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一城兩島自由行(二)雅典衛(wèi)城、體育場和博物館

2020-2-10 18:11 原創(chuàng) · 圖片31

我們乘坐卡塔爾航空的飛機于北京時間8月12日凌晨1點55分起飛(實際晚點了1小時),當?shù)貢r間7點多到達卡塔爾的首都多哈。多哈機場很豪華,寬敞明亮,即使室外40多度,室內(nèi)還是涼風習習。商品琳瑯滿目,可是消費水平夠高的。我們只吃了一頓早午餐,漢堡、薯條、披薩、飲料,也就是兩個成年人吃飽的量,就花費30多美金。

卡塔爾,位于波斯灣西南海岸的半島上,1971年宣布獨立,因盛產(chǎn)石油和天然氣,一躍成為現(xiàn)代化的新興繁榮國家。6月去北京世園會,才開始了解這個國家,才知道FIFA的2022年將在這里的首都多哈舉行。多哈,這個沙漠上建造的城市,是卡塔爾的經(jīng)濟命脈。從多哈起飛,俯瞰這座城市,有種科幻電影的身臨其境之感。

由于飛往雅典的航班晚點兩小時,我們于當?shù)貢r間12日下午4點多到達雅典機場。從機場到憲法廣場的Cypria酒店,乘坐X95大巴很方便。

這就是憲法廣場Syntagma,X95大巴的終點站,大部分游客選擇住在這里,離雅典的主要景點都很近,步行都能到達。  
 

匆匆放下行李,我們就出了門。由于是夏令時,即使傍晚時分,外面仍然很亮,我們還是要出去走走。街道兩旁是盛開的夾竹桃。  
 

我們向東走,到達國家花園,在炎熱夏日的傍晚,這里很涼爽。  
 

小朋友徒手抓到一只蟬,笑得合不攏嘴。  
 

往南走,就是奧林匹亞宙斯神廟,已接近關(guān)門時間,我們就在圍欄外面遠遠地看了看。在高聳的巨大石柱上,剛剛升起的月亮清晰可見。這個矗立在雅典市中心的醒目建筑,是雅典最大的神廟,由庇西特拉圖建于公元前6世紀,但由于資金匱乏不得不中途停工。后來的許多帝王也曾視圖建成這座神廟,直到公元131年最終由哈德良皇帝完成。因此,宙斯神廟一共花了700多年才建成。它有104根龐大的科林斯式柱子,柱高17米,直徑1.7米,其中只有15根保存至今,這其中的一根被1852年的一場大風刮倒在地。  
 

宙斯神廟的北側(cè),就是哈德良拱門。從南向北望去,就可看見北方高高的雅典衛(wèi)城。公元132年,可能是為了紀念奧林比亞宙斯神殿的獻祭儀式,哈德良皇帝興建了這座拱門。這是一座高聳的潘特里克大理石建筑,是哈德良皇帝為雅典建造的受古典建筑風格影響的建筑物。銘文上顯示,它是古城和羅馬新城的分界點。西北側(cè)的雕帶上刻著“這里是雅典,忒修斯的古城”,而西南側(cè)的雕帶上刻著“這里不是忒修斯的城市,而是哈德良的城市”。  
 

我們看到雅典的“共享滑板車”。孩子們很想試試,可惜掃碼不成功。  
 

在Cypria酒店的對面,就是一家餐廳,我們在這里買了漢堡和意大利面等食物,打包帶回酒店吃晚餐。 
 

Cypria酒店算是四星級吧,大堂很寬敞明亮,裝飾古典與現(xiàn)代結(jié)合,還有一間小型健身房。我們的房間是三人間,一張king size的大床和一張單人床,可以多住一個12歲以下的小孩,不另收費,并包含我們四人的早餐,每晚相當于1010人民幣,我們很滿意。早餐很豐盛,各種各樣的面包、點心、香腸、奶酪、麥片、水果、鮮果汁等等,這里的烤土豆、烤西紅柿很美味,還有希臘酸奶,澆上這里特產(chǎn)的蜂蜜,很好吃。我們每天早飯都吃得很飽,中午就在外面買個三明治。  
 

第二天,我們計劃游覽雅典衛(wèi)城。我提前一天在攜程上買了電子票,一早跑到衛(wèi)城南側(cè),也就是前一天去的宙斯神廟附近的一家小旅行社取的票,18歲以下未成年人也給了免費票。我們從衛(wèi)城南側(cè)的門刷票進入,免去了在正門排大隊購票的時間,這邊進入的游客也很少,先游覽衛(wèi)城南坡。

