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一直崇尚消費主義,不知節(jié)制、超前消費比比皆是。
誠然,消費能刺激了社會生產(chǎn),催生更多商品,但另一方面,也制造了更多垃圾。
當我們環(huán)顧四周,閑置的衣服、過期的食物、買了又不看的書籍、一年用不到幾次的電子產(chǎn)品幾乎占據(jù)了家里大部分空間。
??應該說,我們的物品以“擁有”為主,而不是以“使用”為主,浪費現(xiàn)象無處不在。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想分享湯圓家的思考:消費主義依舊盛行的當下,我們一個普通家庭如何從“買買買”的源頭開始改變,實現(xiàn)“零浪費生活”的巧妙做法。
改變“忘了買過”的浪費性消費
忘記家里已經(jīng)擁有某樣日用品,去超市的時候順手買回同樣的東西,這樣既浪費錢,又浪費了家里的收納空間。
??破解方法:
?固定日用品收納位置,限制囤貨容量。
?建立家里日用品的庫存清單,定期盤點,掌握物品使用消耗周期,根據(jù)實際制定采購清單。比如購買食材的時候,要謹記自己家庭的消耗能力,控制購買數(shù)量。
改變“完全不需要”的浪費性消費
我們特別容易被鼓動型的直播、低價促銷等誘惑,下單的時候完全沒有分辨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需要”。所以買回家之后,這類東西可能只是一開始用了一下,慢慢地就變成閑置品。
??破解方法:
?不看直播,不為了薅羊毛而購物,不向“勉強湊合”妥協(xié)。
?日常注意記錄采購清單,帶著目的性地購物。消費時要堅持精選原則,在找到自己真正需要、能重復使用的物品之前,不要降低自己的標準去購買不喜愛之物。
?盡量購買小分量裝的調(diào)味料、護膚品等,哪怕大包裝活動價更劃算,這樣就不會因為消耗慢而變質(zhì),徒增浪費。
改變“忘記帶”的浪費性消費
像口罩、打火機、紙巾、購物袋、飲用水、雨傘等物品,都比較容易出現(xiàn)忘記帶,而不得不在外面購買的情況。
??破解方法:
?在玄關處做好“容易忘記帶”的物品收納,并建立清單提醒,這樣出門就不會忘記帶東西,而且一回家就能把口袋里的物品拿出并順利歸位,不會因為亂丟而找不到。
?在包包里增加分格內(nèi)膽包,打開包包一目了然,減少因為找不到物品而不得已重新購買的情況。
??????????????????????????
??寫在最后:
我一直樂此不疲地堅持“0浪費生活”,不僅僅是省錢,更是對我所擁有的物品的珍惜與熱愛。
希望今天這篇文章,可以提供些許價值,幫助大家在點滴生活中慢慢減少浪費,享受“物盡其用”的原始快樂~
更多精彩內(nèi)容,可關注“湯圓家+”微信公眾號~~咨詢事宜可聯(lián)系vx:tangy1612(備注“小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