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什么激勵孩子這么困難?作為父母,我們經(jīng)常會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想法:”可能除非我們擰斷孩子的胳膊,否則他們才不會在意“。但事實卻是,你想去激勵孩子,但結果卻恰恰相反。你不能因為自己做了什么而讓孩子真正的去關心這件事。更糟糕的是,這種激進的方式往往會讓孩子十分糾結,如果你比孩子更加在意他的成績,那本身就是錯的。
如果你設身處地的從孩子的角度去想,并且想讓他關心你做了什么,那么你應該停下來并且問自己“孩子在這件事里的職責是什么?我的又是什么?”如果孩子的工作沒有做完,你作為父母應該教會他現(xiàn)實世界后果會如何,在現(xiàn)實世界中,如果你沒有完成你的工作,你不會得到任何報酬。告訴孩子他的選擇會導致怎樣的后果,但同時也不能認為這樣就能讓他像你一樣關心他的數(shù)學作業(yè)。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并不是激勵孩子的動力,你這樣指導孩子是出于父母的責任,你的角色應該是啟發(fā)和影響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感到自己應該為孩子生活中的一切負責,但你要知道這并不是關鍵所在,孩子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因為我們往往認為孩子的成功取決于我們,所以我們踏上了這條不屬于我們的道路,我們應該在某種程度上控制我們的孩子,所以我們義無反顧地開始干涉孩子的生活。我們認為應該激勵孩子去獲得一些實在的東西,但往往這反映了你個人的意愿。
我試著去激勵他,為什么沒有效果?
事實是,有一些孩子的確不如其他人那樣容易被激勵。一些孩子極其聰明,但是往往只得到D和F的成績單,有一些孩子盡管你和老師很努力,他們還是人坐在教室里心思卻神游別處。也許你的孩子會忘了他還有作業(yè),或者更糟,他根本不會去交作業(yè),也許你的孩子將步入青春期,然而他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毫無激情。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放棄,或者說根本不愿意去嘗試,盡管你盡了最大的努力,他還是停滯不前。
如果你的孩子是這種動力不足的類型,這會帶來很大的焦慮和無奈,甚至絕望,這也正是麻煩的開始。問題的關鍵是你對于孩子這種動力不足的狀態(tài)如何回應。當你開始擔心你的孩子,你會用自己的焦慮來激勵他,而忘了這根本是徒勞無功的。
試著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你的擔心會使你嘮叨,逼迫,誘導,過度控制你的孩子嗎?
你的挫折感會使你大喊,尖叫,乞求,絕望嗎?
你的無助會使你與配偶發(fā)生爭執(zhí),僅僅因為他們沒有按照你所想的那樣激勵孩子嗎?
你對孩子不理想的恐懼會使你逼迫他不斷改變自己變得更有動力嗎?
