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一共三個問題,第一看書是否必須寫讀書筆記,第二老師要求的摘抄有沒有用,第三摘抄該怎么做?
咱們來一個個的回答。首先得確認,看書并不是一定得寫讀書筆記的,但是針對于孩子,建議最好還是寫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并不是摘抄原文,讀書筆記的用途是讓孩子對某一個觀點或某一個片段做自己的深入思考。這些深入思考的東西才是最有價值的。但我們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書都需要寫讀書筆記,有的書是屬于泛讀范疇,只需要了解就可以了,這時候如果想寫讀書筆記,留下一星半角的記憶,那么只需要寫自己的大致感想。而對于精讀的書籍寫的可以詳細一點。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讀書筆記和書評是兩碼事,這兩者的指向性是完全不同的。不過在學生階段很少有涉及到書評的,可以暫時不管。
關(guān)于讀書筆記技巧格式這一塊,可以推薦一下古典的SS讀書法和趙周老師的拆書法。
也可以拓展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渠道,很多城市都有趙周的拆書幫,可以線下體會讀書交流的樂趣。
接著看一下第2個問題,老師要求的摘抄有沒有用?首先要確認摘抄是有用的。對于的學生階段孩子來說,摘抄是幫助我們積累字詞、積累優(yōu)美的文字語言。如果咱們說的夸張一點,可以說很多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文字基礎(chǔ),就是在學生階段積累出來的。因為大學畢業(yè)之后,已經(jīng)很少有人再去積累相關(guān)的文字底蘊了。
那么老師要這個摘抄有沒有用呢?也是有用的,題主問題可能是在于:老師沒有制定相關(guān)的摘抄規(guī)則,所以自己迷茫了。
其實這反而是好事,這意味著咱們發(fā)揮的空間更大。
接著進入第3個問題,咱們做摘抄的時候,可以只摘抄字詞,也可以摘抄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段落,或者摘抄讓自己有觸動的中心思想。請記住在學生階段還有大量的試錯機會,試錯成本也是非常低的,所以不用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