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raz快速提高AR水平

2016
2014
2019-8-15 14:38 轉載

這是熱心網(wǎng)友整理包媽英語啟蒙的方法,轉載在此,幫人利己。包媽可以說是英語啟蒙界無人不曉的大神。
 

————分割線————

其實,市面上能買到的分級都可以,但不需要囤很多,因為雖然內(nèi)容看上去不重復,但是低階詞匯就那么點,選個一兩套足夠了。

一、聽的階段

一是家長給孩子讀,同時解釋。(注意,這個階段不對孩子提要求)

解釋的時候一方面把語言對應到實物,每天的數(shù)量依然以字數(shù)計,以半小時1500字為合適(一般aa級一本只有30個字,也就是說一天50本!按字數(shù)來),每天可以兩到三次。低階同一本書,可以刷2~3次基本上差不多了。零基礎啟蒙,每本書至少第一遍,更好一點的前三遍,都最好是家長給孩子讀。讀的時候一定要解釋!怎么解釋?一句英,一句中,三遍過后只讀英。陪讀的時候,如果家長不認識這個詞,但從上下文和圖中,都可以理解它的意思,就不需要去查字典,甚至都不需要去知道它的中文意思,重點是理解。我對點讀筆的看法:有空陪娃時,就不用;沒空陪時,給娃自己用。

二是放音頻給孩子聽。(注意,這個階段也不對孩子提要求)

當天讀過解釋過的放在同一個播放列表里,整個播放列表循環(huán)播放。低階每本也就幾十個字,一倍速邊聽邊看的話只要五分鐘,但由于是聽力輸入階段,可以用系統(tǒng)中的小火箭按鈕把音頻加速至1.3倍速,這樣只要三分鐘可以聽完一本,半小時可以聽完十本。一個循環(huán)時間在半小時左右,在零碎時間聽,比如孩子玩玩具,吃飯,走路等時間聽。這時不需要擔心他是否聽懂。以上這個過程刷到Level G。

二、自讀階段

先看拼讀:始終記得一個原則,拼讀是服務于閱讀的,不是為了學習拼讀而拼讀。閱讀中覺得不學拼讀影響閱讀了,就果斷跟進拼讀,如果覺得拼讀學的級別超越閱讀了,比如學到還用不到的-tion, -tive等等,那就暫時停停。因為拼讀永遠不是目的,閱讀才是。

拼讀分2條線,一個是拼讀材料,一個是RAZ。

(一)拼讀材料

當時拼讀教材用的是hop,配比是一天一課hop,十本RAZ-B。

很多人問我hop怎么刷。。這有什么怎么刷。。就是讀啊。。一個一個讀過來,強化拼讀法。

拼讀材料推薦兩套:

一套是Hooked on Phonics,簡稱hop。

具體刷法如下:

pre-k級別:是字母音,像閃卡一樣閃個幾遍就行了。

Kindergarden level:刷cvc用的,就是輔音-元音-輔音,這種組合。

補充一個常見問題:要不要把一課讀得滾瓜爛熟再讀下一課?

不用!低級別之所以級別低,是因為它常見,所有常見的知識點在高級別都會反復出現(xiàn)。每天一到兩課,能拼出來就過,后續(xù)閱讀中再不斷強化。

第二套是Scott foresman的Decodable Readers系列。

與hop不同的是,它每級是一本本單獨的小故事,在封面上會列出本冊的拼讀知識點相比hop來說,趣味性好一點,但同類詞拼讀練習強化得少一些。

但它的優(yōu)勢在于,hop到字母組合就此結束,但scott foresman到G3 level還會涉及到前綴后綴,詞尾變換,合成詞等等各類復雜組合。

背單詞,尤其是到中高階,詞根詞綴必須知曉,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就再一次體現(xiàn)了scott foresman在中高階詞匯中的重要作用了。

它基本上把所有常用的的詞根詞綴,與語法相關的拼讀現(xiàn)象都總結出來了。

所以,前期可以用hop,后期可以用scott foresman

(二)RAZ:

自讀的步驟是:

1. 從B開始刷,家長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讀,同步提醒孩子看字,順道講解一下文中涉及到的,且孩子學過的拼讀現(xiàn)象。比如“submarine”,就會給她講sub表示在……下面,marine就是海,比如海軍里面也有這個詞根,那么合起來就是在海下面的,那就是潛水艇咯~。

