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童發(fā)力英語怎么做
怎么讀?
我來說說
寫日志
13歲
想法
我家屬于大童啟蒙,大班畢業(yè)的暑假,6歲半多才開始認讀,在那之前就是幼兒園一周兩節(jié)外教課加上機構蹦跳班一周兩次課。我們是跟著外教從raz c級開始的,當時娃認讀還有些困難,同時上在線的一對一。大概一兩個月后就能讀海尼曼(當時我只買了海尼曼的gk和g1和小豬佩奇)的EF級了,當時就把raz外教課停了,因為那邊進度太慢,我們改了繪本課。
上一年級后不久也很快能讀小豬佩奇了,好奇的喬治的很多繪本也大概能讀下來,那時滿7歲。后來一年級寒假就直接讀一些raz的f級和g級,當時沒有怎么注重...
23 63 30
13歲
想法
讀,就是多聽后爭取耳熟能詳。

老媽媽的口音遠不能勝任了,現(xiàn)在喜馬拉雅是最好的單放,不見不散不方便選音頻。

不建議一句一句聽讀50/60頁以上的書,多聽幾遍,提前把單詞教下然后就聽他讀整本好了。遇到不會我給提示下讀法含義就好。一本讀兩天也就差不多了,一周后再復盤
8 7 3
15歲
想法
讀,
不要再讀口水書,時間太緊
大童,基本已經知道喜好,家長適當補充調整他的書的種類,給一點指導。
大童,只要每天固定時間來讀就好,默讀,出聲讀,都必須需要。

定期精讀,分好精讀泛讀資料,穿插進行。
11歲
想法
大童的讀的前提我覺得和小童相同,首先是多聽,聽的基礎上再讀,力求發(fā)音準確。讀的話可以用分級開始拾級而上,幾套讀,我覺得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水平。
也可以一套做精讀,用raz也好,新概念也好,教材自由選擇,其他泛讀
14歲
想法
我們現(xiàn)在經過了初章,到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中章,可選的范圍大了很多,主要在讀的除了一些non-fiction以外,還有很多紐獎或者其他獲獎作品。這些獲獎作品,大多來自大家,語言駕馭能力強,而且又能夠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探討一些更深刻的內容,讓孩子在讀英語的同時,也能夠理解文學性和人性的善惡。
15歲
想法
大童的讀,也和聽一樣,對不同程度的孩子,用不同方法。詳情可以去看針對聽的方案。
讀的內容要注意涉獵廣泛。
fiction類
女孩子可以多看女主人公的書,男孩子多看男主人公的書。因為一般看故事類書,讀者喜歡,或者會不自覺自我代入,同性別主人公代入感強,更激發(fā)興趣。
在non fiction類別書里,歷史,地理,人物,物理,化學,生物,等等各類書都要看一看。
10歲
14歲
想法
英語講究口到,我家老大五天假期英語老師的要求就是每天把學習過的五個模塊讀一讀。我的計劃是把家里的英語閱讀書加上。比如牛津閱讀樹,親近母語的英文誦讀等。培養(yǎng)語感一定要敢開口,不怕發(fā)音有問題,敢說就行。
如果要練習口語,多聽英文電影,每字幕的那種。每天聽一點,反復來,也有效果。大童的學習路線,也有指導書,例如常爸或者蓋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guī)劃師2:懶人解決方案
9歲
想法
大童發(fā)力怎么讀:這里所謂的大童 也就是小學低年級階段吧,現(xiàn)在的小學再次,三年級也有英語了。

比起我當初初中才接觸學習英語,那還是好很多。雖然我那時候接觸晚,但并不影響我對英語的喜愛。

因此,此階段的大童英語不可能是零基礎。但勝在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強于小童,讀這一塊沒什么說的,和中文一樣 大量的泛讀少不了,適當的精讀也不能少。同時不要忘記在閱讀中積累詞匯。
15歲
想法
大童的讀,也和聽一樣,對不同程度的孩子,用不同方法。詳情可以去看針對聽的方案。
讀的內容要注意涉獵廣泛。
fiction類
女孩子可以多看女主人公的書,男孩子多看男主人公的書。因為一般看故事類書,讀者喜歡,或者會不自覺自我代入,同性別主人公代入感強,更激發(fā)興趣。
在non fiction類別書里,歷史,地理,人物,物理,化學,生物,等等各類書都要看一看。大童如果中文閱讀量大,通過知識遷移,即使有一些新單詞,也能看懂主要內容。
14歲
想法
我們是一邊刷分級累積詞匯,一邊讀相應的初中章書籍,不過閱讀目前都是小說類,主要還是讓孩子習慣英語,通過閱讀自然學得一些詞匯和句子。
聽力也要保持,也可以休息眼睛,還有些難度大一點的書可以一邊閱讀一邊聽音頻。
10歲
想法
如果是小孩子的話,那只要讀就好了,不需要追求反應準確,但孩子的話不是怎么讀的問題,而是怎么糾正的問題。各種發(fā)音問題都需要糾正,就會讀得更崩潰一點。我們現(xiàn)在學校內讀的比較糊弄老師之前查是否背下來,不太糾結讀音。但是課外機構非常糾結讀音,每周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去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