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哪一樣?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本有趣的書,一盒撲克牌,一個百音盒,還是一只口琴……
似乎很難作出選擇。
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筆記本?!?/p>
一本筆記本!我聽到有人感嘆了:即使你準備了一百種寫筆記的角度,這一趟下來,即使本子用不完,你也會感到枯燥的。
對此,我的回答是,筆記本不一定只寫筆記。而且,筆記本不一定每刻都記,也不會每次都用文字來表達。所以,我不會感到枯燥。我可以在這個本子里寫下美麗的故事,記錄我的生活,向它傾吐我的秘密。我還可以在本子里畫畫,畫太陽,畫云朵,畫我遇到的一草一木……
只要認真思考,你每天都能發(fā)現本子的新用途。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不停地在本子上面寫寫畫畫。我可以寫日記,寫童話,寫沿途的風景。我可以畫人物,畫山水,甚至可以畫一團亂線。心情好了,我就細致地描繪水中我的倒影。心情不好了,我就折一只小紙船放在水里,靜靜地看著它遠去。本子用完了又怎樣?我可以像讀一本散文集一樣,細讀我自己的文章。我也可以像一位字畫收藏家一樣,品鑒我畫的畫,并不時對自己的畫技提出稱贊或批評……這真像帶了一個百寶箱。
這個小本子,是我珍藏我所有秘密的地方,它見證了我環(huán)游世界的每一天。帶一本筆記本,就像同時帶了許多供你娛樂的東西,因為它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種。
※※※※※※※※※※※※※※※※※※※※※※※※※※※※※※※※※※※※※※
媽媽的碎碎念:
這學期,糯米的語文作業(yè)增加了“小練筆”。
寫作業(yè)也要盡興。糯米每每把小練筆寫成了小作文,這一次更是收不住,干脆寫了一篇完整的作文。
今天這篇就是“小練筆”,也是一篇仿寫的文章,原形是五年級上冊第三課。
根據老師的要求,頭三段與課文中一模一樣,后面也能看到很重的仿寫痕跡。
在這篇小練筆的下面,我看到了糯米對課文內容的概括:
本文以獨自環(huán)游世界并只能帶一樣東西供娛樂為假設,引出了作者“帶一本書”的觀點,用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闡述了帶書的理由,接著列舉了讀書的方法,從而告訴了我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這段話概括得很有層次感,邏輯十分清晰,引起了我的興趣。
糯米說,老師給了概括的框架,“本文以……為假設,引出了……,用……手法闡述了……,從而告訴了我們……”,然后她來填充的內容。
有了框架,孩子們就有了方向了,這跟思維導圖有異曲同工之妙呢,真是一個好方法。
看了這段概括,再翻過頭來看糯米的作文,我發(fā)現她也使用了“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將“仿”進行到底。
糯米每次去旅行或者去夏令營,都會帶一個本子寫寫畫畫,有時候畫漫畫來惡搞或吐槽。
下面這張圖,就是糯米在夏令營里記的手賬,畫出了與老師“斗智斗勇”的趣事。
或許因為有了這樣的體會,孩子才萌生了帶一個本子去旅行的愿望吧!
粟米
2018年9月10日
本文首發(fā)自我的公眾號“糖紙匣子”,歡迎花友們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