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學了3門外語的媽媽,從娃出生就開始研究英語啟蒙,買了各種啟蒙類書籍,自己還去自修了ESL教師課程,可以負責任地說市面上各種英語啟蒙法太多了,但其實都是從最早的兩種理論演變出來的。
備受帝都魔都家長推崇的蓋兆泉二語習得法,和前幾年很火爆的安妮鮮花啟蒙,總結了下這兩種方法最大的不同放在表格,下面詳細說一下我的體會。
兩個人的啟蒙理論出處其實就不太一樣,安妮鮮花的理論來源主要是她女兒,4歲開始在加拿大上學后來又回來,這期間的實踐總結。蓋兆泉的理論來源是她兒子,在國內一直待到小學高年級后去美國無縫銜接美國學校。
1. 啟蒙開始時間:
安妮:越小開始越好,小孩子耳朵靈,0歲開始慢慢磨耳朵。
蓋兆泉:3歲開始啟蒙英語,3歲前打好母語基礎
我兒子是0歲開始的,做的就是磨耳朵,小孩子也不能看電視,就是各種聽,然而他真正開始吸收是從2歲半,明顯對輸入有了反應,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率相當高,說前面2年沒用吧,也不是,但作用不大。而我指導了身邊幾個3歲多開始的孩子,吸收率同樣很高。所以這一點上我同意蓋的說法,3歲前抓母語,畢竟現在大語文當道,母語的認知提高有助于二語的提高。
2. 輸入:
安妮:磨耳朵
蓋:可理解性輸入
安妮鮮花的磨耳朵和早年大行其道的廖彩杏差不多,都是多聽讓孩子自己體會意思。蓋表示這種做法是低效的,能花3分鐘為啥要花10分鐘?我自己操作后深以為然!媽媽把聽的內容講一遍再聽,事半功倍。語言教育理論也講究 可理解性輸入,對于輸入內容不用每個詞都明白,但是知道說的大概意思,這一點很重要!
3. 側重階段:
安妮:0-8歲
蓋:3歲到中學
安妮鮮花的理論到8歲就沒了。蓋給出了后面關于拼寫語法甚至考級的學習建議。
4. 自然拼讀:
安妮:聽力辨音,音素理論
蓋:集中火力兩三個月完成
蓋認為中國孩子會漢語拼音和漢字,不管是拼讀還是整體認讀都很容易,所以安妮鮮花那種把國外的理論照搬回國的做法是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了。我家大概積累了2000聽力詞匯開始學拼讀,開始一天一個單元,后面兩天一個單元,不到2個月學完,練習了2個月左右可以輕松讀牛6。我兒子還沒有學拼音,但是認識漢字。對于輸入量大的孩子來說,拼讀認讀真的沒太大難度,我認同蓋的說法,拼讀規(guī)則學完了主要靠練。
下次說說蓋的方法重點操作和一般家庭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