古希臘文明是古代西方文明的起源,雅典衛(wèi)城Acropolis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古跡,也是我們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雅典衛(wèi)城像一個哨兵屹立在雅典城這片土地,它的頂部是帕特農(nóng)神廟,幾乎從城里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待這里。雅典衛(wèi)城最早的居民出現(xiàn)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4000-前3000年)。最早的神廟建于邁錫尼時期,用作供奉雅典娜女神。人類一直在雅典衛(wèi)城居住到公元前6世紀末,但是就在公元前510年,德爾菲神諭宣稱這里應該是眾神的領(lǐng)地。公元前480年,薩拉米斯戰(zhàn)役前夕,波斯人將衛(wèi)城所有建筑物都化為灰燼。此后,伯利克里開始了野心勃勃的重建工程,他將衛(wèi)城變成了一座神廟之城,這座城市后來被認為是希臘古典成就的巔峰之作。然后,幸存的古跡飽受摧殘,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毀壞使她傷痕累累。最沉重的一擊發(fā)生在1687年,威尼斯攻打土耳其,雙方在雅典衛(wèi)城開火,引起土耳其人貯藏在帕特農(nóng)神廟的火藥發(fā)生爆炸,摧毀了所有建筑物。大型重建工程如今仍在繼續(xù),許多雕塑原作已經(jīng)被轉(zhuǎn)移到了衛(wèi)城博物館,展出的是復制品。雅典衛(wèi)城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衛(wèi)城南坡最重要的就是酒神劇場Theatre of Dionysos。公元前6世紀,庇西特拉圖推行每年一度的大酒神節(jié),并且在衛(wèi)城南坡的劇場舉辦慶典,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劇場。最初是木質(zhì)建造,節(jié)日期間,人們都踴躍參加比賽,男人身穿山羊皮,載歌載舞,隨之而來的是盛宴和狂歡。后來的戲劇就起源于這些比賽。在其中的一場比賽中,泰斯庇斯Thespis脫離了團體,占據(jù)了舞臺中央,進行了單獨表演,此舉被視為第一次真正意義的戲劇表演,也因此有了演員thespian一詞。公元前342-326年,萊克格斯用石頭和大理石對此劇場進行重建,擁有64排座位,可容納17,000名觀眾,其中約有20排座位保存至今。

這下,小朋友來了精神頭,于是關(guān)于酒神、雅典娜、波塞冬、宙斯等希臘諸神的八卦,隨著他的講述、小姨的提問和我的打岔,慢慢地抖落了出來。

酒神劇場的西側(cè),經(jīng)過阿斯克勒庇俄斯(太陽神阿波羅之子,古希臘藥神)神廟和歐邁尼斯柱廊遺跡,就是希羅德·阿迪庫斯劇場Odeon of Herodes Atticus,公元161年,羅馬富人希羅德·阿迪庫斯出資修建了這個劇場來紀念他的妻子Regilla。這個劇場于 1857-1858年發(fā)掘出來,并與 1950-1961年完全修復。雅典節(jié)日期間,這里會有戲劇、音樂和舞蹈等各種演出。  
 

當我們拾級而上,就繞到了正門,也就是衛(wèi)城的山門,已經(jīng)人山人海了。  
 

山門是雅典衛(wèi)城的巨大入口,由穆尼西克里建于公元前437-432年,其建筑上的輝煌成就可以媲美帕特農(nóng)神廟。  
 

山門右側(cè)是玲瓏勻稱的雅典娜勝利女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這座神廟由卡里克里特設計,并使用潘特里克大理石建造,于公元前427-424完成。她幾乎呈正方形,每邊都有四根優(yōu)美的愛奧尼亞柱。  
 

沿著泛雅典娜節(jié)日大道一直向東走,右側(cè)就是帕特農(nóng)神廟。帕特農(nóng)神廟比其他任何紀念建筑物都更能代表古希臘的輝煌。Parthenon意為貞女的居所,這是獻給雅典娜女神的,她體現(xiàn)了這個城市的力量和威望,帕特農(nóng)神廟是希臘有史以來最大的多里安風格神廟,也是唯一一座全部是潘特里克大理石建造的神廟(木質(zhì)屋頂除外),共計用時15年才建成。神廟兩側(cè)排列著飾有8個凹槽紋的多利克式柱,每邊各有17根。神廟東側(cè)的內(nèi)殿,曾矗立著12米高的雅典娜·波利阿斯(城市女神雅典娜)的雕像,人們視之為古代世界的奇跡之一,但她于426年不見了。  
 

泛雅典娜節(jié)日大道左側(cè)是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這是雅典衛(wèi)城大部分神像的所在地,波塞冬在這里用三叉戟擊破了地面,雅典娜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橄欖樹。伊瑞克提翁神廟的北邊柱廊上有6根愛奧尼亞式柱,南部有6根比真人還大的女神柱Caryatids支撐著柱廊,我們看到的是石膏復制品,真品收藏于衛(wèi)城博物館(其中一件在大英博物館)。伊瑞克提翁神廟是愛奧尼亞風格建筑的絕佳范例,主廟分為兩個內(nèi)殿,一個供奉雅典娜,一個供奉波塞冬,這代表著兩位神明在城市命名之爭后的和解。  
 

