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b站上看了紀錄片《中國少年故事》和《小小少年》,頗受啟發(fā)。前者是年輕的導演,雖然拍的有點粗糙,但視角不錯——從全國各地選出一些較為優(yōu)秀的孩子,和他們以及他們的父母對話。有趣的是,北京、上海、四川這幾個不同地區(qū)呈現(xiàn)出了完全不同的育兒風格和思路,值得玩味。也許這部紀錄片是被某個少兒編程品牌贊助了,片中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學習并喜歡編程,這讓我頗為吃驚。后者則是實至名歸的獲獎紀錄片,選擇的六組天才少年也真是在各自領域走到極致了——求學期間也算見過不少學神了,我深知天才的成功是只能驚嘆、無從效仿的。其中第二集講述了人大附中機器人團隊的參賽故事,很燃,也讓我第一次意識到機器人的底層是機械+編程,而在之前我對這二者概念是模糊的。
對于編程這件事我一直是比較淡定的,至少截止目前尚未被忽悠到掏出荷包。雖然我和隊友是理化組合,大學時按照南七技校打磨數(shù)理功底的教學要求,也都接觸過C語言和匯編;隊友至今還在嘗試自編程序輔助投資(效果就不提了)。編程的底層無非是數(shù)學邏輯,對孩子的認知來說,這個是個水到渠成的事,急不得。
至于機械,哦不,應該說是樂高,我就沒那么淡定了。墨墨是個從小喜歡看書畫畫和臭美的女孩子,家里堆積的樂高也不少,都被她拿來搭建簡單場景過家家了。我看著周圍同齡孩子都在上樂高,心中也時不時打個問號。忐忑期間也入手了兩套基礎樂高拼搭課包,又在幼兒園給她報了樂高版,無奈墨墨不怎么感興趣,我也沒琢磨出所以然。其實我的忐忑最主要還是源自未甄別出學樂高目標是什么,特別是樂高教學總是隱隱約約的和編程掛著鉤,別家娃都上路了,咱家墨墨不是落后于時代了?看了《小小少年》,我才后知后覺意識到其實基礎樂高啟蒙的是機械,也許到高階會引入編程升級到樂高機器人,但那還早得很?;蛘哒f,喜歡編程的人未必喜歡機械,反之亦然。如此想來,老母親心中反而坦然了??粗畛龅钠矫媸綐犯撸掖蟾拍懿鲁鏊牧Ⅲw構造能力還差著勁,于是一面計劃著把入手的課包選精華上完,一面入手了兩套很便宜的機械啟蒙套裝。是的,既然咱墨墨不喜歡機械,樂高班自是不必了,建立點基礎概念就可以了。
以上是大思路,扯遠了?;氐缴賰壕幊躺?,自從最近看到小花生還是某處提及scratch少兒編程。對scratch是早有耳聞的,墨墨的表哥在美國學校里就是用這個。但剛剛得知它適用4歲+,又是MIT出品,老母親便動了心思。今天趁著休假簡單調研了一下。
小花生上的攻略是MIT官網(wǎng),但目前已無法登上。Apple store可以找到scratchJr app,免費,但沒有教程,界面也只有一只小貓咪,不清楚是否功能太過簡單。
百度直接搜索scratch,可以找到貌似是scratch官方中文網(wǎng)站(https://www.scratch-edu.com/),具備基本功能,有相應app版本。嘗試了一下做小貓?zhí)?,效果不錯,上手應該不難,但似乎還不夠零基礎。第一個項目變需要孩子至少有基本的順序邏輯,且要識字,漢字!這對于目不識丁的墨墨來說可以直接拉黑了。
再查小花生,尋跡找到了少兒編程網(wǎng)(http://www.kidscode.cn/)。這是個寶藏網(wǎng)站,其中4-6歲版塊建議讓孩子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建立邏輯順序的認知。不僅理念很是靠譜了,還給了兩個課程鏈接,試用了一下,這個才真的是從計算機操作開始的零基礎,英文界面,語言簡單,相信墨墨可以hold住。
咔咔兩下,裝入收藏夾,少兒編程,可以排上日程了!(咳咳,waiting list有點長,先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