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推動低齡小學生主動學習?嘗試下家庭挑戰(zhàn)賽吧

2013
2020-4-17 17:02 原創(chuàng) · 圖片8

緣起

    疫情期間的居家自主學習可以說是對家長的巨大挑戰(zhàn),尤其是對還沒有能力管理自己情緒及學習生活的低幼年級娃的家庭。據我觀察,家長大多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細致入微型,將孩子的時間做詳細安排甚至細化到分鐘,自己則像鬧鐘一樣時時提醒;另一種則是散養(yǎng)型,只要孩子不出安全問題就行,在家愛干嘛干嘛。

    毫不夸張的說,以上兩種類型我都嘗試過,但都以失敗告終。給孩子做時間規(guī)劃的方式是我嘗試已久的方式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是有效的,但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其抵抗情緒也越來越強烈,即使放寬時間安排她依然認為自己被過度限制而時不時的與我們展開各種層級的家庭斗爭。于是在我疲乏之后,就自然將其散養(yǎng)之,本以為散養(yǎng)可以讓大家各自安好,沒想到卻滋養(yǎng)了孩子的壞習慣、壞情緒,甚至產生了厭學心理。

    雙重打擊讓我著實萎靡了一陣子,但好在窮圖思變,某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一定與方法不當有關。

    這個靈光乍現(xiàn)讓我豁然開朗,于是我和娃爸開始了嚴肅的商討,討論娃出現(xiàn)情緒及行為問題背后的原因。綜合起來看,有疫情造成孩子活動量下降、精力無處釋放的客觀原因,也有我們工作強度時有變化導致陪伴時間和質量時有變化的主觀原因。但歸結起來依然是外部環(huán)境在變化而我們作為家長還停留在習慣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上導致的。

尋找適合的學習形式

    “玩”是孩子的天性和需要,是否能用“游戲”的方式讓孩子主動學習呢?是否能通過家長參與“游戲”去彌補居家學習的弊端呢?是否能通過“游戲”幫助孩子確立方向感、找到學習動力呢?基于這些思考,“家庭挑戰(zhàn)賽”的形式就應運而生了。

    在挑戰(zhàn)賽中,家長將扮演同伴的角色,這種角色設定會促使家庭中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氛圍,而奪得比賽冠軍或至少不是最后一名會給予孩子明確的目標感。這樣每周的比賽內容就可以具有連續(xù)性,可以串起了孩子的學科目標。當孩子為了贏得比賽去持續(xù)努力時,將會有目的的規(guī)劃每天的學習和生活,而每周目標的實現(xiàn)又會反過來增強她自己規(guī)劃學習生活的信心,這樣孩子每天的學習生活就如火車般輪動起來。

設置可調動孩子自主學習動力的目標和任務

    家庭挑戰(zhàn)賽既要有趣又要具有挑戰(zhàn)性。有趣體現(xiàn)在形式上,雖然與傳統(tǒng)學科學習的目標大致相同,但在家庭挑戰(zhàn)賽的包裝下孩子感覺不是在學習而是在做游戲;挑戰(zhàn)性則體現(xiàn)在內容上,因為孩子只有通過理解任務目標而努力進行自我管理、客服自身的情緒障礙、尋找適合的方法才能贏得最終的比賽。

    所以讓孩子清晰理解每項任務的評價標準十分重要,這樣孩子就明確了努力方向。如閱讀任務中,為了訓練孩子的精讀能力就將過程性的評價標準設定為“邊讀邊思考并提出4個問題供比賽使用”,這樣孩子就不僅需要了解故事梗概,還需要兼顧思考并關注細節(jié)。

創(chuàng)設“競爭”情境

    同伴之間的良性競爭可以形成環(huán)境壓力、激發(fā)孩子強烈的成就動機和進取心,為她帶來快樂和活力,產生正向心流。所以營造真實的競爭情境至關重要,只有真實的情境才能帶來真實的體驗。

    因此家長需要真實的投入比賽,甚至享受備賽比賽的過程?;谶@樣的思考,我和娃爸扮演了不同角色。

    娃爸由于工作忙碌,無法過多參與,于是扮演聰明但不努力的學生類型,主要的功能是渲染比賽氣氛,因此整天喊著“我有秘密武器,最后比賽我肯定能得第一”;我則本色出演扮演努力學習的好學生,每天真正的完成目標任務并欣賞每天的成果,同時在孩子需要時與其成為學習伙伴,一起尋找方法、交換學習心得。

