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很多人關注我是因為雞英文。當年的激情確實可敬可佩,現如今已不復當年。
原因一是自己確實沒有了堅持心,只要家長不發(fā)力,小孩子那肯定不會在英文上進益了。原因二是孩子中文強勢了,覺得讀中文書更輕松,寫英文作文那更不可能了,寫中文都苦思冥想便秘一般。原因三是自己對英文的定位漸漸清晰,以前的我懷著一個美好的夙愿來雞英文,后來發(fā)現,其實英文也沒那么難,不走體制外路線英文確實要求沒那么高,現階段暫時用不上,沒必要提高到這么高難度,以后想學好英文,前提是自驅力。
【心路轉變—雞娃是雞什么】其實雞娃的前提一切都是自驅力。
于是轉而研究起了心理學,心理學的盡頭居然是言傳身教——即父母以身作則,于是注意力就放到了自己身上。
初學了心理學,其實仍需要繼續(xù)學習、練習,但是我無心在這方面深入,以后有需要再說吧,于是我考了個證,每天泡圖書館去了,娃?懶得管了。
那個證沒考上,畢竟定心下來遲了點。上個月收心二戰(zhàn),只去了兩天圖書館,又放棄了,現在每天悠哉悠哉地過日子,成人的世界,想奮斗不容易。
??????????????????
【不雞娃了,雞自己】善于折騰的我,已經在群友的安利下,報了個聲樂班,學學聲樂。雞自己實在性價比太高了,只需要花一點錢,收獲肉眼可見,并且不可能浪費一次課時費。但是把這些錢投入到小孩身上的話,十有八九去上課的時候,是去玩兒的,學習那是順便。這樣的狀態(tài),我實在覺得不是學興趣班應有的狀態(tài)。
回想當年我的童年,哪有這樣好的機會學,興趣一大堆,父母一個不支持。說一句,只要你喜歡,不需花一分錢也能有成果。話沒錯,我喜歡畫畫,便每天臨摹,最終臨摹水準那是神似……然而比起專業(yè)的確實遺憾。也因此我在有了孩子以后,對興趣班的投入非常大,兩個孩子幾乎都是人手擁有五六個興趣班以上的體驗。
【娃的興趣班】學得多了,我也在想,興趣班是什么呢?需要追求專業(yè)度嗎?是特長培養(yǎng)嗎?
目前,哥哥接觸過的興趣班有:尤克里里(三歲一暑假)、英文(機構五歲中班一年+自雞三年半后停滯)、圍棋(中班一年)小主持人(六歲大班一學期)、輪滑(六歲大班一年)、摩比愛數學(自雞數學思維)、四五快讀(自雞識字朗讀)、街舞(六歲半至今,幼兒園暑假至四年級)、足球(一年級一年)、創(chuàng)意美術(一學期+自雞+線上碎片化試課)、毛筆(一年級至三年級)、硬筆(幼兒園暑假一年級上學期)、科學(三年級一暑假)、奧數舉一反三(三年級至今每周一次去玩玩)、磁力片(機變酷卡全程打卡完畢)、各種研學若干次。機構選擇的都是“離家近”,不是業(yè)內知名的,教師質素一般,目前停掉了全部不夠熱愛的,只保留了街舞(breaking)和奧數。街舞教師是國家二級運動員,奧數是玩玩的,舉一反三難度很低。目前來看,街舞如果投入時間精力金錢大些,可能能搞一個二級運動員?但是看到其它孩子大把大把投入時間,自嘆弗如,暫時不走專業(yè)線了。其它興趣班更是都成了炮灰。
妹妹接觸過的興趣班也很多,因為幼兒園我們自己帶,沒人接送孩子,只能給她報滿周一到周五,熬到六點下課我才能接她,這些興趣班就全部都是幼兒園進駐的機構。學過創(chuàng)意美術(兩年)、中國舞(小班一年機構、中班大班幼兒園延時)、輪滑(幼兒園中班大班三學期)、足球(一學期,果然不愛)、鋼琴(五歲至一年級)、空中芭蕾(綢緞等一學期)。目前只打算堅持鋼琴,那個空中芭蕾不學可惜,畢竟堅持了幾年娃的軟開度柔韌性都很好,孩子也沒有偏動的興趣班,堅持又雞肋,看老師的發(fā)展,也就是經常接商演,但是空中舞蹈畢竟有一些危險性,我是斷斷不愿意給孩子冒風險的。
以每個人的精力來看,興趣班的定位如果只作接觸,那輕松愉快;如果需要保證一定的練習量,那兩個興趣班應該是封頂了;如果需要走專業(yè)線或者打比賽,只搞一個興趣班都未必拼得過專業(yè)路線的孩子的練習量,還得拼家長財力拼名師。
以上娃學過的興趣班,大多數只報了一期兩期,最后若干年后回頭看,學過的音樂類比如尤克里里等,基本全部忘光了,也沒有半點痕跡剩下,學了個寂寞。學科類的比如數學思維(摩比愛數學、磁力片這種益智類)、小主持人(包括通過四五快讀雞的認字朗讀)等,因為小學繼續(xù)學,有延續(xù)性,所以算沒白學,但是比別的孩子提前一兩年自主閱讀,語文成績也并不好。美術類(創(chuàng)意美術)的就是當游戲玩,對于藝術培養(yǎng)沒有半毛錢關系,畫出來的畫也都是各種小人等。體育類(足球,輪滑)的就不說了,跑跑跳跳就當強身健體有用吧,沒堅持學,相應的技術是沒有的。舞蹈類的說是培養(yǎng)氣質,目前娃太小看不出來氣質;節(jié)奏感的話,學了四年街舞,沒有天賦,節(jié)奏感依然是沒有的,別的孩子小小年紀有天賦的跳得可好看了,我們家哥哥學了幾年還搞了私教,跳出來的舞都看不出來什么美感,節(jié)奏感不好;舞蹈動作上,按我的看法,基本上沒有一個舞蹈動作是做得好的,練習量不太夠,主要還是自身協調性悟性的問題。
【成人興趣班經驗】包括我自己,成人以后,學過鋼琴(娃現在的水平還不如我當年學琴的難度),學過彩鉛,水彩入門,水彩進階花卉和油畫課還沒上,學過聲樂。每個時期我的專注力只能學一樣,還不能保證有自覺性保證每周的練習,畢竟要以驚人的毅力才能堅持一定的練習量。說白了,興趣班,大多數是技能型,都是一周一次課,“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平日訓練是萬萬不可或缺的。
鋼琴我曾經學過九個月,練習量比較大,每天兩小時甚至四小時,所以9個月我當時學的東西,比現在娃學了兩年還多。后面不彈了,就不會彈了,只能說現在陪練還能陪一下,娃現在彈的曲子,我練習一下也能彈出來。彈出來的水平可能比娃還好,畢竟成年人節(jié)奏感各方面還是有基礎的。可見學過的興趣班,基礎還是在的,以后上手撿回來也容易。
畫畫的話,我小時候每天臨摹,臨摹能力做得到完美復刻,所以后來學彩鉛,水彩,有基礎,很容易上手。畫畫這種即使后來不練習,也不太會退步。
聲樂,也是不練習不太會退步的興趣班。起初我上了22節(jié)課,每周只上課不練習,大概只勉強穩(wěn)定了位置,領會了閉合,建立了大概的氣息。后來換了個老師再繼續(xù)學習,一周一次課,課后會練習幾天,進步會快些。
【有結論啦】因此,最后娃們的興趣班只能說學個樂呵,小打小鬧就好,不要抱太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