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和最好的爸爸》作者談理想父親:成為好爸爸可以先讓自己躺在地板上

2018
2014
2019-5-19 07:30 原創(chuàng) · 圖片6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這套書是孩子1-2歲和爸爸親子閱讀游戲的主線。本來五一期間是預(yù)約了參加國圖這場活動結(jié)果離京只好取消。這篇大贊!彌補了沒去現(xiàn)場的遺憾。雖然收藏了文章,還是轉(zhuǎn)到自己的日志里方便回看。

荷蘭作家談理想父親:成為好爸爸可以先讓自己躺在地板上

小花生小溪

2019-05-18

轉(zhuǎn)載 , 圖片6

文 / 何安安 王塞北

什么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如何成為最好的爸爸?“父母其實是我們很好的老師。當我剛剛成為父親的時候,我會認為我的育兒方式一定會跟我父母完全不一樣,但是很多年過去以后,我逐漸理解他們,覺得那個時候他們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卑⑻m德·丹姆說。

如何成為孩子心中最好的爸爸呢?說到理想父親,荷蘭著名兒童作家阿蘭德·丹姆可算是當仁不讓。

“就加我們一期玩兒嗎?”《小熊和最好的爸爸》插圖。

從成為父親的那一刻起,阿蘭德便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調(diào)研、采訪百人,并結(jié)合自己身為5個孩子父親的親身經(jīng)歷,寫出了包括《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甜甜圈和焰火》《1,2,3,4,5,6,7》《理想的父親》《父親指南》等百余部童書作品和養(yǎng)育書,被贊譽為“荷蘭最懂爸爸的爸爸”。其中《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是他最為中國讀者所熟悉的作品,也是國內(nèi)出版的最早的關(guān)于爸爸的圖畫書之一,自2007年出版以來,至今已經(jīng)銷售800余萬冊。

就在近日,阿蘭德·丹姆與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館長王志庚,兒童文學(xué)博士、兒童閱讀研究者王林,知名自媒體人綠茶等,共聚薈聚言幾又書店,探討什么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以及“如何成為最好的爸爸”,同時嘉賓們還對當下電子設(shè)備普及、為孩子選書、共讀等家長們關(guān)注的問題展開討論。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作者阿蘭德·丹姆。

撰文 | 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實習(xí)生 王塞北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全7冊)

作者:(荷蘭)阿蘭德·丹姆 編文

(荷蘭)亞歷克斯·沃爾夫 繪

譯者:漆仰平、愛桐

版本: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7年11月

想真正成為一名好爸爸,

就要放低姿態(tài)

對談會從一場“作為爸爸,你給自己打幾分”的互動游戲開始。如何做一個好爸爸呢?阿蘭德是5個孩子的父親,現(xiàn)在他們都已經(jīng)長大,阿蘭德也成為了一名祖父,“我的孫子或者外孫女經(jīng)常要求我給他們講故事。”在阿蘭德看來,父親是人生中一種全新的角色。

在和妻子組建家庭的時候,阿蘭德就在不斷思考自己成為一個父親會是什么樣子的。他所了解的父親習(xí)慣于直接告訴孩子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但阿蘭德并不認為這就是父親所應(yīng)該做的事情,對他來說,父親的角色就是要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的天賦,“我兒子小時候特別喜歡航海,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30多歲了,從北極一直到南非,遍布全世界航海,其實我很擔心他的安全,但是我不會在他面前表現(xiàn)出來?!?/p>

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阿蘭德發(fā)現(xiàn),如果想真正成為一名好爸爸,就要放低姿態(tài),站在和孩子一樣的高度,這樣才會贏得孩子的信任,他們才會樂意去和你溝通交流。不是命令式的不準這個不準那個,而是蹲下身去,站在孩子的高度,觀察這個世界,你才能真實了解他們的想法。

