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秋色已深,在黃河流域,露水開始漸漸凝結(jié)成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此時的草木經(jīng)過霜打開始枯黃凋落,蔬果也在經(jīng)過初霜洗禮后形成別樣的口感。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杜牧所說的“霜葉紅于二月花”,觀賞紅葉的好時機由北向南漸次到來。今年的霜降適逢重陽佳節(jié),選一個天氣晴好的日子登高賞楓,想來也是不錯的秋日消遣罷。
時令食材:南瓜
秋補的餐桌上不可少了性溫味甘的南瓜。古時又有麥瓜、番瓜、倭瓜、金瓜等諸多別名,不同品種的外形與口感差異也非常之大。植物學上一般將全世界的南瓜分西洋、中國、美國、黑子、墨西哥共五類,大者重逾百斤,小者盈盈可握。如今市面常見的是中國南瓜,一般以味甜質(zhì)糯者為佳;而觀賞南瓜則大多屬于西洋或美國品種,部分亦可食用。
從前食物貧瘠的年歲里,南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糧食,如今境況不在,除卻尋常的南瓜粥、南瓜湯等,更多也用作點心和養(yǎng)生食譜。相比之下西方人對于南瓜則更為鐘愛,日常食譜中常見各種特色吃法如烤南瓜、南瓜泥、南瓜麥芬等,將之與奶油、砂糖等搭配,又是另一番濃郁芬芳。和大多數(shù)瓜類一樣,南瓜子與嫩生的南瓜莖葉也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食材,更有以其制成系列的保健食譜“南瓜宴”,吃法之多可見一斑。
時令蔬菜:山藥
山藥古時被稱作薯蕷,最早見聞于《山海經(jīng)》。這一歷史悠久的根莖類蔬菜富含細膩的淀粉與黏液質(zhì),滋補功能甚佳,李時珍即稱之“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瀉、化痰涎、潤皮毛”。曬干的山藥亦可入藥,功效與人參相似而身價平易近人,作為日常藥膳補品再適宜不過。國人常說的鐵棍山藥,乃是河南溫縣的特產(chǎn),又可分為壚土地、沙土地二種。均有皮薄毛多、色深多斑痕,粉質(zhì)多而黏液少的特色。
山藥的味道甘淡溫和,吃法亦是多樣。除了常見的炒食、煲湯、煮粥之外,也可煮熟去皮之后拌入奶油砂糖,并淋上藍莓果醬制成色香味俱全的甜點;林洪《山家清供》中則是將之切片,加羊湯調(diào)料與板栗共煮,黃白交映,故有“金玉羹”之名。非洲人的吃法則更為有趣,將之搗碎后拌入胡椒和辛香料,對于中國人來說是頗具異域風情的料理。
時令食材:枸杞
枸杞自古以來便是滋補之品,莖、葉、花、果俱可入藥。果實便是形似瑪瑙、味道甘美的枸杞子,常被用在茶飲和藥膳之中。古藥書《本草匯言》即稱“枸杞能使氣可充,血可補,陽可生,陰可長,火可降,風濕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而其中又以益精明目的功效最為人所知。如今煲湯、火鍋、燉肉等也常常撒上幾粒枸杞,不僅增色,大快朵頤的同時也提升菜肴的健康指數(shù)。
國內(nèi)盛產(chǎn)枸杞的地區(qū)集中在西北,其中最聞名遐邇的要數(shù)寧夏枸杞。《本草綱目》就有云“以甘州者為絕品。今陜之蘭州、靈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樹,其葉濃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圓如櫻桃,曝干緊小少核,干亦紅潤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異于他處者。”果實八九成熟時便要及時采摘,過早或過遲都會影響品質(zhì)。
時令水果:甘蔗
甘蔗最早被稱為“柘”,先秦時代由南亞傳入中國,長久以來一直是華南以及南洋諸島的制糖來源。中國常見的甘蔗可分為竹蔗和高貴蔗二種,即是俗稱的紅甘蔗和白甘蔗。雖然味道都是一般的甜蜜,但論口感之脆嫩則后者要遜色許多,故而只用作產(chǎn)蔗糖,市面鮮食的還是以外皮墨紅的竹蔗居多。
十月一過,甘涼滋潤的竹蔗便開始大量上市。甘蔗老頭積累更多糖分而甜味最濃,風雅的古人并不拘泥于直接啃食,譬如《山家清供》中記載的一道“沆瀣漿”,便是將甘蔗與蘿卜切塊,一同爛煮成汁,并有潤肺生津、寧心安神的功效。而《調(diào)鼎集》中所說的“假楊梅”,實則也是由甘蔗制得:“甘蔗去皮,取心削圓,灑紅色,或拌洋糖、姜鹵,內(nèi)放帶葉小梅條一、二枝,儼與楊梅無二?!辈粌H好吃,更兼有可玩可賞了。
甘蔗
宋蘇軾
老境於吾漸不佳,一生拗性舊秋崖。
笑人煮積何時熟,生啖青青竹一排。
時令水果:獼猴桃
《詩經(jīng)》中寫到“隰有萇楚,猗儺其實”,這“萇楚”便是最早的野生獼猴桃。后來古籍中也多有記載,唐慎徵在《證類本草》中亦有云:“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樹,葉圓有毛,其果形似鴨鵝卵大,其皮褐色,經(jīng)霜始甘美可食?!标P于它的名字,據(jù)傳乃是因為果實外形渾圓、表皮茸毛酷似獼猴頭部,亦有說是獼猴喜食之而得名的。而由其英文名音譯而來的“奇異果”,嚴格意義上而言該是指西方所產(chǎn)的獼猴桃,與國內(nèi)品種又不能完全一概而論。
然而這種水果確然有奇異之處,不僅形色獨特、口味酸甜清香,且其中所含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新鮮滋潤遠甚日常水果。鮮食之外,又開發(fā)出各種果汁、果醬及水果干,西方人也常將之汆燙后淋上檸檬汁食用。雖說這是原產(chǎn)中國的古老植物,然而近年栽培最多的還要數(shù)新西蘭,開發(fā)出的品種亦十分豐富。國內(nèi)最具特色的則是湖南、湖北一帶的野生獼猴桃,果實較一般獼猴桃更小而光滑,成熟后入口即化,宜昌所產(chǎn)更是其中翹楚。
時令水產(chǎn):鱸魚
鱸魚秋后始肥,每年的十月至十一月,便到了最為豐美的時節(jié)。陸游的《初冬絕句》便有“鱸肥菰脆調(diào)羹美”之句,鮮活生動不在話下。“四鰓、巨口、細鱗”的松江鱸魚更是被乾隆御賜為“江南第一名魚”,如今也與黃河鯉魚、太湖銀魚、長江鰣魚并稱為“中國四大名魚”。新鮮的鱸魚肉質(zhì)雪白細嫩,又無腥味,最適合做清蒸之法,但將之煎黃配合雞蛋做鍋貼,或是與菌菇同煲,亦別有鮮美味道。
鱸魚味甘性平,《食療本草》記之“安胎,補中”,非常適合孕婦和體虛之人食用。然而魚肉亦是發(fā)物,故而《嘉祐本草》言“暴干甚香美,雖有小毒,不至發(fā)病。”患有皮膚疾病者應注意不可過多攝入。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來源:http://www.lohas.ly/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