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我家小妞磕磕碰碰的phonics學習之路。其實從小妞2歲開始啟蒙到現在,幾乎沒有一帆風順的時候。所以這次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已經有心情哼哼“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歷數phonics啟蒙中遇到的問題,首先是letter name和sound記不住。真的不怪孩子,要怪只能怪自己打亂了計劃。在開始學習phonics之前沒有認真學過字母,也沒有給她玩相關的玩具教具或者是游戲。26個字母52個寫法(因為有大小寫),如果再遇到不同的書本上采用不同的印刷體,孩子不暈頭轉向才怪。
圖中是我隨手拿的幾本分級讀物,可以看到大寫字母I有兩種不同的印刷體。I印成“l(fā)”時和小寫的字母L就變成雙胞胎了。字母小a,小t也有兩種字體。
所以學習phonics真的不能著急,有些基礎是必須先打好的。譬如說26個字母先認識吧sigh~~~
不知道其他孩子是怎么樣的情形,小妞在學了四五個字母之后就開始徹底暈菜了。之前因為讀分級和繪本,接觸到了alphabet ,也大約記得十來個字母。但一旦開始學習phonics,在記letter name的同時需要記住letter sound。這種記憶不是之前英語啟蒙過程中的自然習得,而是一種偏機械的記憶方式,學前兒童的弱勢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能指望孩子在看過教學視頻,讀過書本上的例詞以后就能把這些規(guī)則完全掌握的。必須在講授完規(guī)則以后,輔以大量的兒歌游戲形式的練習。而且像書寫抄寫這樣的鞏固練習就不適合小童,相對比較適合大童。
唱:在phonics一階的學習中,小妞反復唱熟了的兒歌就是一首a is for apple。兒歌的好處是怎么在她耳旁反復播放,她也不會厭煩。邊玩邊聽,不時跟唱幾句?,F在讓我家小妞拼讀一個單詞,遇到她沒把握的發(fā)音規(guī)則她還是會習慣性的唱“a is for apple, /?/、/?/ apple...”。
卡片:卡片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真的是極好用的利器。教娃的過程中,基本上是左手唱歌,右手卡片。這套卡片購于亞馬遜,還配有一支筆,可以反復擦寫。忽略小妞描的跟線粒體似的筆法。在剛開始學習phonics時這套卡片可以配合學習字母的書寫發(fā)音,有圖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