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早上,從津利華酒店望到對面天津自然博物館排隊的人不多,就再次帶娃入館。這次還從二層逛起,中間聽到大喇叭廣播,就很聽人勸地來到一層3D動感影院,看了場19分鐘的《熊貓滾滾》,畫面細膩,內容偏低幼。再回到家園·生命展區(qū),時間已不夠用,只看了娃最喜歡的昆蟲和鳥類展區(qū),占很大比重的海洋生物和哺乳類動物被一帶而過?;氐骄频晷№帐靶欣钔朔?,兩點才吃上午飯。飯后,娃又帶爸爸再次入館欣賞了下昆蟲展區(qū),才心滿意足地高鐵回家。
昆蟲的分類一直不斷完善和變化,就像鳥類中的戴勝,被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的一目后,又被歸入犀鳥目。據娃說,原尾目、彈尾目、雙尾目已經被獨立出來,升級為與昆蟲綱平行的綱了。不知道這張漂亮的展示圖是不是有過時之嫌。
這張圖片里昆蟲身體部位的介紹圖與DK書里的無異,很熟悉的感覺。
蝴蝶的標本和科普內容很多,布展很有藝術性。我們了解了世界最大的和最小的蝴蝶,還有梁祝里男女主角到底化的哪種蝶,非常有趣。奈何娃最喜歡的還是甲蟲。
刷新了我們對企鵝的認知。
鳥類展區(qū)主要是按照鳴禽、陸禽、涉禽、游禽、猛禽、攀禽、走禽的大致分類進行介紹。鳥類標本栩栩如生,極樂鳥蓬松、華麗的尾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涉禽類展柜
各式各樣的鳥蛋和鳥巢。對鳥類的科普比較全面,留鳥、候鳥、迷鳥等等都有介紹。
再次讀到桑志華對泥河灣動物群發(fā)現與研究,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哺乳類動物學研究的先河。
這里館藏生物標本40萬件,真是生物學科普的海洋,在我們眼前展開了壯麗的自然史詩篇。一層還設有國內首家博物館內的活體蝴蝶園,留個遺憾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