同時還有subway,那就是在way下面的,就是地鐵咯~,還有subject,是在總的分級下面的,那就是科目咯~等等,總而言之就是能想到的都一股腦地給她講一遍。

那么這些知識從哪里來呢?一方面可以看scott foresman每本首頁的總結,另一方面,大人比小孩的理解和總結能力強多了,在陪讀到聽力自由,可以進入自讀階段的過程中,大人其實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很多東西,所以老母親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哦~

2.聽熟了之后,讓孩子讀一遍。只要帶著她每頁讀一遍就可以了,我讀一頁,她跟著讀同一頁。這個過程中要非常注意一點,孩子讀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她看的是字,而不是圖。這個階段的原則就是,一本書,讀熟就過。有效地讀三遍足夠了,每天五到十本。人肉輸入過程中,判斷這本書讀還是不讀,以家長的認知為上限。家長能講清楚,就讀;家長都不想看,就不讀。

3、進行到H,開始做quiz。

適用年齡:學齡前——小學低年級

閱讀方法:精讀

quiz:從這級開始,每本必做

實操方法:

前提:在開始精讀H時,同步在聽音頻,但是聽的進度比讀顯然快好多,所以讀的時候這本書已經(jīng)聽得很熟了。

第一步:裸聽,跟讀。

我拿著傾聽者看著書放音頻,他看著窗外。我放一句,停一下,讓小朋友跟讀。

第二步:做quiz。

對,只是裸聽過很多遍,不看書,跟著音頻讀了一遍后,我就讓他先做一遍quiz。在K以前的level每本的quiz都是五道選擇題。我看了下當時的記錄,前五本里,有四本都有錯誤,分屬不一樣的題型,于是每種題型都講過一遍之后,后面就再也沒錯過。

第三步:帶著他精讀全書<——重點中的重點

前兩步做完,小朋友對全書內(nèi)容已經(jīng)相當了解了。接下來就是本篇文章的重點,精讀。這個過程中,讀,都是小朋友讀,只有在他不會的時候我給他講。

第一個栗子:全書精讀

從封面開始就要講每本書的各部分,標題、作者、multi level表示什么意思。這本書你之前聽了那么多遍,可以給我講講到底是什么內(nèi)容嗎?blabla,他就會中英文摻雜講一大堆。

接下來看目錄:

一樣,所有有字的地方都要講。千萬不要默認為小朋友天生什么都知道,很多時候沒人告訴他,他就是不知道!所以一開始連目錄是什么,怎么用,甚至怎樣利用前面的目錄,順著頁碼找到后面對應頁碼的內(nèi)容,都要全部講一遍。不放過書上任何一個知識點。尤其是Glossary!

第四步:小朋友全書讀熟,錄音,包括標題、目錄、caption、label、正文、glossary全都錄。

總結一下:

每天精讀一到兩本,一個多小時,每個工作日都讀,H級別結束。

從I開始到K,小朋友開始自己默讀,然后自己做quiz,我只負責幫他批對錯。這個級別開始都是泛讀。以量取勝。

K級以上,就更沒我什么事了。。我要做的就是幫他找到合適的閱讀時間,養(yǎng)成閱讀習慣。最后批個作業(yè),訂正好了再批一次,一級刷完拍個照,結束。

這個階段家長做什么?做錯的、不會的題目,分析原因,講解題目本身和套路。

練習冊

第一套:Reading Explorer

這套書一共六本,分為Foundation,及1~5。

這套書有引進版,名叫《全新版大學進階英語 視聽閱讀》,是從上面的2級~后面的5級引進的,前兩本F和1只有原版。

第二套:英語詞匯學習叢書“詞動力”,也是一共六本。

說一下上小學后的閱讀時間吧。

上小學后,尤其是一年級考完FCE后,主雞語文數(shù)學,所有的英語閱讀時間都移到學校去,每天課間、自習課、等等,只要學校作業(yè)完成/還沒留,就可以讀RAZ。

注意兩點:

1.進入第二階段自讀的同時,第一階段聽力輸入不能扔!還要繼續(xù)堅持往上刷!永遠保持聽力級別高于自讀級別的狀態(tài)。同時聽一些其他音頻作為知識補充。

1. 歷史類:

推薦書籍有:

萬物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世界小史,A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

世界故事,the story of the world

希利爾講世界史,  A Child's History of the World

人類的故事,The Story of Mankind

這些都聽個兩三遍,歷史、還有一些地理、政治、法律、經(jīng)濟類的詞匯基本上都理解意思了。

2. 科學類:

推薦書籍有:

What if?

