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書|《誰的牙齒》,你要做的是教會孩子辨別善惡的能力,而不是幫他規(guī)避一切危險

2016-5-20 19:40 轉載 · 圖片3

在看《誰的牙齒》這本書之前,我每天還在給孩子讀《小螞蟻運蟲蟲》的故事,它講的是一個胖胖蟲從樹上摔下來了,一只小螞蟻想要把它運到洞里去,可惜力氣不夠,最后召集了好多小伙伴一起幫忙,最終完成。故事原本講的是一個“團結力量大”的主題。可是我是一個膽小的媽媽,我對寶爸說:我每次讀這個故事的時候都會害怕如果寶寶長大了問我,螞蟻為什么要把蟲蟲搬到動力去?難道我要告訴她,是因為螞蟻要把蟲蟲吃掉嗎?我每次想起來都覺得很可怕。 

 

而當我看到《誰是牙齒》這本書的時候,可想而知,我驚出了一身冷汗。

因為書中的故事是這樣的: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紅狒狒撿到了一顆又尖又亮的牙齒,善良熱心的它決定尋找牙齒的主人。一路上它詢問了河馬、斑馬、狐獴、鵜鶘、犀牛、大象,“這是你的牙齒嗎?”,“不,它太小了?!薄安唬饬??!薄安唬罅?。”“不,它太細了?!眱?yōu)雅的長頸鹿夫人告訴它這是一顆食肉動物的牙齒。紅狒狒繼續(xù)尋找著,最后它遇到了鱷魚。當鱷魚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傷心的說:“我為他傷心了一整天,你能幫我把它放回嘴里嗎?”善良的狒狒回答:“當然可以”。就在紅狒狒往鱷魚嘴中放牙齒的瞬間,鱷魚張大嘴巴,一口就把狒狒給吞了! 


關于故事主題 

看完故事之后一直在想,作者為什么要這么赤裸裸的把現(xiàn)實和危險呈獻給單純的孩子們?接受這樣教育的孩子是否會變得不再友愛?孩子是否會害怕一個人去面對世界上的各種危險? 

但是后來,我徹底明白了,我自己錯的多么離譜! 

在這大千世界中,萬物和萬事都存在。作為父母的我們?nèi)绻皇且晃兜母嬖V孩子所有的美好,而刻意規(guī)避掉所有的危險和邪惡的話,那我們的孩子長大之后將無法生存。因為他們無法面對這個復雜的世界,更沒有能力分辨是非善惡從而好好保護自己。 

這個寓言故事,就像一個警鐘敲醒了我,讓我不再盲目的把孩子置身于象牙塔中。而是把孩子當成一個人,一個長大后要投入到他們時代浪潮中的人。她要懂得愛護別人更要能夠保護自己;她要學會思考分析更要善于明辨善惡;她要積極樂善好施更要明白適可而止;她要為疑問探索答案更要勇于承擔后果責任。 

 

這樣一本書,主題意義那么明顯,一開始,卻被我這樣膽小的媽媽給誤解了。但我相信,像我這么膽小的父母大有人在,希望我的感悟也能幫助大家走出誤區(qū)。其實在書中,作者對于結局是有暗示的,在紅狒狒尋找牙齒的過程中,他遇見了長頸鹿,他問這是不是長頸鹿的牙齒,長頸鹿當時就告訴了狒狒,那是食肉動物的牙齒,不是食草動物的。但即使紅狒狒知道了牙齒主人的特性(食肉),可他是真的善良還是沒有危機意識又或者是他根本就不知道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的區(qū)別呢?他竟然繼續(xù)尋找而沒有停止。


關于故事帶給我們的科普知識 

 

其實這本書值得我們思考的很多,但是如果你只看到《誰的牙齒》是通過紅狒狒尋找牙齒的主人而告訴大家要分辨真?zhèn)紊茞哼@一個主題的話,那就虧大了。因為在寓意之前,這本書還有一層更加表面的價值。那就是通過這本書孩子們可以了解一下非洲的動物們的牙齒都有什么特征,都是長什么樣子的。


這樣的動物牙齒講解圖,在書中的首尾頁均有展示。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來發(fā)現(xiàn)不同動物牙齒的不同特征,也可以簡單繪畫一下,順便鍛煉一下動手繪畫能力啊。 


關于故事帶給我們的語言表達 

如果你足夠細心的話,你是否會發(fā)現(xiàn)另一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在紅狒狒尋找牙齒主人的時候,他遇見過很多的動物,每次他問起別人牙齒是不是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回答體現(xiàn)了第二部分我說到的這本書帶給我們的科普知識(不同動物牙齒的特征)。而紅狒狒的回答和表現(xiàn)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他的每次回答和表現(xiàn)都是不一樣的。紅狒狒的回答和表現(xiàn)如下: 

“真遺憾”、 
“打擾了......”紅狒狒小聲地說、 
“真糟糕,我有弄錯了?!奔t狒狒皺起了眉頭、 
“唉,真不走運!”紅狒狒默默地離開了、 
“哎呦!”紅狒狒感到有些失望、 
“唉,是?。 奔t狒狒也嘆起了氣、 
“是嗎?”紅狒狒認真地對比了一番、 
“當然可以”紅狒狒歡快地答應了。 

同樣是尋找錯誤,可以紅狒狒的回答和表現(xiàn)卻都有所不同。這樣不單調(diào)的文字和語言,也可以提升孩子們的語言豐富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最后想說的話 

 

《誰的牙齒》這本書,我看出了作者的用心,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畫都很美。圖中慢慢的非洲元素,讓日漸遠離大自然的孩子也感受一下這樣遼闊的風景人文。故事主題以及書中各種價值,決定了這是我今年力推的一本童書。感謝它打破我的親子閱讀謎團。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保護自己的頭腦和能力的同時,并被世界溫暖相待。

文:林資言


回應7 舉報
贊12
收藏10
9年前
分辨善惡的牙齒
9年前
看這個故事內(nèi)容,我想到了今天剛看的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不知道為什么
9年前
看了詳細的介紹,感覺很棒~我們世界本來就是對立統(tǒng)一的。有善有惡,有好有壞,
9年前
這本圖畫書給年紀太小的看會有心理陰影吧??
9年前
每個小孩都該看看
9年前
其實每次我都很苦惱怎么跟孩子解釋外面的世界的險惡 這書不錯 可又糾結多大讓她接觸呢
9年前
有道理,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我想吃掉一個小孩>這樣的故事,哈哈。一只小鱷魚想吃小孩,但它太小了,被一個小孩撓撓以后扔回了河里,小鱷魚于是發(fā)奮吃香蕉想要變強去吃小孩……故事到這里就完了,最后小鱷魚吃到小孩了嗎,留給寶寶自己去思考吧。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花生小溪
小花生小溪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