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小的感想

2019-5-30 10:06 原創(chuàng)

今天早上上班路上偶然讀到了一篇“自閉癥兒子在美國的求學經(jīng)歷”講述的是一個一個在美國的華人媽媽生育了一個有著170高智商,但是患有艾斯伯格綜合癥和情緒失調(diào)癥的兒子,在美國的求學成長經(jīng)歷。很長的文章,我仔細地一個字一個字讀下來,一方面是感嘆美國公立系統(tǒng)特殊教育的發(fā)達,社會對于這些特殊孩子的寬容,另外一方面是感嘆身為特殊孩子父母對于孩子的寬容和耐心。相較而言,我和老公都差得太遠了。

最近一段時間,早早學習也好練琴也好狀態(tài)都不是很好,我和早爸的心情都不怎么太好。其實我心里一直有個很難說服自己的問題,早早真的是一個智力普通的孩子,用英語說就是Average Intelligent, 而我們對她是不是要求太高了,既要她文化課上保持優(yōu)異的成績,又要她在音樂的學習保持很高的水平,既要她能夠用英語進行深度的學術學習,又要她對于母語有很深的文化認同;既要她對于學習有很高都專注度,又要她不能一心只讀圣賢書,還要培養(yǎng)她寬闊的視野和深度的思辨邏輯思考能力。。。這些要求對于早早這個“小普娃”是不是要求太高。

早早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擁有普通孩子的智商,并沒有突出的天賦或智商,可是她同樣也沒有很令人抓狂的問題,從學習的專注度,與人的交往能力,就是普通孩子的模樣;能夠很努力很認真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愿意和父母交流,如果我們說的有道理,她也愿意聽;和同齡人的交往也是一樣,有自己喜歡的朋友,喜歡和好友在一起玩鬧;也愛玩,也會偷懶,遇到困難也會退縮哭鼻子,需要父母在一旁逼一下;熱愛音樂,喜歡運動,也開始有了女孩子對自己外貌的關注和小小的憂慮。早早的成長完全符合最大多數(shù)最普通孩子的樣子。

其實這就夠了,不是嗎。我們都是普通的父母養(yǎng)育著一個普通的孩子,以后也會有著普通的人生,但是這也是一種福氣啊。這樣想來,問題其實還在我們父母身上,對孩子應該再多一些耐心,多一點寬容,多看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去刻意追求那個結果。而我們是成年人,更應該會調(diào)解自己的情緒和心態(tài),享受和孩子在一起成長的過程。記錄下來,給自己灌點雞湯吧!


回應1 舉報
收藏2

推薦閱讀

東方欲曉
東方欲曉
2010
作者熱門日志
有個學渣媽媽挺好的。  贊27 · 收藏18 · 評論74
說說英語思維  贊16 · 收藏32 · 評論23
普娃艱難的美高申請之旅  贊25 · 收藏32 · 評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