帕特農(nóng)神廟東側(cè),8根多立克式柱。  
 

從東側(cè)觀景臺回頭,遠望帕特農(nóng)神廟。  
 

從衛(wèi)城東側(cè)的觀景臺向東南望去,那是昨天我們?nèi)サ闹嫠股駨R。  
 

泛雅典娜節(jié)日大道往回走,繞到伊瑞克提翁神廟的北側(cè),設有祭祀海神波塞冬的神廟,而旁邊生長著一顆繁茂的橄欖樹,雅典娜憑借著這棵圣樹在爭奪雅典守護神的比賽中獲勝。  
 

回到山門,進出衛(wèi)城的人群已排上了長長的隊伍。  
 

從雅典衛(wèi)城出來,我們在羅馬市集Roman Agora向南望去,衛(wèi)城就在眼前。

此時已中午時分,我們在附近吃了冰激凌,又到酒店旁邊的一家小店買了三明治,然后回酒店休息。躲過中午最熱的時候(其實當?shù)氐臍夂虮却藭r的北京舒服多了),我們下午的計劃是泛雅典娜體育場。

泛雅典娜體育場在國家花園的東南側(cè),位于兩座松林覆蓋的小山之間。體育場最初建于公元前4世紀,是雅典體育競賽的場所。據(jù)說120年哈德良皇帝登基時,在這座體育場上獻祭了1000頭野獸。廢棄數(shù)百年后,希臘富人Georgios Averof捐助,這座體育場與1895年完成修復。1896年,第一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此舉辦,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這里是射箭比賽和馬拉松賽跑終點的場地。

兩個娃坐在了國王和王后的座位。

我們參觀了這里的博物館,它保存了現(xiàn)代奧運會的很多資料,如火炬、海報等等。看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海報和火炬,我們無比地自豪??!

從博物館出來,我們都在跑道上奔跑,在領(lǐng)獎臺上領(lǐng)獎,體會奧運會運動員的競爭精神和獲獎喜悅,心情高漲。

然后,我們又來到衛(wèi)城附近的阿提卡地區(qū),找了一家飯館,吃了一頓地道的希臘餐,有烤肉,烤蔬菜串,希臘奶酪沙拉,據(jù)說這是兩人份,但我們四個人都撐得不行。夜晚燈光下的衛(wèi)城,有一種柔和的美。

第三天一早,我們步行將近3公里,來到位于雅典北部的國家考古博物館。

作為世界上的三大最為重要的博物館之一,國家考古博物館收藏了世界上最精美絕倫的希臘文物。

博物館主要收藏了希臘新石器時代到古典時期這段歷史中的藝術(shù)藏品,包括精美雕塑、陶器、珠寶、壁畫以及從希臘各地發(fā)掘的歷史文物。希臘神話中人物的各種青銅、大理石雕像是這里最重要的展品,小朋友又給我們八卦了不少故事。多金的邁錫尼文明發(fā)掘的文物也是重頭戲(找到了鎮(zhèn)館之寶,阿伽門農(nóng)面具),而各種陶罐和青銅器讓我們想起了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陳列中的各種展品,像是穿越在歷史的長河中,久久不愿離開。

我們在博物館的咖啡廳買了三明治做午餐。休息好了之后,又步行近兩公里,來到東部的利卡維多山(Lykavittos Hill),意思是“狼山”,由于古代這片山區(qū)四周都是荒郊野嶺,山上松林覆蓋,有狼出沒,因此得名。因為我們走的路就像是在爬高,很累了,因此就選擇了乘纜車登上山頂。

在山頂俯瞰雅典市區(qū)和阿提卡盆地的全景。遠處,高高聳立在衛(wèi)城上面的帕特農(nóng)神廟依稀可見,在遠處就是藍色的愛琴海吧!  
 

在這里我們感受著古希臘文明,而腦海中常常出現(xiàn)在我們心中生根的中華文明,這兩種文明的相似之處,真是讓人著迷,多么美妙的體驗啊!  
 

從狼山步行回到酒店是下山的路,也不遠。娃們這一天走了很多路,晚上想吃中餐了。我們就來到酒店附近的東方明珠,要來水煮肉片、炒飯和牛肉面,還是中國飯吃著舒服??! 
 

注:去雅典之前做的功課并不多,我只聽了一次“耳朵里的博物館”關(guān)于希臘考古博物館的講座,其他的講解都是小朋友的八卦。雅典衛(wèi)城可以邊走邊看,每個地方都有希臘文和英文標牌。泛雅典娜體育場的門票包括免費的講解器,可選中文或英文,一人一臺很方便。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

推薦閱讀

淘氣的淘淘
淘氣的淘淘
2007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