迷人的材料,Stuff matters

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

元素的盛宴,the disappearing spoon。

George and the Big Bang,作者Stephen Hawking, Lucy Hawking

這些書聽過之后,基本普通的科普社科知識都有了,各種中英文百科節(jié)目和書聽起來都毫無障礙。

注意:上述書都是在他有了全套RAZ和大量百科知識打底的基礎上聽的。反復的數(shù)據(jù)輸入,使他大腦中產(chǎn)生了機器學習一樣的變化,相當于輸入了“大數(shù)據(jù)”。

看任何故事,如果對背景不了解,很多時候也很難get到它的梗。

所以,我的觀點一直是,non-fiction是一切的基礎。

幾點答疑:

一、為什么選擇分級讀物作為爬升主線?為什么不讀章節(jié)書?

很多人在小朋友剛剛進入自主閱讀,可以讀初章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拋棄了分級讀物,開始大量閱讀章節(jié)書。比較常見的,神奇樹屋一讀就是幾十本;然后是鼠記、羅德爾·達爾、小屁孩……到最后,以能讀哈利波特為榮——作為一個里程碑,結束。然后AR指數(shù)就穩(wěn)定的停在6-8左右動不了了。為什么呢?因為這些書的指數(shù)就在2-6之間,只有微小的進階,AR指數(shù)不升,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所以我想吐槽的是,抱著提升水平的目的,去讀為娛樂而寫的書,顯然是達不到效果的。

二、Quiz錯幾個才能升級?級別到底合不合適?

針對這些問題,其實答案只有一個:

quiz錯幾個永遠都不是級別升降的標準。必須要具體分析錯題原因才有意義

錯題先分為真、假兩種錯題:

假的錯題:

我家小朋友有時十道quiz里面錯了三四道,看得我火冒三丈。讓他拿去改么,改回來一看,又全都改對了。細細問來才知道,是在學校課間,教室吵鬧的情況下做的。這種就屬于假的錯題。小朋友并不是真的不理解文章或題意,而是由于環(huán)境、或者小朋友的做題狀態(tài)不認真,導致題目做錯的。是可以避免的錯題。

真的錯題:改了一次改不對,仍然一臉懵逼的錯題。

這時就要分析原因了。RAZ有個好處,每本的quiz答案旁邊都會標明這道題的考點是什么:每次錯題的時候,家長除了幫忙訂正以外,還應該記下這次錯的是哪種類型,每次是否都錯的是同一類型的題目,如果是,那么需要把幾本書的錯題集中起來,有針對性地講一下這種類型的套路,避免下次再錯。

三、口語階段

前提就是有了海量輸入,詞匯量和語感打底,輸出……那根本就不是個事。

那么,網(wǎng)課的意義是什么呢?

為了在大量輸入后,給他一個出口,泄一下洪。

讓孩子自己張口把詞義用英語表達出來。

孩子要在這個過程中組織自己的語言,說出story的意義。

讓孩子組織語言,來用英文分析文體。

四、寫作階段

寫作目的有二:目的一,應試;目的二,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

(一)初始階段

1、英語寫作,還是從字母開始。

開始時點:中班升大班暑假,與起始閱讀時點一致。

步驟:每天寫一兩個字母,一個月26個字母就全都會了。

閱讀配合:在每天帶著孩子跟讀的同時,遇到不會的單詞,我都會幫他分出音節(jié),然后指導拼讀。

寫單詞:我們就是從這里開始寫字算是入門了。

2、寫短文開始時點:大班寒假

當時聽力閱讀水平:RAZ-H,ORT9,實際聽力水平會略高

寫日記:這時輸入量已經(jīng)有了一定水平了,所以讓娃開始寫日記。可以采用先閱讀,再仿寫的方式。初始階段,以鼓勵為主,不要求改,能看懂就行。

初始階段解決的問題是:會寫,愿意寫。

(二)進階階段

開始時點:到幼升小暑假。

教材:write source

1、結構

結構,絕對是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但這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就的,是通過長時間的洗腦來灌輸?shù)?。而且,結構是不分語言的,所以無論是英文還是中文閱讀中,老母親在陪讀時,都要不停地給小朋友分析結構!結構!每讀一本書我都會幫小朋友至少講解一下文章結構,梳理思路。

2、內(nèi)容

為了內(nèi)容有東西可寫,我采取了三種內(nèi)容輸入方式:

(1)閱讀文章,寫作文;

(2)觀看視頻,寫作文;

(3)學習同主題各種資料,包括雜志、網(wǎng)絡文章、視頻,寫作文。

(三)寫作階段

1、寫作之前的準備

這步最重要,步驟是選題——>收集資料——>理思路。

選題:學校/機構老師/家長命題作文

收集資料:通過日常大量閱讀、聽力積累素材;

