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一開學前,人們總是會遐想大學畢業(yè)時需要解鎖的成就 — 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一張沉甸甸的簡歷,一門二外,一把樂器甚至是兩條人魚線,六塊腹肌……然而大學的四年一晃而過,很多人在曾經(jīng)看似遙遠的畢業(yè)季回首時,面對的只有一地雞毛和一個懊悔不已自己:“我當初都干嘛去了……”
環(huán)顧四周,那些四年前就跟你一起入學的的同學們,紛紛榮譽畢業(yè),要么手握藤校Offer,要么手握百萬年薪Offer,還有一大堆興趣愛好,好像別人比你一天多出來48小時一樣。
事實上這些人贏們和現(xiàn)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并沒有什么區(qū)別,他們只是掌握了利用時間的技巧,或者換一個更專業(yè)的名詞:時間管理。
相信大部分上過初高中物理的人都聽說過,面對壓軸物理大題,永遠有兩條思路:一為暴力法。上來就將全部物理變量化作數(shù)學模型,擼起袖子,暴力蠻算。 二為思考法。先停筆鉆研思考,分析結(jié)構(gòu),若找到思路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道30分鐘的大題可能10分鐘就能解決。
在時間管理的問題上,也是類似兩種思路。一為埋頭狠干法,一有任務就拔刀相見,果斷決策,一往無前。二是分析法,認真挖掘自己想要什么,把握生活節(jié)奏,四兩撥千斤。
和物理大題不同,生活中很少有人完全是一或者完全是二。時間管理的哲學就在于分析出最適合自己的混合型思路,根據(jù)自身情況來裁定蠻力和策略的比例。因此在學習時間管理之前,我們先分析 / 了解自我一下。
自我分析
借用一句濫俗的話:“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睙o法達到時間利用上限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注意力集中不能,每天只想睡睡睡,事情太多心焦氣燥,選擇困難......這些都很正常,人有七情六欲懶惰拖延,對外界的刺激誘惑時常沒有反抗。
幸運的是我們還有理智和自律,幫我們對抗平衡自己的小腳蹤。還有策略可以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更高效,所以自我分析最終都會歸結(jié)為:你最愿意改變哪一點?你比較擅長改變哪一點?
你愿意少睡一些時間,并且有意識培養(yǎng)提高自己的耐力嗎?或者你愿意多花時間來分析自己在一天中時間利用的節(jié)奏嗎?改變選擇困難癥對你比較容易嗎?還是思考明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比較容易?
有些人的底線是堅決不犧牲想要的睡眠,保證工作的體能,但可以適當削弱社交;有些人享受networking,也依靠社交得到了許多機會,那睡眠時間就不得不被減少了。每一種選擇都無可厚非,最終由個人決定什么是需要改變,什么是擅長改變的。
所以一個有效的自我分析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決定好了自我分析,那下面我們從蠻力型改變和技巧型改變兩方面來告訴你,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蠻力型 - 自律和意志
蠻力,就意味著簡單粗暴??梢园阉胂蟪审w育運動——靠苦練提高耐力,專注力,決策力,執(zhí)行力,抗壓性。簡單的說就是重復而機械地練習某種能力——比如運動員通過漫長的跑步來提高自己的體能,數(shù)學家通過不停的計算來鍛煉自己的敏感度,我們也通過無差別鍛煉來擴大自己的舒適圈,提高硬實力。雖然練習過程往往十分痛苦,但是一旦內(nèi)化成個人素質(zhì)后,是非常持久,以不變應萬變的。所以這里我們要練習的,就是對于時間和自我的掌控力。
人生在世,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誘惑,比如期中考試復習同學叫你去Party,比如你要準備面試而好基友叫你開黑,面臨各種各樣的誘惑,你需要的是一份堅定的意志和堅持,你需要有足夠的自律去做你應該做的事兒,從而讓自己的硬實力提高來改變現(xiàn)狀。人生總是要有舍有得,別人并不是比你時間多,也并不是比你聰明,很多時候可能就是比你自律。
當然,人生還有一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了無謂的糾結(jié),無效的緬懷和猶豫。這個時候就要引入一個概念了,沉沒成本 Sunk Cost。人們總覺得自己在某一塊事情上投入的時間太多,從而在做未來決策時戀戀不舍,導致時間浪費在無效的緬懷與猶豫中,沒有把時間用對,也就是“浪費時間”。比如Facebook的小扎同學就已經(jīng)不想把時間都花在無畏的糾結(jié)穿什么上而每天都穿一樣的衣服了。
如果你們覺得這個例子有點極端,那正在減肥的你和深夜小龍蝦就是再恰當不過的例子了。當你在午夜剁手在手機上叫了外賣,小龍蝦還沒有送到時你就開始懊悔,這個時候正確的決定就是轉(zhuǎn)手或者扔掉小龍蝦,因為小龍蝦的消費已經(jīng)是沉沒成本,在深夜吃夜宵只會讓體重蹭蹭蹭向上漲。然而,很多人卻會一邊挺著肚子一邊跟自己說:“買都買了,那肯定得吃嘛?!?/p>
沉沒成本沉沒成本,顧名思義,就是告訴我們,過去就是過去,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所以,沒有必要糾結(jié)于糾正過去從而浪費時間,勇敢地做決定,開心地執(zhí)行起來,大步向前就好。
說完了蠻力型,下面就到了花式技巧的時刻了!
