,聽了兩本就不想看了,于是我換了瘋狂學校,果然對了胃口!入迷的不得了,算是正式進入初章的大門,后來我們又把樹屋這套默讀完了,反響一般般。
12歲
想法
書屋毋庸置疑是初章的敲門磚,Bobby八歲末讀的。這套書早早就買回來了,疫情期間給他看,一翻覺得字太多太難了就放下了。無意中看了網(wǎng)上一個老外的講解課,第一本恐龍的,頓時愛上了,要看書。但老母怕他讀不懂,一天兩章親子閱讀,后來覺得媽媽講的慢,開始就撇開我自己聽讀了?,F(xiàn)已進中章,fiction得書老母只管買買買。
16歲
17歲
想法
仔細想想,如果說經(jīng)典意義上的初章的話,應該就是神器樹屋。
其他的書只能算分級或橋梁,比如說藍燈四。比如說典范,都屬于分級。
我們平行應該還讀了學樂大數(shù)系列的橋梁。
其實認真的看指數(shù)分析,學樂大數(shù)的橋梁系列,蘭斯a2很多都比神奇書屋要高。
神奇樹屋之所以經(jīng)典,是因為本數(shù)夠多,在內容簡單的基礎上又有情節(jié)吧!
6歲
16歲
想法
我家孩子正好在讀樹屋。讀過瘋校后讀樹屋,她沒有壓力。每天主動讀,午休時自己看,很入迷的那種。1個多小時能讀完一本吧。比我預期的快。
我原計劃是先聽后看,沒料到她說自己看更隨意。她很享受這套書。
但是一個小問題,在花生網(wǎng)買的這套書油墨味很大,我翻了翻無法忍受。我在陽臺晾了三天才嚷孩子開始看。希望花生網(wǎng)把好質量關。讓花友們放心購買。
孩子在機構上Wonders G2。看樹屋前半部分沒壓力,很享受書中的一次次探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