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是最忙碌的一天。昨天晚上爸爸陪Apple上美術,媽媽陪著上完英語。爸爸受涼頭疼提前回家休息了,我在雨中停好車,一只手里拎了大小五個包,一只手拉著Apple沖回家的時候,老實說,心情有點糟。
到了家,我悶悶的泡腳,Apple也嘻嘻哈哈地來跟我一起泡腳,雖然一直冒出可愛的話"媽媽,姥姥泡腳扔的那個炸彈呢?(其實是一種泡腳的泡騰片)""這個紅紅的燈為什么不亮(好像是泡腳盆上的紅外光)",雖然一直表現(xiàn)出小可愛樣,可是心情不大好的我還是因為Apple赤腳在地上走訓斥了她。
上床睡覺前,又讓我講故事。我看看床頭一堆書,想挑個最薄的迅速講完打發(fā)一下小家伙算了。
"月亮燈?"
"不要"
"我喜歡氣球?"
"不要"
"形狀王國漫游記?"
"不要,媽媽,你給我講ABC Backery吧"
我有點小吃驚,上幼兒園一整天,趕場似的上完美術、英語,回家還要再講英語書。更何況那并不是故事書,就是英語課的教材。爸媽輪換陪也累了,小東西自己也有點鬧困了,還是不依不饒的堅持要聽英語課本。第二天一早醒過來又讓我講了幾頁ABC Backery。
這件小事讓我反復想到一個書中讀到的詞匯"有吸收力的心靈"。最終沒坐住,去翻了翻以前看的書,?。≡瓉硎敲膳_梭利的書里看到的!寫的太好了,摘錄一下以饗自己和讀到此文的媽媽們。
「有吸收力的心靈
與成年人通過大腦學習不同,嬰兒完成從無到有的語言學習憑借的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能力。這種心理能力是嬰兒能夠直接吸引知識,知識進入他們的大腦后,同時促進大腦發(fā)育,最終成為大腦的一部分。我們將這種心理形態(tài)稱之為"有吸引力的心靈"。大自然賦予嬰兒的這種心理能力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他們可以像吃飯、玩耍一樣不費吹灰之力學習知識,學好一門語言。這簡直是無法想象的,但0?3歲的兒童的的確確做到了?!?nbsp;
----摘自<<蒙臺梭利家庭教育全書>>
Apple小小一件事,讓我堅定了之前的種種決定,也慶幸自己沒太急躁也沒太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