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我剛結束早讀就接到家長來電,在廣播的吵鬧聲中,我還沒有聽清楚對方的自報家門,她就開始了傾訴。在接下來長達24分鐘的通話中,她講述了兒子小A被同學們嘲笑娘娘腔,情緒失控大哭,缺乏自信的問題。媽媽一度說到哽咽淚流,情緒激動,盡我所能安撫她之后,我掛斷電話。
要不要上一堂班會課來討論這個問題呢?我的心里開始糾結。我并不擅長上班會課,這么短的時間,我很難備出一堂好課,還是下周再上吧。于是,我的第一節(jié)課我按原計劃評講了作業(yè)。課上,課間,午餐,我一直偷偷觀察小A,他情緒低落,往常未語先笑的笑容沒有了,我心里有些擔憂。要找他聊一聊嗎?可這個問題在于全班的認識,單是安撫他的情緒也無助于改變他的現(xiàn)狀啊!上班會吧,畢竟我腦海里還是有些素材。
我在電腦里搜索了我想要的繪本,沒有找到。我趕緊在一個學習群里求助,很快,一個伙伴發(fā)來小紅書鏈接,另一個伙伴發(fā)來掃描版pdf,好,就這么決定了,下午第二節(jié)課上班會。離上課還剩最后40分鐘備課時間。
在上課鈴的催促聲中,我把文件拷貝到優(yōu)盤,走進教室,打開課件。
在你的認識中,男性有怎樣的特征?女性有怎樣的特征?學生們提出了各種看法,氣氛很輕松,但我注意到,小A依舊趴在桌子上,頭深深地埋著,始終沒有抬頭看我一眼,仿佛與這個熱鬧的課堂隔絕在另一個世界。
討論繼續(xù):如果一個男孩從小喜歡玩洋娃娃,你覺得他長大后會怎樣?我看到小A周圍的兩個男生在轉向他嬉笑,甚至相互推搡。我猜測,嘲笑又開始了,我及時制止了他們的行為。
討論繼續(xù),學生有說可能成為同性戀,有可能犯罪,也有可能成為設計師。這時我打開繪本《威廉的洋娃娃》讀了起來,故事開始,威廉喜歡洋娃娃,抱著他,哄她睡覺,很多男孩子忍不住嬉笑起來,故事繼續(xù)。盡管威廉的爸爸一再給威廉買其他玩具,但威廉仍然希望擁有一個洋娃娃。最后,威廉的奶奶實現(xiàn)了他的愿望,奶奶解釋說,威廉學會了照顧洋娃娃,就能練習做個好爸爸。故事結束,教室里非常安靜,每個孩子都陷入沉思。
我趁熱打鐵,接著講述了從洋娃娃愛好者成長為國際服裝設計師的吳季剛的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讓學生找找這位男性身上有哪些你們所謂的女性特征,他們發(fā)現(xiàn)了心靈手巧、細致、擁有獨特的審美眼光等等。在熱烈的討論中,孩子們逐漸意識到自己思維中習以為常的性別歧視,那些曾經被他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開始土崩瓦解。
最后,我讓孩子們回憶一下自己有沒有過歧視別人的行為,現(xiàn)在你想說什么做什么?我給每個人發(fā)了一張紙,希望他們寫下來。于是,我看到了幾個同學圍著小A在道歉,我看到有同學寫:以前叫小A娘炮,現(xiàn)在覺得男生會的他會,女生會的他也會,他好厲害啊!
下課后,小A興沖沖地跑到我辦公室,他的臉上露出了微笑!我也松了一口氣。
這場班會課,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小A擺脫困境,更是為了打破孩子們心中那道無形的性別偏見之墻。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里,性別不應該成為限制個人發(fā)展和評判他人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和天賦,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納。我們作為教育者,有責任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明白,真正的強大和美好,不在于外表的陽剛或柔美,而在于內心的善良、勇敢和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