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童書繪本,通常畫面簡潔靚麗,故事簡單易懂,尤其是那些經典繪本,比如艾瑞·卡爾爺爺?shù)睦L本《好餓的毛毛蟲》、大衛(wèi)·香農的《大衛(wèi)》系列。
但有些繪本,雖然是給小孩看的,但家長的感受卻是:這書本啊,太好看了,書里別有深意,成人看了更有感觸,孩子要心智成熟些才能看得懂,比如《愛心樹》、再比如這本《大象夏姆》。
《大象夏姆》的繪圖是法國國寶級的插畫大師,法藍思瓦·普拉斯。他的《后的巨人》以及花費十年心血繪制的《歐赫貝26國幻游記》都在歐美獲獎無數(shù),深受青少年的喜愛。
與其他作品不同,法藍思瓦·普拉斯的《大象夏姆》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頭亞洲大象傳奇而偉大的一生。
夏姆生于印度,1歲時在野生動物交易市場松布爾被販賣,一路漂洋過海,從印度的加爾各答港口,到意大利的熱那亞,最后到達瑞士的蘇黎世,成為馬戲團的表演大象。18歲時,因踩死弄傷人被馬戲團賣到巴黎文森納動物園,51歲病死。
夏姆在法國家喻戶曉,做過電影里的英雄,當過動物園的紅人,死后被制作成標本陳列于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大象夏姆的一生是波折傳奇的,更是憂傷的——因為人類的私欲,終其一生,未獲自由。
法藍思瓦·普拉斯有三個特點,一是沒有一天停止過畫畫,二是他能從一個小情景、一種小情緒中得到繪畫靈感,三是每件作品創(chuàng)造前,都要做很多充分的準備。
這樣的法藍思瓦·普拉斯一定能體會到夏姆的憂傷,并把這種感深受融入作品中。與一般色調絢麗的繪本不同,《大象夏姆》的色調偏灰暗。 故事是經巴黎文森納動物園的安德烈·博阿達之口講出的,他是夏姆在動物園的飼養(yǎng)員。
令人感傷的是,大象夏姆在故事的開頭就死了。繪本的第一副畫面,夏姆死后,他跪在它身邊哭了,他說“我的大象死了,一切都結束了?!睉n傷撲面而來。
寫給小孩看的書,能不能給孩子講死亡說憂傷?大人往往忌諱這類事,覺得寶寶應該快樂成長,不要讓他們知道太多,尤其是令人心傷的事情,比如死亡。
但是在《大象夏姆》里面,法藍思瓦·普拉斯毫不避諱死亡,也直面憂傷,比如夏姆從來吃不飽,以及豬一樣的壞脾氣。
夏姆寬大威猛,3米高6噸重1.6的象牙,在動物園最有名,喜歡它的人最多,即便如此,它依然是饑餓的。它有13個孩子,卻被關在單獨的籠子里,每天被牽出來兩次,供人類觀賞。
夏姆在動物園總是一副憂傷的樣子。換做誰能開心呢?
飼養(yǎng)員猜測,夏姆懷念馬戲團的時光。
因為“它曾乘著火車穿過整個瑞士”、表演時會披上華麗的織毯,象牙上掛滿名貴的珠寶,12頭母象圍著它轉,每晚都有上千名觀眾為它喝采。
這才更令人心痛好嗎?前陣子網絡熱傳視頻《黑象》,曝光出,一頭大象是受了多少人類的殘忍花式虐待后,才變成聽話的、會表演的、讓人類騎在身上的大象。
亞洲象夏姆歐洲鬧市,每晚披紅掛綠為人類表演,背后一定飽含了鮮為人知的辛酸。夏姆在馬戲團踩(死)傷人,才被賣到動物園,我想,它一定是受夠了.
這種顯而易見憂傷充斥全書。比如法藍思瓦·普拉斯繪制夏姆一歲時整天像囚犯一樣勞作的畫面:森林里,狂風暴雨,夏姆身負鐵鏈,運送木材,一男人坐在它脖子上,手執(zhí)象鉤。它受過多少慘打才會甘愿屈服啊。
大象是有記憶的,與人類一樣是有情感的,在象姆一生的記憶里,恐怕充斥的大多是痛苦憤恨與無奈吧。
亞洲象是亞洲現(xiàn)存的最大陸生動物,被列入《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瀕危物種。亞洲象是我國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境內野生象僅有兩百余頭,國家對野生大象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強,除了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獵殺野象判過死刑。
亞洲象生存環(huán)境嚴峻,被獵殺,被驅逐,人象矛盾日益突出,最根本原因一是棲息地減少,天然林面積縮??;二是人類在私欲薰心下販賣、偷獵。
我只見過一次大象,在20年前的云南景洪,騎在大象背上在公園里走了一圈,興奮不已。但我從未想過,那么個龐然大物,為何如此溫順聽話?象夫為什么手不離鐵鉤?大象身上為何那么多結疤?原來背后都是憂傷到痛的故事。
有個真實的故事:云南有家人,丈夫把大象打死了,小象流著淚圍著大象的尸體打轉。沒幾天,妻子和其他人在地里勞作,象群針對性攻擊妻子至死,后來還把埋她的墳踩平。亞洲象很兇猛也很溫順,當你傷害它,它會攻擊你,當你救助它,它會感恩報恩。
所以,夏姆在馬戲團時,一定得到了馴獸師呂佩爾先生的無盡關懷。
所以,當夏姆被賣入法國動物園,呂佩爾先生每年都要從瑞士專程趕來,在固定的時間看望夏姆。夏姆才會一看到呂佩爾,立刻伸長鼻子,呼喊著向他奔跑而去。呂佩爾每次都憂傷的離去。
當夏姆成為博物館里的動物標本,飼養(yǎng)員也如訓獸師一般,常來看望它,輕輕喚著它的名字“夏——姆——”
夏姆是不幸的,遠離家鄉(xiāng),顛沛流離,一生不自由。夏姆也是幸運的,遇到愛它懂它保護它的人,在動物園平安度過33載。
可我4歲的女兒說,夏姆好可憐,它根本不想碰到任何人,它只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大象夏姆》整本書充斥著哀傷與難過的情境,傳遞著希望人與動物能和諧共處的心愿,令人沉重,這本書真的適合小孩看嗎?當然!
成人顯然低估了孩子的認知和承受能力,小朋友終會長大,面臨難過憂傷,經歷真善丑惡,明白人與動物同是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份子,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希望每一頭“夏姆”都能在熱帶雨林中.
默默無聞而生,默默無聞而死,
平靜無擾勝過偉大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