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本《爺爺?shù)拇蚧鹣弧废嘈艜俅螁酒鹞覀兏改傅暮芏嘤洃?。因為在我們小的時候可能還是有些人見過這樣的東西。對于我們的孩子,他們雖然沒見過,但是就著故事中的爺爺和打火匣,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聊聊我們自己的爺爺,以及我們小時候的生活。
這是作者徐魯先生對自己爺爺?shù)囊黄o念文章,除了小狐貍的情感部分描述,關于爺爺?shù)牟糠謶摱际钦鎸嵉慕洑v。在這本書的后面,作者也寫到他的爺爺不僅是一位老游擊隊員,也是一位一輩子沒有離開過故鄉(xiāng)那片山林的老護林員。雖然我們老家沒有這樣大片的樹林和護林員,但是同樣農村出生和長大的我,真的能夠理解故事中爺爺對于大青山的那種感情。
不論從事任何職業(yè),只要是喜歡的,就永遠不會覺得厭煩,也不會舍得在自己還能動的時候放手不管。更何況人對于自己從小生長的土地是有非常深厚的情感的,這種情感對那些一輩子沒有離開過故土的人更是難以割舍。
這本書不僅僅是作者對于爺爺?shù)膽涯?,同時里面穿插的小狐貍,以及爺爺和小狐貍共同生活與守護的大青山,也是對這種人、動物和大自然和諧共存的這種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懷念。從人與自然的共生性來看,回歸土地也是人類最終的歸宿。所以爺爺去世以后,長眠于大青山也真的是一種幸福,爺爺?shù)娜松矊崿F(xiàn)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每次讀到爺爺被抬上了大青山,埋在了他的那座小木屋旁邊時,我都會哽咽。兜兜在旁邊看到我,他問我為什么停下來?為什么會流淚?我告訴他自己被故事感動了。我想,自己的流淚不僅僅是因為爺爺?shù)碾x世,更多的是被爺爺對大青山的那種情感而感動,也為爺爺能夠永遠長眠于大青山而感到欣慰。
大雪封山,爺爺就在山上呆一個冬天。下面這幅畫是奶奶和作者一起在入冬前給爺爺送棉衣和過冬的糧食。
寫到這里的時候,我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因為我們的家鄉(xiāng)地下儲藏著大量煤炭資源,隨著這些資源被發(fā)現(xiàn)和挖掘,我的爺爺奶奶在八十多歲的高齡隨全體村名一起被趕出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莊。雖然新買的房子比他們原來居住的舊房子好了幾十倍,但在爺爺奶奶的心中,還是覺得自己住了六七十年的房子更好住。住到新房子以后的爺爺最初幾個月經常以淚洗面,多次要求回原來的院子看看。離開了故土和鄉(xiāng)親們的爺爺,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每天到山上轉悠,在村里到處溜達,也沒有機會跟相熟的鄉(xiāng)親們見面,整天坐在家里打瞌睡,身體狀況急劇下降。而且,將來是否還能有機會安寧地回歸故土都不一定。有時候想想,現(xiàn)代社會文明進步,人類的命運究竟要走向哪里,充滿了未知。
下山后的爺爺,每天還是望著大青山。
藝術的魅力就在于,當現(xiàn)實中的一切都不復存在的時候,我們仍然能夠在精神的世界中向一切美好的人物和過往致敬!
最后一個畫面,是作者對爺爺?shù)乃寄?。在大青山的背景下用明亮的綠光像投影出一個爺爺在山上那個小木屋的內景,象征著這個小屋永遠存在作者心中吧[愛心]
前環(huán)襯和后環(huán)襯用了同樣的圖案,但是底色從綠色變成了灰色。就像爺爺?shù)纳鼜纳綔?,從生前行走在大青山上,到長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