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黨的寒假攻略:好玩不貴,又能讓娃放開手機和TV的游戲們

2018-1-21 20:08 原創(chuàng) · 圖片22

切爾西小妞讀書生涯的第一個寒假,這么快就來到了

果不其然,考完試后的這天,當我從公司回家的時候,她已經(jīng)和小伙伴們在家High了一天:

我一邊吼著讓娃趕緊收拾,一邊安慰自己:把家里弄得亂糟糟的,總好過看了一天的電視?。?/p>

自己種下的草,哭著也要拔完,然而這些只是我家各種游戲的冰山一角。數(shù)年來,作為一名剁手黨,我孜孜不倦地把各種新奇的桌游往家里搬;現(xiàn)在總結(jié)一下幾款“復(fù)玩率”最高的游戲,安利給大家,希望大家的家跟我家一樣亂??!(不打廣告!不提供鏈接!請各位親根據(jù)關(guān)鍵詞去某寶自行搜索吧?。?/p>

方格游戲(角斗士)

適合年齡:6歲以上

游戲人數(shù):2~4人

有次帶切爾西小妞滑完冰,路過大學(xué)城的書吧,本想進去喝個茶就走,最后一家人就著這個游戲泡了一整個下午,天黑了還不想回家,還當場在網(wǎng)上買了同款寄到家,現(xiàn)在已成了招待小伙伴們的利器。

這款策略型的游戲上手很容易:每個玩家(最好是四個)手拿一種顏色的棋(棋子和俄羅斯方塊差不多形狀),每人占據(jù)棋盤的一個角落開始游戲,自行選擇每輪要放的棋子,最后剩下棋子最少的就贏得了比賽。

這個游戲的精妙之處在于,一方面鼓勵玩家“有野心”,不斷擴張自己的“版圖”,盡量把更多的棋子擺上去;同時還要耍?!靶⌒臋C”,仔細思考如何斷了對手們繼續(xù)前行的可能,讓他們無路可走,所謂即能攻又能防。

猜猜我是誰

適合年齡:4歲以上

游戲人數(shù):2~4人

要鍛煉娃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描述事物的能力,這款游戲沒錯的啦。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各自頭頂著一張卡片,只有別人才能看到上面是什么動物/食物/職業(yè)身份,場面還蠻好笑的。

然后在沙漏走完之前,需要不停地問別人,“我是動物嗎?”“我有四條腿嗎?”“我生活在森林里嗎?”之類的問題,以確定自己真正的身份。

雞外語的家長,可以直接上英文的,讓孩子用英文來提問。

這副牌還可以反著玩,就是各自抽到角色牌以后,讓別人來猜他抽的是什么。比如她說 I live in the sea.... I am very big... I am not a fish.. I am a mammal...說得越來越具體,最后大家猜到是Whale啦!

立體王

適合年齡:6歲以上

在家長群里被安利的好東東,是日本人研發(fā)的空間思維腦力體操,一套有四本書,一共600個三維認知的立體幾何游戲,配上積木可以玩上一陣子。(建議和“索瑪積木”一起購買)

第一本《簡單的立方體100》+第二本《快樂的立方體100》,主要鍛煉孩子觀察幾何圖形的能力、截面和展開圖的想象能力,每頁一兩個小游戲,娃不知不覺就把幼升小的考點掌握了哈哈。


第三本《展開圖基礎(chǔ)篇》+第四本《展開圖進階篇》,里面有好多硬卡紙,鍛煉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不僅根據(jù)展開圖想象立體圖形,還直接把幾何體組裝起來,還是頗有成就感的呢!


拉密 - 以色列麻將

適合年齡:6歲以上

游戲人數(shù):2~4人

不要看到“麻將”兩個字扭頭就跑嘛,這款游戲?qū)τ谛∨笥褋碚f,既能鍛煉數(shù)字的排序,也能開發(fā)嚴謹縝密的思維。

最早玩這個游戲,還是10多年前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還是職場菜鳥的時候,Teambuilding的一大主題就是去桌游吧,最后發(fā)現(xiàn)大家最愛不釋手的就是這款“以色列麻將”。曾經(jīng)還一度帶到公司,午休的時候找間沒人的會議室,老板帶著我們一起打,差點被人投訴。

游戲的規(guī)則很簡單:從1到13進行數(shù)字接龍,你可以用你摸到的牌去接上對方碼出來的牌組,也可以把人家碼好的牌組拆了來給自己的牌補漏。同時每個數(shù)字又有黑紅橙藍四種顏色,同種顏色滿3個就可以出手。最后誰最先出完手里的牌誰就贏了。

雖然上手容易,但要獲勝還真需要一番腦力,特別當手頭的牌缺了一個,必須要通過拆解臺面上已有的牌、才能讓自己的牌出手的時候,考驗推理能力的時刻就到了!