對于積累素材,我的思路是,一定要電子化!理論上還應該按照文體、內(nèi)容,等方面來分類,貼標簽。

首先說一下工具。各種筆記類工具app,都可以。微信自帶的收藏功能、有道云筆記、印象筆記等等,都可以啊。我的要求比較低,只要是可以記錄文本、拍照上傳、添加文件,同時可以加多個標簽進行搜索的筆記類工具app都可以。

具體做法就是,小朋友積累了一條素材,就

1、把它拍照上傳到app上面去;

2、添加標簽;保存時,添加標簽。

3、存儲在云盤中,結束。

堅持每次有素材就放進去。

整理思路

老母親親自出馬了,跟著小朋友看了那么多資料,一起整理思路,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2、Write開始寫

3、Revise & Edit,修改,結構不行,必須重寫。

4、Publish發(fā)表

可以給小朋友申請個公眾號,以后寫好文章都發(fā)上去,這樣可以增加他寫的積極性。

套路都了解后,我們就開始大量的寫。

由于沒有機構可以跟,所以選題是個麻煩事。于是我就偷懶,全部寫讀后/觀后感。

所以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總結下來,寫作有三點最重要:

一、注意平時內(nèi)容的積累;

二、注意平時結構的訓練;

三、搞清每篇文章的寫作目的,明確文章套路。

五、默寫階段

默單詞的app:風評比較好的是anki和quizlet,其他的還有百詞斬、扇貝單詞、有道、墨墨等等。

默單詞最重要的是重復,所以選擇標準,就是一定要能夠按照遺忘曲線,智能化地幫你安排復習的時間。

我自己用的是anki(我是安卓手機,所以是ankidroid免費版),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詞庫。由于有了聽力閱讀詞匯的基礎,我選的是“COCA前一萬”。

我們從2018年初開始默,差不多孩子一年級寒假剛開始的時候。

方法就是我看著手機,說出單詞的英文,小朋友把英文拼寫寫在紙上;要是在外面默就直接說出單詞的拼寫。每天需要15分鐘左右的時間。

一開始的詞匯還是比較簡單的,畢竟包含大量的高頻詞匯,所以當時我們是以每天50個左右新單詞的速度刷過去的。

刷了500左右(還是一千?記不清了)新單詞后,系統(tǒng)推送每天復習的量逐漸增加,我設置的每日新增單詞為15個。

過了幾天,每天穩(wěn)定的量是系統(tǒng)推送的新單詞15個,舊單詞60-80不等。

學習的單詞總量到達2000以上時,每日新單詞改為10個,舊單詞為60個左右。

到現(xiàn)在堅持了一年時間,累計默了4000多。

默單詞,其實只是把前面做的所有準備工作結合在一起,再加上一點點堅持而已。


回應71 舉報
贊387
收藏3787
6年前
??????????
6年前
一米陽光光 ??????????
我只是搬運工,最應該感謝的人是包媽和熱心網(wǎng)友!
6年前
請問,精讀H時,我看你說先是裸聽,然后直接做quiz。之后再精讀。但是問題是聽力領先于讀,也就意味著精讀H的時候,以前早就聽熟了H了,這個時候再裸聽其實已經(jīng)不是裸聽了,內(nèi)容研究看過書聽過材料,這個時候再裸聽H只是復習了一下以前聽的材料,quiz有效性是不是大打折扣了。
6年前
Aimme2013 請問,精讀H時,我看你說先是裸聽,然后直接做quiz。之后再精讀。但是問題是聽力...
這個理論是通過先聽,聽熟了然后再轉化成閱讀,做quiz是幫助理解,如果家長水平足夠,可以進一步精讀,拓展,補充。讀的同時裸聽一個級別的書
6年前
默寫單詞是不是要在寫作開始的時候就開始,甚至要先開始?
6年前
Alex樂讀 默寫單詞是不是要在寫作開始的時候就開始,甚至要先開始?
應該有一點單詞量后才能寫作,可以買300詞,3000詞,4000詞用起來
6年前
一年級考完FCE!?。?!
6年前
思路清晰,很強,學習了????
6年前
謝謝分享 好經(jīng)驗哈
5年前
好厲害呀 怎么做的的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艾子~陶皮媽
艾子~陶皮媽
2016
2014
作者熱門日志
RAZ每個級別的詳細說明  贊191 · 收藏2382 · 評論30
主流幾家線上英語機構對比分析  贊148 · 收藏1250 · 評論52
如何在各階段積累英語詞匯  贊86 · 收藏670 · 評論27
【轉】如何用粉豬進行啟蒙  贊40 · 收藏393 · 評論24