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匯半日行走

2023-1-9 23:03 原創(chuàng) · 圖片10

冬日暖陽正好,一路走過上海科教的發(fā)生地。 
 

??徐家匯天主教堂

??徐光啟紀念館

??土山灣博物館

??徐匯書院

從徐家匯天主教堂出發(fā),雖不能入內參觀,但了解了中世紀哥特式的建筑風格,了解了教堂主要的4大看點:哥特尖拱式頂,七彩琉璃窗,圣母耶穌像,十字架。教會雖然代表了外來文化,但其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女子教會學校、建了第一個藏書樓、建了第一個天文臺和氣象館、創(chuàng)辦了徐匯公學、土山灣孤兒院等等福利大眾的教育機構,對科教的進步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隨后繞過街角,步行至徐光啟紀念館,十字架墓碑掩映在牌坊之后。明代大儒、天文學家徐光啟結交利瑪竇對于天主教引入中國的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他也積極吸納西方當時的先進科學及算法,在天文、數學(《幾何原本》)、農業(yè)、軍事上都有巨大建樹。


在徐光啟的墓碑上,見到了一個署名“丹徒馬良”(傳說是神筆馬良的原型?),非常有才能,年歲100,但是卻終身未遇伯樂,此后勵志成為別人的伯樂,遂改名馬相伯,創(chuàng)辦了震旦大學(復旦大學)、交通大學、輔仁大學(北大)等名校,教授了蔡元培等一眾大儒。

后又移步至土山灣博物館,了解了近代工藝美術的發(fā)源地,這里由教會招收孤兒、并傳授孤兒手藝、文化,成就了一批大師。徐悲鴻等曾在此執(zhí)教。




最后,沿著漕溪北路回到新開的徐匯書院打卡,在書院里也見到了哥特式拱頂、七彩琉璃窗、以及土山灣牌坊的3D復刻版,整個圖書館內集中西方藝術,既緬懷歷史傳承,又不乏現代文化。



回應6 舉報
贊1
收藏
2年前
一段路,三年前我們也走過
2年前
三年沒有去過上海了
2年前
好漂亮呀!感謝分享!
2年前
華僑城 三年沒有去過上海了
疫情結束可以重游了
2年前
華僑城 三年沒有去過上海了
我希望可以完全恢復正常
2年前
華僑城 三年沒有去過上海了
我今年過年就想走出去的
發(fā)布

推薦閱讀

Green Snake
Green Snake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