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Shing-Tung Yau,1949年4月4日-),美國人,原籍廣東省梅州蕉嶺縣,客家人,生于汕頭,長于香港。著名數(shù)學家。數(shù)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及沃爾夫數(shù)學獎得主之一。
我從1979年第一次到北京,就希望將中國的數(shù)學提升成世界第一流的水平。我覺得數(shù)學是整個社會,尤其是現(xiàn)代社會最需要的一環(huán)。培養(yǎng)大量高素質(zhì)的數(shù)學人才,將迅速提升中國的科學水平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年輕人要努力地思考和跟人合作
我的朋友對我說,你在談話和討論學問的時候,并不見得是個天才,不見得很聰明,可是為什么可以做好的數(shù)學。我想主要的原因是我愿意思考。我覺得不停地思考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因此也有相當?shù)某删汀5乙粋€人無論思考多深刻,也不可能突破幾千年累積下來的數(shù)學成就。我需要跟我的朋友多交流,才能夠有突破。
所以我鼓勵年輕人要努力地思考,努力地跟朋友一同合作。我們成立這個獎,就是期望、鼓勵我們的中學生能夠?qū)?shù)學有濃厚的興趣,能夠愿意成年累月地想一個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放棄掉的問題,考試完了就忘了的問題。我們也期望中學生能夠多合作多交流,還期望我們的年輕人能夠尊師重道,所以我們這個獎需要以團隊形式報名參賽,獎勵學生,也獎勵老師。
我們的中學教育比不上西方的全面和優(yōu)越
我在海外這30多年來,帶領了差不多40個中國的博士生。我總想到這些學生乃是國家以后的棟梁,不敢不兢兢業(yè)業(yè)地輔導他們走向正直的大路。看到他們的成長,我覺得很高興。但是也看到有些失敗的,我因此覺得不愉快,總覺得自己沒有盡到做老師的責任。我想成功跟失敗的原因都可能追溯到學生們在大學、在中學、在小學或者是在家里的教育,這點我自己有很深的體驗。
教育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懂得書本上介紹的基本知識,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應變、創(chuàng)新和領導群體的能力。前者可以在不斷的考試中磨煉出來,我想這方面中國的學生在考試里面磨煉不少了。至于應變、創(chuàng)新和領導群體的能力,恐怕單靠考試是不夠的。中國古老的教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但用文化的修養(yǎng)、人格的教育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作為標準來衡量,就發(fā)現(xiàn)我們的中學教育比不上西方名校教育學生的全面和優(yōu)越。
數(shù)學是中學和大學最受重視的一門學科
西方的教育,從小學開始就訓練小孩子的表達能力,無論語言和文字的技巧都得到良好的訓練。一般來講,受過這種訓練的孩子都能夠毫無困難地在集會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科研的成果,因此他們在課堂上能夠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意見而得到老師跟同學的重視。我們常常講,中國的學生為什么到了美國念研究院,討論的時候比不上國外的學生,我想這是他們從小訓練出來的一個結(jié)果。
除了語言以外,推理是西方教育很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數(shù)學是中學和大學最受重視的一門學科。歐氏幾何定理不見得對社會有直接貢獻,可是它的推理方式卻是最有效的邏輯訓練。以前,美國主要的大學非??粗貎砷T學科,一個是語言,一個是數(shù)學。語言和數(shù)學不能夠得到高分的話,他們基本上不會考慮接受你做他的大學生。最近還加了一個寫作的能力,三門,語言、數(shù)學和寫作,這三點是美國所有名學校最重視的訓練。
很多美國中小學還加上基礎的法律訓練。懂得法律和遵守法律是現(xiàn)代國民應有的知識和操守。
美國小孩的用功并不比中國學生差
一般來講,美國中小學鼓勵學生交流。初中二年級以前,美國的中小學都比較鼓勵小孩子發(fā)揮所長,讓他盡量去博物館走走,去運動場上玩玩。我們中國有的教育家因此以為,美國的中小學生不行,比不上中國。事實上,到了初三、高一以后,美國小孩的用功并不比中國的學生差。他們不用考試來訓練學生,也很注重他們的基本能力。我們看到很多好的美國小孩,他們到了高中一年級或二年級才開始發(fā)揮熱情,拼命去念書。到了大學以后,他們不會覺得學問是枯燥的。美國的名校我去過好幾個,在念理科重要的學科的時候,他們很用功,花的功夫絕對不會少,往往是念書念到兩三點鐘才睡覺。而中國很多小孩經(jīng)過小學和中學沉重的考試沖擊以后,喪失了追求學問的興趣和熱情,這是很可惜的。
哈佛大學的?;丈蠈懼何覀円袩崆樽非笳胬恚▏鴥?nèi)通常譯為“要與真理為友”,編者注)。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假如你對這個沒有熱情的時候,念什么學問都不可能念得好的。我們設立這個獎,就是期望我們的年輕學生能夠好好去想,好好去看,不單從考試的模式來看待學問的成與敗。學術交流可以說是人生的享受,希望你們珍惜這個機會,也希望你們尊重老師們?yōu)槟銈兏冻龅男难?/p>
來源:中國教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