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巴爾干半島之行進入第5天,我們來到克羅地亞的斯普利特古城,克羅地亞是個值得一去的國家,沿著海岸線一城一景,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味道。
斯普利特(Split),是克羅地亞歷史名城、克羅地亞第二大城市。
1979年,斯普利特老城中心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斯普利特同時也被認為是克羅地亞文化的一個中心,城市的文學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時代。
來到古城邊上,斷壁殘垣的羅馬建筑訴說著滄桑和歷史。
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在一個巨大的宮殿中度過了他衰落的年代,這個宮殿建在他的出生地—位于達馬提亞的阿斯帕索附近。
在過去的世紀中,宮殿原來的建筑已被更換,但是在拜占庭、威尼斯和奧匈帝國統(tǒng)治期間,該城的人們能夠使用這個宮殿,并且未對其造成什么損壞。因此,在羅馬城墻內(nèi)出現(xiàn)了一座和諧的城市。
我們漫步在舊城中,穿過小巷和低矮的拱廊,這個雕塑到底是誰始終不得知曉。
古城雖老,但是卻充滿了藝術(shù)氣息和人文氣息。
看守城門的cos士兵。
窗臺上的花花草草。
街上的色彩鮮艷的手作。
墻角的涂鴉,畫里應(yīng)該是羅馬時期的戴克里先宮的樣子。
櫥窗里的石頭房子。
每到這樣的古城我都會被這些小店和小玩意吸引。
當然還有這座城里的貓,一個城里有各種各樣的貓存在,說明這里的人比較寬容和友好,才會有這些懶惰又撒嬌的小生命存在。
這座粉紅色的建筑是戴克里先宮保存比較完整的建筑。
把自己涂成古銅色的街頭藝人,天氣很熱,干什么都不容易。
經(jīng)過一個露天的海鮮市場,新鮮的才打撈上來的銀色小魚。
海鷗站在市場的房頂,隨時等待有剩下的小魚來給它們解饞。
街上一家很大的小商品商店,兩小妞看看這個,摸摸這個。
可愛的大蝸牛。
兩個面值很大的鈔票,這是橡皮。
只要有貓的地方就有我,這是街上一家藝術(shù)品小店,很漂亮的老板娘熱情的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純手工制作的。價格也不便宜,但是確實很可愛啊!
這是商店里賣糖的,這種顏色鮮艷的橡皮糖,一大筐一大筐的擺在店里,好看,但是不敢吃。
一家咖啡店里的大眼貓,蹲在門口迎接客人。
走累了,我們就在城墻下的一片草地上坐一會。
一只三花大貓站在樹上,似乎對闖入它領(lǐng)地不太高興。
特別是有很多經(jīng)過的狗狗,不一會,它就已經(jīng)和狗打了三架了,打累了,就躲到一旁睡覺去了。
城墻邊的街上有很多手工藝人,販賣著自己畫的畫,他們畫船,畫城里的小巷,畫各種各樣的魚和海鷗。
一個小雨鞋當筆筒,很有創(chuàng)意。
小巷子通往碼頭,碼頭總會有很多鴿子,吃的胖胖的,也不愿飛走。
旅行就是這樣,走走逛逛看看。唯獨美食消受不起。
很多人不喜歡去國外旅行,覺得語言不通,飲食也不習慣,覺得也沒啥看的。
遇到這類的也不用爭辯和介紹什么,人總是固執(zhí)的。
不去看,當然不知道有什么不一樣,不走出去,又怎么會知道今天會遭遇什么。
旅行的幸福和精彩是被神奇的色彩打動的那一剎那;
是看著海鷗等魚吃的既有生活氣又很有線條感的小景; 是和陌生人連比劃帶蹦單詞的小緊張和激動;
甚至是找不到路的那種小驚嚇。
多年后回憶起來,還是會很有趣。
夜晚,幸福的是依然住在一個靠海的酒店。
夜晚的海,只有我們四個,吹著海風,扔著石頭。
看太陽慢慢沉入海底,看月亮慢慢露出臉龐。
只留下海上一片桔粉色的輕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