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玩物尚志?游戲是靈丹妙藥?游戲是感情粘合劑?游戲是矛盾導(dǎo)火索?
今天,我來說說關(guān)于游戲的那些事。
都說愛是陪伴,可是怎樣的陪伴才是有效的陪伴?怎樣的陪伴才是高質(zhì)量的陪伴呢?
大寶貝上二年級了,要開始背單詞,練口算,怎樣讓孩子不排斥學習又能快樂呢?
我和孩子爸比都很忙,陪伴孩子的時間很有限,怎樣才能在大晚上增加親子感情呢?
我選擇游戲來幫忙。游戲,簡直就是育兒路上的神助攻啊。
當然,我今天說的游戲,大多是我們自創(chuàng)的游戲,不包含利用玩具的游戲。
NO 1 借著游戲來學習
在玩中學是很多教育學家提倡的理念,可是到底怎么操作呢?我們發(fā)明(引用)了這么幾個游戲。
1.英語吊打小人
這是給兒子準備的游戲。男孩子么,總喜歡打打殺殺都游戲,我們當然投其所好啦。
圖上的小人就是他自己,可憐的他被狠毒的我吊起來了,只有你做完這個PUZZLE 才可以解救他哦。當然,如果有一半的錯誤,小人就 GO DIE了。作為懲罰,我是真的會勒他脖子的哦。單詞的來源是他必須掌握的單詞,挖掉的字母就全看我的心情啦,哈哈。兒子為了救自己,簡直是背單詞背得好起勁。
2.骰子的數(shù)學
拿一個或者兩個骰子(視孩子大小而定),如果是兩位數(shù)相加就用兩個骰子,如果乘法或者一位數(shù)相加就用一個骰子。搖兩次骰子,按照約定的要求進行運算,口算一次答對可以得相應(yīng)積分,積分高者獲勝。這個游戲可以根據(jù)需求變通,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在玩的同時進行口算。當然,家長也可以適當示弱,讓孩子更有興趣哦。
3.詞語接龍
這個游戲很多家庭都玩過,就是第二個詞的第一個字的讀音,必須和第一個詞末尾字的讀音相同(或者同一個字)。我們從孩子四歲多開始玩,一直玩到現(xiàn)在。只要自駕出游,這個肯定是路上必備的游戲。漫漫長路,全靠游戲解悶啦。
4.猜詞卡
父母和孩子輪流,一個人出提示語,其余的人猜詞。一共可以提5個提示語。一個提示語就猜出的人可以得5分,兩個提示語猜出的人可以得4分,以此類推,5個提示語都沒有猜對,這個詞就流拍啦。有一次我們在出去玩的路上,爸爸說:“第一個提示語,它在我們車里”。我們一通猜,沒一個人猜對。爸爸又說:“第二個提示語,是爸爸最喜歡的”。我立刻接話說:“那肯定是我啊”。女兒立刻接話:“肯定是小典典啊”。我們就很歡樂的讓她得到了4分。這個游戲可以很好的鍛煉孩子找特征,歸納總結(jié)的能力。而且問題天上地下,可以出現(xiàn)很歡樂的答案。
NO 2 純粹為了歡樂的玩耍
除了“目的不純”的游戲,孩子們也喜歡更純粹的游戲。純粹的游戲其實非常多,一床被子,幾個靠墊孩子們都可以和爸爸玩上一晚上。報紙大戰(zhàn),大怪獸吃球,手偶講故事都是我們經(jīng)常玩的。報紙大戰(zhàn),顧名思義,就是用報紙做子彈,團成一個大疙瘩,像打雪仗一樣,分組互打。這個游戲絕對可以消散孩子過多的精力,讓他們甜甜的快速入睡。大怪獸吃球,我們首先要用紙板做一個張著大嘴的怪獸,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創(chuàng)意完成,然后劃線,拿著海洋球,或者報紙球往嘴巴里扔,這和古代投壺是一個道理啦。手偶講故事完全是自編自演啦,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講一半可以把手偶給哥哥或者妹妹,繼續(xù)往下講,大家往往都聽得樂不可支。
有的媽媽會說,玩就是玩啊,哪還要搞這么多名堂,尤其是第一組,不是掛羊頭賣狗肉么?我是想說搭積木、推汽車當然有它們的樂趣,可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創(chuàng)作一個游戲本身的過程,不就是另一種玩耍么?這種玩耍,是任何玩具都無法給予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