如果你符合以上任意一條,你可能已經(jīng)看到了孩子的反抗,叛逆,試圖擺脫你,更加地固執(zhí)己見。我要聲明一點,無論孩子在反抗你還是順從你,結果都是,他不會和從前一樣有動力了。你也許終于讓他做了順你心意的事,但是你距離激勵他的目標卻相去甚遠。
我的孩子只是沒有主動去做任何事。
如果你已經(jīng)排除了孩子患有學習障礙或行為障礙的可能,但是孩子仍然沒有參與家庭生活、不做家務、不做功課,某種程度上你只是沒有讓他走上正軌。你應該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如何去衡量一件事以及會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與此同時,不要干涉孩子,站住他身后去觀察你的孩子的自控能力究竟怎樣。如果他沒有準時起床,你可以觀察他睡覺的情況是怎樣的。如果有一個特定的功課他非常不喜歡,可以和他談一談。我并不是說我們要迎合每個人的意愿。但我們應該去發(fā)現(xiàn)孩子更擅長更喜歡的事情。也許你的孩子討厭洗碗、但是喜歡烹飪,因為他想成為一名大廚,你可以和孩子溝通,幫助他更好的規(guī)劃自己。不要干涉孩子,認真的觀察和了解孩子,同時,在基本的問題上保持他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怎么做才能啟發(fā)孩子的動力呢?下面將給出六條建議。
1. 不要讓你的焦慮逼迫他們前進,這樣只會導致他們叛逆和反抗,他們希望你能夠給他們一些私人空間。這樣做非但不會激勵他們,反而會讓他們更加的抵制你,這樣做他們會更多關注如何去應付你,而不是激勵自己。你的焦慮只會在你和孩子之間起到反作用。
2. 經(jīng)常啟發(fā)孩子,激勵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停止試圖激勵他們,轉而去啟發(fā)他們。要怎樣成為一個啟發(fā)者呢?自我反思你的行為是在啟發(fā)孩子,還是在控制他們,你要知道,試圖控制孩子,孩子會與你背道而馳。想一想那些在你生活中令你深受啟發(fā)的人,向他們學習,要記住,如果你不斷逼迫孩子,那他們的動力只有反抗你。
3. 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并承擔后果。讓你的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哪怕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也要讓他對隨之而來的后果負責。沒有做完功課的后果就是沒收電腦,讓他們自己彌補這個過錯,如果他們功課做完了,他可以在你的同意下獲得使用電腦的時間。這樣不需要告訴他該做什么,該怎樣做,他也會知道自己的責任所在。作為父母,你真正該做的是問自己“我在堅持什么?我的價值觀和原則是什么?”然后堅持下去。
4. 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是什么在激勵著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和拓展興趣我需要問什么樣的問題?
他的目標和野心在哪里?
用對待一個獨立的人的視角去看待你的孩子,然后觀察你的發(fā)現(xiàn)。和孩子談談上面的問題,并且聆聽孩子的反饋——去聆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即使你抱有異議,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見。
5. 選擇你要進哪一扇門:想象你面前有兩扇門,一號門是給那些希望自己孩子被鼓勵做一切正確的事情的家長:孩子起床、去學校、完成功課、做一個成功的人。二號門是給那些希望孩子自我激勵做出選擇的家長。他們希望能通過他們的興趣來影響和引導孩子,并不僅僅是做正確的事,而是想要做正確的事。
你想進入哪一扇門呢?如果是一號門,那達成目標的方法就是步步緊逼、懲罰、祈求、嘮叨、賄賂、獎勵和誘導。如果你的選擇是二號門,那么達成目標的方法就是和孩子溝通各種問題,不去問“作業(yè)做完了嗎”,而是“我注意到你昨天在做幾何作業(yè),而今天在做歷史作業(yè),這樣的安排有什么不同嗎?”做一個觀察者,不斷去拓展和發(fā)掘,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內在的動力和著手點。
6. 記住,孩子缺乏動力不是你的錯,所以不要針對自己。如果你這樣做了,你會為孩子造成更多的阻力。
想想這樣的場景,如果你離鏡子太近,你更看不清自己——僅僅看到的是模糊的影子。但如果你站的夠遠,你會看到十分清晰的自己。對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有時候我們只是因為離得太近了,才會深陷其中,沒辦法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但是如果你離得夠遠,你會看到孩子的獨立人格,以及是什么讓他成為這樣的人,這樣你就能夠幫助他們更加了解自己。當你退后并仔細觀察是,你會知道是什么使他們進步,使他們去追求一些東西。有一些事情是孩子無論如何都沒有動力去做、但是仍然需要做的,他也許會討厭他的功課,并試圖擺脫他,這就是你教會他承擔后果的時機。
我們的目標是在孩子不想做某些事的時候影響他們去做,并且要足夠了解他們,直到他們真正的期望是什么。作為家長,你想要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對他們而言很重要的,你想要幫助孩子定義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以及如何成為這樣的人。我們的職責就是幫助和引導孩子做這些事,而不是替孩子做這些事。我們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讓他們能夠認清他們是誰,他們的想法和他們真正的興趣所在。
來源:北美媽媽留學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