Chelsea剛學(xué)會數(shù)數(shù)的時候,我們就買了一副放在家里和她玩,果然每次她都是剩下張數(shù)最多的。不過漸漸的,她學(xué)會了如何拆分,如何重組,略有些復(fù)雜的思考她也能獨立完成了,程序猿爸爸還是美滋滋噠!

德國HABA系列

HABA是風(fēng)靡了德國數(shù)十年的桌游品牌,有上百款游戲,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表達、團隊合作等各種能力。這幾年HABA已經(jīng)進駐了國內(nèi),授權(quán)了好多培訓(xùn)機構(gòu),我們也曾經(jīng)去過一年,每節(jié)課老師帶著三四個小朋友一起玩2個游戲,過程還是相當愉快的,可惜后來因為幼升小沒能堅持下去。有幾款我們買了帶回家可以長期玩,現(xiàn)在推薦給大家:

HABA游戲

狼和小羊 (#4449)

適合年齡:4~6歲

游戲人數(shù):2~4人

6個小鐵蓋子代表6個房間,每個房間里放著6只小羊咩,每輪通過擲骰子,說出某個房間里還剩幾只小羊,答對了就能救出一只。過了幾輪之后,每個房間里小羊的數(shù)量就不一樣了,所以這是一個考眼力和記憶的游戲。

HABA游戲

仙女的魔法棒(#4094)

適合年齡:3~5歲

游戲人數(shù):2~4人

其實就是一個用小棒棒互相在后背上畫出圖型,讓對方猜的游戲,適合低齡的幼兒鍛煉手的協(xié)調(diào)性和末稍神經(jīng)感知。不過如果你預(yù)設(shè)一個仙女揮舞魔法棒拯救精靈世界的情節(jié),就會很有趣了。所以桌游這種東西,就看你營造怎樣的氛圍了,還記得《IT狂人》里被Moss弄得痛哭流涕的Roy嗎?


HABA游戲

貓抓老鼠(#2400) 

適合年齡:4~6歲

游戲人數(shù):4~7人

一個小朋友做貓,其他的都是老鼠,每輪扔顏色骰子,貓要用蓋子去抓住這個顏色的老鼠,這只老鼠必須飛速逃走,而其它的老鼠必須留在原地。這是一個考反應(yīng)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游戲,不過娃小的時候,每次玩都雞飛狗跳的,到最后還各種耍賴。


電子積木

適合年齡:6歲以上

電子積木是個神奇的東東,就連切爾西小仙女這樣的公主病也會(偶爾)認真地投入進來。

某寶上搜關(guān)鍵詞能跳出來幾百頁,親們根據(jù)各自娃的年齡選擇合適的:低齡一點的可以搞個最簡單的燈泡電路、電風(fēng)扇電路,想要復(fù)雜點的,可以增加太陽能、聲控、雙聯(lián)、搖控等等元件。

照著說明書(更像是課本)的指示,把相應(yīng)的零件找到,然后像按扭扣那樣按在一起就完成了。這個時候,家里的理工男、理工女,可以趁機發(fā)光發(fā)熱,給孩子講解電路的構(gòu)成,是時候在孩子面前塑造無所不知的美好形象啦!

因為全部使用AA電池,所以既方便又安全。

以上便是這期的推薦,最近還長草了“小學(xué)生科學(xué)實驗”系列,有國內(nèi)的簡易版本,也有引進的“小伽利略”“Ploybox”,已經(jīng)拔草的小伙伴們歡迎一起討論喔!


回應(yīng)18 舉報
贊23
收藏251
7年前
小學(xué)生科學(xué)實驗指的是什么?謝謝想跟你討論一下
7年前
小學(xué)生科學(xué)實驗指的是什么?謝謝想跟你討論一下
7年前
好多好玩的游戲啊
7年前
一直想買電子積木,就是因為不知道怎么選,一直沒買
7年前
我們也打算寒假把立體王玩起來,囤好久了。
7年前
感覺自己沒有耐心把和孩子一起完成
7年前
謝謝分享
7年前
看著家里地上各樣的玩具垃圾堆,我就很佩服那些買桌游的媽媽。
7年前
這些游戲真是太棒了,立體王擱置了,還得拾起來
7年前
太棒了,我正就需要這種游戲,收藏。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Chelsea媽媽
Chelsea媽媽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