每個爸爸都想當100分的爸爸,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很難做到十全十美。阿蘭德與現(xiàn)場讀者分享自己的育兒經(jīng)驗:“當你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求助其他的人,你的朋友、你的鄰居或者你的父母等。父母其實也是我們很好的老師,當我剛剛成為父親的時候,我會認為我的育兒方式一定會跟我父母完全不一樣,但是很多年過去以后,我逐漸理解他們,覺得那個時候他們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p>

在電子產(chǎn)品進入到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時候,他們是否會侵蝕我們和孩子共有的玩耍和閱讀時光呢?阿蘭德·丹姆講述了一個例子:“我剛到北京在北海公園一家餐館吃飯,旁邊是父母帶著兩個孩子,父母在玩手機,孩子在桌子下尖叫,我想他們一定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媽媽就責怪爸爸說你為什么不管孩子。這個現(xiàn)象全世界都有,電子產(chǎn)品在生活當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它真的比你的孩子還重要嗎?當我跟自己孫女和孫子在一起的時候,我也會用電腦,我孫女會提問題,太陽離我們到底有多遠,我會說我不知道,我們一起查,拿著電腦一起找到答案,這個時候我們互相之間都是很開心的?!?/p>

“咱們跟斑馬住在一起好嗎?”《小熊和最好的爸爸》插圖。

讀的其實是家長演繹出來的書

王志庚的女兒今年9歲,作為爸爸,他認為可以給自己打8分(滿分10分)?!缎⌒芎妥詈玫陌职帧肥峭踔靖c女兒特別喜歡的一套親子書,從女兒3歲起,他們就不斷共讀小熊和熊爸爸的溫馨故事。在他看來,這本書里有作為一個父親的教育觀,閱讀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反思自我的過程,“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想自己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并不是所有的中國家庭里的爸爸都能夠在育兒方面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參與……有很多孩子不一定能夠每天晚上(都)見到自己的父親。”王志庚注意到,父親在家庭教育當中的參與其實是一個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即使他工作相對固定,也不經(jīng)常出差,也依然覺得育兒還是媽媽的事情會多一點。

從女兒3歲到9歲,王志庚和女兒一同閱讀了三四千本書,這些閱讀經(jīng)歷,成為他們共同的生活時間。在《小熊和最好的爸爸》中,王志庚閱讀到了一個重要啟示,“就是父親在家庭當中除了陪伴,還應(yīng)該給孩子另外一種信任或者空間,更多的是給孩子一種支持,這種支持不只是物質(zhì)層面,更多是精神層面。”

他還指出,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夫妻雙方的互補很重要,對一個孩子的教育,包括閱讀、生活、養(yǎng)育等方方面面?!霸谶@個過程中,父親是需要多參與的。這套書打動我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它的真實,熊爸爸對于小熊的愛,如此真實,這種愛在任何國家、任何文化中都是共通的。但這種愛的表達可能是中國家庭缺失的,也是需要在生活當中處處強調(diào)的?!?/p>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插圖。

王志庚注意到,剛剛頒布的來自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專業(yè)報告顯示,世界范圍內(nèi)屏幕閱讀出現(xiàn)了低齡化趨勢,第一次接觸屏幕的時間越來越早,兒童平均閱讀屏幕時間越來越長,這已經(jīng)在全球影響了兒童的生理和精神?!?-2歲的孩子一定不要讀屏幕,2-5歲孩子少用屏幕,很多臨床證據(jù)證明兒童閱讀屏幕是被動閱讀,對于兒童的發(fā)展很多方面都是負面的。”王志庚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父母是孩子成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陪伴者,我們不能夠把教育或者陪伴孩子的機會和權(quán)利讓渡給機器?!?/p>

既然在閱讀這件事上家長的作用至關(guān)重要,那么應(yīng)該如何陪孩子讀書?王志庚說:“在給孩子讀書這件事上,所有家長都應(yīng)該好好研究一下。讀的不是你手上的書,是家長演繹出來的書,家長要投入情感來演繹一個完整的故事?!彼麖娬{(diào)了共讀和朗讀的重要性,同時認為,好的書自己會說話,可以把閱讀的選擇權(quán)多交給孩子。

