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興趣班的一些思考

2017
2021-12-8 09:06 原創(chuàng)

興趣班的選擇原則:(1)考慮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僅僅因為這個有好處:如果預期未來他們不會在上面取得很大的成就,那就不必花時間開始,比如我們打算集中精力在鋼琴和一門體育,美術就不在考慮范圍內,即使美術有很多好處,比如培養(yǎng)空間思維能力,培養(yǎng)專注力,我也不會考慮在這上面花費額外的時間,跟隨課內節(jié)奏就行(2)培養(yǎng)基礎能力,發(fā)揮興趣班的杠桿力量:比如運動類,游泳、足球、網(wǎng)球在我看來就是基礎性運動,輪滑、溜冰就是衍生運動,基礎能力培養(yǎng)好了,學會衍生運動就很容易了,還有一些運動比如棒球、高爾夫都是錦上添花的運動,在孩子具備基礎能力,家庭實力足夠的情況下再考慮(3)持續(xù)的投入:我不相信孩子會有主動的興趣,前期肯定是需要家長的堅持,比如鋼琴,孩子需要彈一段時間,比如可以彈奏《致愛麗絲》大概是6級的水平,才能產生內在追求美的需求,才會發(fā)展出自發(fā)練琴的動力,在這之前都是需要家長帶著,或者說威逼利誘的彈琴,所有技藝的精進大體都會有一個新鮮-倦怠-瓶頸-突破的過程,這就看家長的毅力和親子關系的牢靠程度(4)興趣班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一門技術的精進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比如除了每周1-2次課,最好每天可以有1小時的練習時間。彈鋼琴不能僅看學了幾年,要看每天練習多長時間。運動如果需要有成績,也是每天1小時,1周4-5天的練習。所以要精選自己的興趣班,并且持之以恒的投入才會可能有成績。

我的選擇是0-3歲英語+奧爾夫,3-5歲英語+視唱練耳+游泳,5-6歲英語+鋼琴+足球,階段性的要學習書寫和跳繩(為了應試,沒辦法)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