技巧型 - 策略和方法
與蠻力型的普世強硬不同,技巧型比較靈活,總結(jié)下來就是分析問題,整合資源,然后借用一定的技巧性和方法從而讓有限的時間發(fā)揮出最高的效用。
首先你需要對時間有一個整體的規(guī)劃,尤其是長期時間,比如說我要高GPA、我要Bulge Bracket實習等等,你需要知道你的寬泛目標或者長期目標是什么,以及你的這些目標的Priority是什么。
明確了你想要什么,那接下來要做的事兒,就是對時間有個規(guī)劃,譬如說如果想要高績點雙學位,在大一大二就要拼,多選課,多考試少出去浪,大三大四要保持較為輕松的節(jié)奏,為申請做充足的時間準備。而到了大三大四就應該走出校園,參觀外面學校,找到活動,完成項目。因為申請完后本科的績點就沒有什么作用了,果斷翹課去外面收集咨詢才是更重要的。而如果說你想要一個好的實習之后有個好工作,那你大一大二就要保證GPA的情況下多去跟各路資源Networking,多去收集信息,努力做一些名頭大意義深的實習,這樣在大三的一開學的時候你就已經(jīng)可以遠甩同齡人了。
關于你的Priority一定要把握好,不要什么都想要,也不要想面面俱到,要有舍有得,才能最快最好的達到最想要達到的目標。
當然說完Macro,下面要說Micro了,就是所謂的方法,如何利用方法來提升效率主頁菌從三士渡的導師,在麥肯錫工作的李奕學姐那兒偷來了兩個特別好用的方法,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1. 兩分鐘任務大法
先看一張流程圖:
這整個流程圖當中呢,對我最有用的一點又是這一條:
這件事可以兩分鐘做完嗎?
可以 – 不要等,現(xiàn)在就做!
簡單的原則——兩分鐘以內(nèi)可以搞定的事情,不要拖,立刻做。
不做的結(jié)果就是你花三十秒,把這件事記到備忘錄上,然后一天當中可能就積攢了十幾件這樣兩分鐘以內(nèi)的小事。在這種情況下積少成多可不是好事,這只會進一步增加你的心理壓力,兩分鐘變成了半個小時,最后很有可能一件也做不成。
比如說,微信上朋友A問我可不可以介紹認識朋友B,我說行,讓我先問一下B。兩分鐘之內(nèi)發(fā)條微信肯定夠了?說不定對方還立刻給回復。兩分鐘牽一個線,立刻搞定。要是當時不做的話之后我很可能會忘,那么朋友A還會覺得我不靠譜。
2. 每天一張 to-do 大法
每天睡前,拿一張巴掌大的小紙條(就是那種背單詞會用的index card),先在腦海里過一遍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然后把所有事情按時間順序?qū)懺诩垪l上。
這其實是一個手寫紙質(zhì)版的日歷,效果甚好。第二天就可以把這張紙放在手機背面隨身攜帶,然后全天按這張紙行事。印象頗深的是某天我把這張紙弄丟了,然后瞬間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
我覺得之所以這個方法對我有效,有兩個原因:
一是前一天晚上做第二天的規(guī)劃,是一個沉靜下來思考的過程。把要做的事情一件件寫下來,寫著寫著就覺得沒那么焦躁了。
二是因為每一件事情都已經(jīng)上了日歷,那么白天我就不用再去想這個時間要做什么,照著紙上的安排使用“暴力法”行動就ok了。這樣等于釋放了腦容量,其實是非常減輕壓力的。
除了李奕學姐的兩個方法,主頁菌還有一個超級大法,那就是省時間!
怎么省時間呢,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把做事兒當休息!將自己的業(yè)余愛好發(fā)展成技能點,從而可以穿插著學習休息時間,比如樂器,運動和烹飪。無聊時像夏洛克一樣對著窗外的大雨拉小提琴,或者給自己烤一個香噴噴的蛋撻。寫吐槽文、小說,或者是打一場籃球賽,去健身房根自己較勁,甚至是心情不爽的時候打熱線聊天,或者看古英文詩,狂練自己的名字,或者沒事自己剖析自己內(nèi)心,都是減壓的好方式。
總之生活中除了睡覺外,幾乎沒有什么正面積極的業(yè)余愛好不能發(fā)展成技能點。 喜歡喝酒可以研究好喝的牌子,喜歡購物可以研究穿搭,哪怕你喜歡做白日夢,你都可以研究“冥想”這個技能啊。 需要的只是一點: 有意識地發(fā)展愛好為技能點!
最后的要點:接受自我,找好平衡點
每個人都不一樣,都會根據(jù)自身在蠻力型改變和技巧型找到一個結(jié)合的平衡點,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管理時間的方法的。
最后的最后,還是要給大家一定的緩沖。每個人都時常面臨著Peer Pressure,有時很容易埋怨自己不夠努力甚至天賦不夠。
但很多時候并不是這樣的。時間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擁有開心美好的生活,假如一味為了高效做事而喪失了享受生活的初心,那我們就變成效率的奴隸了。
所以,勤奮可以,但不需要過度拼命。慵懶可以,但也不以此作退路。時間管理說到底,是有張有弛。
來源:Stoooges三士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