    這兩個角色都很重要。娃爸的角色會讓孩子認識到找對方法的重要性,聰明的學習可以提高效率為自己贏得更多休息娛樂的時間,但執(zhí)著于依靠小聰明而不努力學習則最終不會取得好的成果。我的角色設定可以讓孩子觀察到持續(xù)努力帶來的變化和價值。

及時提供協(xié)助

    所有比賽項目中,九宮格可以說是花費精力最多的一項。娃在比賽氛圍的烘托下,數度對九宮格發(fā)起挑戰(zhàn),然后數度敗下陣來,以致在最初的一兩天情緒萎靡,常常喊著要棄賽。孩子情緒的突然變化往往是個風向標,當我靜下心來反思時,意識到這應該就是她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了,這時家長的介入十分必要。

    這點想通后讓我十分興奮,因為找到了讓孩子思維升級的切入點。于是我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降低難度,先是讓孩子從難度低的四宮格做起積累數感和自信;另一方面與孩子一起摸索適合的方法逐漸攻克六宮格。在有了這層臺階后,娃在確認自己可以熟練完成四宮格時,就對六宮格發(fā)起了挑戰(zhàn)且自己摸索出了一套試錯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對于簡單題目有效,而碰到難度大的題目時則會使做題效率大大降低甚至頻頻出錯。就在娃又要放棄時,我提議反向操作只填確定的數字,并且和其一起完成了一道題,她發(fā)現(xiàn)果然有效后又信心大增操練起來。就這樣,娃的信心越來越足,即使遇到難題也不再輕言放棄,做六宮格越來越得心應手也可以較輕松的完成初級九宮格。

挑戰(zhàn)賽成果豐碩

1、對如何將漢字寫得漂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為了在最后評比時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娃給自己規(guī)定每天寫2-3篇字,這樣一周下來就積累了近20篇字。在評比環(huán)節(jié),大家對勾選的字為何漂亮發(fā)表觀點,經討論發(fā)現(xiàn)在落筆之前觀察字的結構并且在書寫時注意筆畫的輕重可以提高字的美觀度。

2、數學思維得到提升

    娃在短短一周內,已經可以熟練完成中等難度的六宮格和初級難度的九宮格。

3、語文思維得到提升

    在閱讀任務中,通過娃的提問可以感受到她對細節(jié)的關注和理解,競賽中的家庭辯論更是將其思維推向了具體化和系統(tǒng)化,她需要運用鑒別、思考、驗證、分析、綜合、比較等能力去形成自己的觀點并維護自己的觀點。同時由于開放性的問題居多,她需要在辯論中積極的調整思維的角度和內容,從而使思維邁向了更深更廣的層次。

4、在情境中理解了英文經典句式的含義

    娃在本期挑戰(zhàn)賽沒有達成英文配音的目標,但記住了《Sports Day》中的一句經典句式“It’s not the winning that matters but the taking part”(輸贏不重要,重在參與)。

5、自我管理能力顯著提高

    當明確了挑戰(zhàn)賽的任務和規(guī)則后,我們就將每日的自我管理權鄭重的交還給了孩子,她將可以自主決定做什么、什么時間做以及怎么做。在活動的前半程,孩子的狀態(tài)并不穩(wěn)定,有時過于緊繃有時又過于松散,但后半程就逐漸調整好狀態(tài)且每日清晨會主動分享她今天的安排。

活動反思

    家庭挑戰(zhàn)賽已經進入第三周,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情緒狀態(tài)都越來越穩(wěn)定。娃每天會大致規(guī)劃著自己的學習時間、娛樂時間和家務時間,雖然每天學習時間占比并不大,但學習效率和效果都是顯著的。通過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相比,原來效果如此天差地別。

    本周開始,北京市開始推行在線學科教學,其形式和內容決定,孩子在學習時將主要呈現(xiàn)被動學習狀態(tài)。那么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如何調動呢?其實我們可以從知識的應用上更多思考,讓家庭教育成為學科教學的有益補充。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挑戰(zhàn)賽的方式植入自己的教育理念,例如安排若干輪的家庭式討論、創(chuàng)造做中學的機會如家務勞動、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讓她將自己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充分表達出來等等。這些方式都是在激發(fā)孩子主動思考,而主動思考將會像一個引擎,調動起孩子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回應 舉報
收藏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