悅納不完美的孩子對父親最重要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個又一個具體的問題,每個人解決的方法不一樣:求助書、求助朋友、求助自己的父輩。但在王林看來,對父親來說最重要的是,你要悅納不完美的孩子,“因為這個孩子正是我們自己小時候的影子。他目前的不完美正是你小時候不完美的投射,當你生氣的時候,當你想發(fā)脾氣的時候,就記住這句話?!鄙賰何膶W(xué)評論家是王林的身份,但他同時也是一位13歲女孩的父親。他開玩笑式地說孩子的小學(xué)和初中階段分別是“孩子你慢慢來”,以及“如何預(yù)防高血壓”。

王林注意到《小熊和最好的爸爸》這套書是阿蘭德當父親以后創(chuàng)作的第一套兒童文學(xué)作品。王林認為,好的童書可以讓孩子在書里找到自己,也可以讓爸爸媽媽們在書里找到自己,“有的時候從一本童書里得到的啟發(fā),比讀親子教育方面的書獲得的教育更多?!蓖趿痔岬搅唆斞竸?chuàng)作于一百年前的一篇文章《今天我們怎么樣做父親》,在他看來,過去我們的國家以農(nóng)耕文明為主,是父權(quán)社會,“魯迅當年寫這篇文章就是對父權(quán)社會某種程度上的批判?,F(xiàn)在這套書的銷量就已經(jīng)說明父權(quán)社會在現(xiàn)代社會里得到了某種解脫,這樣的狀況也反映了某種程度上的進步?!?/p>

對于電子產(chǎn)品,王林認為這些聲光色具備的產(chǎn)品天然對孩子就有很大吸引力,這種情況下,只有父母一起來參與競爭,才有可能為閱讀爭取到應(yīng)有的關(guān)注。王林說,親子共讀年齡段并不是很多人以為的0-6歲,而是0-12歲,“相關(guān)研究表明12歲之前,親子共讀是幫助孩子提升閱讀能力和興趣非常重要的途徑和方法。”他還建議讀者可以尋找可靠的書單,但不要局限于書單,最重要的是探索自己的書單。

阿蘭德就是一位一直給孩子讀書的人,從給自己的孩子讀書,到如今給自己的孫輩讀書,他發(fā)現(xiàn),“所有家長都是很好的講故事的人,只要花費一些時間在上面,你可以給孩子傳達很多故事,孩子長大后也會成為這些故事的傳達者,一代一代傳下去?!焙芏嗄昵?,插畫作者向阿蘭德提出建議,希望做一套關(guān)于熊的書,講如何成為一個好爸爸。很多年后,阿蘭德和插畫作者都成為了祖父,于是他們又以兔子的形象,出版了新的系列,講述如何成為好的祖父母,目前已經(jīng)完成了兩本。

阿蘭德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故事,幫助老師和家長,告訴他們怎么給孩子講故事,“四年前,有一位記者采訪我,說‘我有一個小孩,我跟我丈夫都不知道怎么跟他玩,而且我覺得孩子不愿意跟我玩,我跟我丈夫在沙發(fā)上,孩子在地上玩兒。’我說,‘那你為什么不讓自己躺在地板上?’坐在沙發(fā)上孩子會認為你是不可接近的成人世界,如果你想成為好爸爸,得到一個高分的時候,請你走下去,和孩子在一個高度,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找你玩?!?/p>

阿蘭德·丹姆展示自己最喜歡的一頁插圖:熊爸爸把小熊丟到河里學(xué)捉魚。

本文轉(zhuǎn)載自公眾號:新京報書評周刊

#爸爸

@本文版權(quán)歸 小花生小溪 所有,任何形式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florrie
florrie
2018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