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國粹的一點體會

2011-8-31 14:06 原創(chuàng)

看到這個話題,想起我家小兒在這方面的嘗試。小時候,孩子外公教她讀過,也能背出來不少。我也幫著教了點,有點感觸。 

當時讀了《三字經(jīng)》和《弟子規(guī)》,《千子文》沒有讀?!墩撜Z》會背其中一小部分。 

讀的最多的是《唐詩三百首》。 

很多人都說只要會背,就可以了。內容,可以長大后再慢慢理解。 

我倒是覺得,如果純粹是為了背誦而背誦,真是沒必要浪費這個時間。因為現(xiàn)在和幾百年前不同了。當時只有這些東西,而現(xiàn)在孩子面臨更多的啟蒙選擇。中國文化固然有好的地方,但是誰都得承認,現(xiàn)在的世界,西方文化和科學才是主流。 

如果不求甚解,搖頭晃腦地背國粹,那跟幾百年前的小書童有啥區(qū)別?也沒見得從小讀這些的書生后來把國家治理地很好么。 

所以,我只是挑選了《三字經(jīng)》《唐詩》里的一部分教她,是那些比較美、比較積極、比較朗朗上口,也通用于現(xiàn)代社會的一些東西。比如《唐詩》,有很多拗口頹廢的,就不去管它了。但是每學一點,我都盡量把意思說出來,讓她明白讀的是什么。 

這樣的效果,我認為還是比較好的。一方面孩子能理解和背誦一些中國文化中膾炙人口的文字和詩歌,一方面又不會花費大量時間去拾古人的牙慧。 

所以我覺得現(xiàn)在讓孩子專門去讀大量國粹,甚至還上這方面的培訓班,有點匪夷所思。


回應5 舉報
贊2
收藏
14年前
部分贊同。但是跟任何一種啟蒙一樣,如果一開始就要讓孩子理解,是很困難的。比如小孩子唱歌,很多時候是感覺快樂、好聽、容易,有多少理解成分在里面?就連小孩子學英語,也是一樣。

但是我同意你的觀點,沒必要把這些東東當做啟蒙必讀本,畢竟時代不一樣了。挑選其中一些與時俱進的東西,介紹給孩子,就可以了。
14年前
國學有部分還是不錯的,孩子以后讀小學后,我也會引導他們看一些,但是幼兒園太小了。我更愿意他們理解意思,哪怕部分意思,而不僅僅是背誦。
14年前
在幼兒階段, 讀點詩歌之類給寶寶聽, 對寶寶母語語感、發(fā)音、韻律、節(jié)奏等可有潛移默化的熏陶。但對“國學”的自主閱讀最好等孩子大些, 比如11-13歲左右。這時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定語言基礎,也有一定的理解和判斷力;雖然這些經(jīng)典對現(xiàn)代人不無啟迪, 但不加篩選地全盤吸收也肯定會食古不化的。因為這些文字里不合時宜的東西也很多。有的甚至是謬誤。


14年前
依心依意 在幼兒階段, 讀點詩歌之類給寶寶聽, 對寶寶母語語感、發(fā)音、韻律、節(jié)奏等可有潛移...
高度贊同
14年前
有道理,正確的理解才是王道
發(fā)布

推薦閱讀

cathyle
cath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